央视揭秘口腔行业黑幕
近期,央视曝光了口腔行业存在的一些乱象,包括过度治疗、误导消费等问题,引发公众关注。
在这些问题中,消费者常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导接受高价治疗,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一牙病多重治疗方案
记者同王女士看牙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同诊所给出的多样治疗方案。
第一家医生建议:对那颗疼痛的牙齿做一个简单的修补,做个牙冠进行“全面升级”——换个新牙冠,价格为4000元。
第二家医生建议:注重这个痛牙,说给它上面安装一个覆盖体就能解决。价格3800元。
第三家诊所是院长亲自出马,院长建议这颗痛牙需要抽掉其神经做根管治疗,并且顺带着将另一个轻微磨损的牙齿一同这样做了,价格5000元。
这些差异巨大的方案,不仅让王女士感到困惑,也让我们对口腔医疗行业的专业性产生了质疑。
最后到一家医院,花了300元就好了。
会员身份背后的真相
在探访口腔诊所时,记者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多位医生都宣称自己是“中华口腔医学会”的会员。然而,这一身份的真伪却令人怀疑。
调查显示,所谓的会员身份,只需缴纳300元费用即可获得,且无需任何专业审核。
这种会员制度的揭露,让人不禁对医生的专业资质产生质疑,也暴露了行业中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
麻醉资质不明引发安全忧虑
更令人担忧的是,口腔治疗中的安全隐患。一些口腔医院在进行全麻操作时,缺乏固定的主治医师,常依赖外聘医生。
而这些外聘医生的资质和经验,往往无从得知。
如此一来,患者的安全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医疗风险大大增加。
这一点,在央视的报道中也得到了强调,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此事引起热议:
“我上周刚做完根管治疗,三甲医院去了两回,一颗牙共2600多,医保和单位二次报销完花了400多,否则真接受不了,太贵了!”
“九五还是九六年,牙齿烂到牙根烂了一半,去镇卫生院第一次是神经阻断30元,过几天去补好才20元,到现在快30年了都好好的,现在的医院好黑!”
“我带我爸去医院看牙,明明只有一个牙痛,那个女医生用一个很细的针去刺另一个牙边问痛不痛,我爸当然说痛了。结果就说这两个牙烂了,要拨掉重安装二个牙,我正在旁边看呢,就说他不是这个牙痛是另一个痛呢,在我的坚持下只拨了一个,另外一个好好的根本没坏。”
“昨天晚上牙齿疼得睡不着觉呀,一早下班就回武汉,到了一家口腔门诊,确定那颗牙齿裂开了,根管治疗的,一颗牙2280元加治疗费680元。老百姓的钱就是浪打来的,3分之一的工资不见了,还要跑3次。”
结语:
面对口腔医疗行业的种种乱象,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谨慎选择诊所。
在就医过程中,不应轻易被高价治疗所吸引,而应充分了解自身病情,理性判断治疗方案的必要性。
此外,对于医生宣称的专业资质,消费者也有责任进行核实,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误导。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自身口腔健康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