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找蒙古国买煤炭,却提出奇葩要求:不能过境中国,愿花冤枉钱

南萧紫陌丫 2025-01-28 15:17:05

中印高层会晤后,双边关系好转,但印度近期又现“反中”情绪,宁愿亏损也不愿与中国合作,此等无谓支出,实则凸显其立场坚定。

路透社报道,印度高官称,印蒙达成地质勘探合作,蒙古国煤炭和铜将运往印度助工业化。此能源合作本为共赢,高官强调:虽过境中国更便,但仍选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航。

此事与中国无关,印蒙若愿承担空运成本,无人干涉。中俄不会管制。最低成本路线是经蒙古入中国,转天津港绕东南亚至印度。陆运需过境中国且路况差,不现实。

蒙古国因地缘政治所限,对外贸易高度依赖中俄。俄蒙基建滞后,俄罗斯接口偏西,远东建设起步;蒙古居中,东西贸易均受限。中蒙接壤处基建完善,煤炭贸易可持续,俄蒙合作则稀缺。

印度应能算清此账,却坚持选俄罗斯线路,根源在于政治上的“被迫害妄想”。莫迪政府或认为此线路易被中方控制,用作中印谈判的政治筹码。

印度强调狭隘思想,部分因美印会晤中,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频提中国,意在巩固拜登政府的“四国谈话机制”。除印度外,日本转向速度亦快,特朗普对印态度更添忧虑。

莫迪清楚沙利文挑拨,现发“特殊信号”,既计较地区局势,也对美表立场。美正设法打压阿达尼集团,因其借俄乌冲突倒卖资源。莫迪不愿直接认错,拿中国示决心是惯用手段。

印度与日本在对华问题上相似,均感强烈不安全,视中国强大为自身利益威胁,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经济全球化下,此心态虽正常,却显格局缺陷与阶级局限性。

中国致力于改革全球不公分配制度,主要对手为美国。中美博弈实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公平机会,旨在使定价权分散至各国,而非由美跨国资本掌控。

中印作为接壤大国,冲突矛盾在所难免,但不必诉诸武力。在反恐、气候合作等领域,两国合作空间广阔。印度当前心态未调,视中国为竞争对手,不利于中印合作及金砖、上合等平台发挥作用。

改变局势的人或许是特朗普,中美关系是博弈的主战场,但特朗普要通过关税实现让“美国重新伟大”的目标,印度必须狠狠挨宰。这种外部形势的骤变,或许才是令印度清醒的灵丹妙药。【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

0 阅读:35
南萧紫陌丫

南萧紫陌丫

欢迎南萧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