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马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新。中国开始尝试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由此也希望建立自己的直升机产业体系。中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发展自己的直升机产业,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是起步探索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负责,消化引进米-4直升机技术,成功仿制出直-5直升机,开启了中国直升机国产化的步伐。在直-5的基础上,中国又试图发展出中型的直-6和重型的直-7直升机,但受制于技术水平,都没有获得成功。
废弃的直-5
二是稳步发展阶段。在经历直-5、直-6等直升机的磨练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获得了更多直升机发展资源,通过在此期间引进的多款国外直升机,接触到了更多国家的直升机情况,了解了世界直升机发展水平,开始在此基础上研制自己的新一代直升机,最终研制出了直-8、直-9、直-10、直-11等直升机,有效填补了中国直升机产业的短板,推动了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走上正轨。
三是蓬勃发展阶段。在国家实力得到快速发展后,中国直升机产业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一些专用的直升机由此出现,直升机性能技术有了极大提升,逐渐追上了世界先进步伐。在这一阶段直-10、直-19、直-20、直-21相继问世。而除了推出这些直升机,中国在操控系统、材料科学、智能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始在无人直升机、高速直升机等领域进行研发探索。
直-10起飞中
典型代表
▼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史并不长,先后研制生产了数十款产品。在此过程中也诞生了一些典型的机型代表,例如直-5、直-8、直-9、直-10和直-20等。
直-5是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的。1963年该机正式定型进入批量生产,一直生产到1980年,共生产了545架,其中包括437架基本型、86架客运型、7架林业型、13架救生型和2架海测型,此外共援助国外87架。该机长16.79米(不含旋翼和尾桨),高4.4米,重7.2吨,最大载重量1.2吨或搭载11名全副武装士兵,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210公里,实用升限6000米,航程500公里。可执行人员物资运输、救护、水面救生、地质勘探和边境巡逻等任务。
直-5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款直升机,为中国的国防事业、民用和抢险救灾事业贡献了积极力量,是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直升机的主力,对于中国国产直升机产业而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直-8是在法国“超黄蜂”的基础上测绘仿制的一款13吨级大型直升机。该机于1985年首飞,1994年定型。该机长20.27米(不含旋翼和尾桨),高6.66米,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315公里,有效载重3吨,实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830公里。
运输能力较强的直-8
该机在研制过程中一直不是很顺利,机体庞大超重、可维护性不佳、发动机输出功率低、油耗高、故障频繁等问题表现明显,使得直-8一度并不受军队欢迎。在集中克服发动机问题后,该机才开始得到军队认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直-8G、直-8L等多种改型并后续研发出直-18型直升机。
直-9是在引进法国AS365“海豚”直升机专利的基础上研发的。该机于1981年试飞,1983年服役。一开始中国和法国达成协议授权生产了50架,后又达成协议生产22架。在1994年,中国研发出直-9B,并开始独立研制生产该直升机。该机长13.46米(不含旋翼和尾桨),高4.01米,最大起飞重量3.85吨,飞行速度每小时306公里,航程1000公里,可搭载1.8吨的负荷。该机从外形看就非常现代,采用了包括涵道风扇尾桨等众多先进技术。其使用的涡轴8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都不错,可有效满足使用需求。
中国充分挖掘直-9平台潜力,先后发展出舰载型、武装型、运输型、侦察型等改进型号,可执行运输、火力支援、反坦克、武装侦察、预警观测、海上救护、护林防火等任务。该机共生产了300架左右,一度成为中国直升机主力机型,并出口到巴基斯坦、肯尼亚、喀麦隆、柬埔寨等国家。
直-9
直-10是中国研制的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他的诞生成功填补了中国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空白。该机采用纵列阶梯座舱布局,2003年首飞,2011年正式列装。该机长14.15米(不含旋翼和尾桨),高3.85米,飞行速度每小时300公里,飞行距离800公里,实用升限6400米,最大起飞重量7吨,有效载荷1.5吨,可挂载红箭-10/AKD-10反坦克导弹及火箭弹等武器进行作战。
该机技术标准高、设备先进,总体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提升中国陆军直升机反坦克作战能力,为中国陆军插上翅膀奠定了基础。后期在克服了直-10发动机功率小的短板后,该机的最新改型具备了更强大的作战、防护和侦察预警能力,甚至有望出口。
直-20是中国最新一代10吨级通用直升机。作为20家族成员中的一位,该机的出现有效填补了中国在此吨级直升机的空白。该机于2013年首飞,2017年进入部队服役。该机长20米(不含旋翼和尾桨),宽2.4米,高5.3米,最大起飞重量10吨,飞行速度每小时360公里,航程约500公里,实用升限6000米。该机性能出色,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尤其是高原性能突出。
直-20
中国在直-20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武装型(直-21)、火力支援型、反潜型等型号,执行空中投送、火力突击、反潜反舰、搜索救援等任务,不断拓展其全域作战能力。该机是中国直升机取得突破的一个产物,标志着中国直升机开始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技术来源
▼
因为中国直升机研制底子薄、技术起点低,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直升机发展都是依赖测绘仿制的发展路子,逐渐才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得到了众多国家的帮助。
一是苏联(俄罗斯)。中国直升机的发展起源于苏联。从引进米-4直升机开始,中国先后引进了米-8、米-171、米-26、卡-28、卡-31等型号的直升机,这些直升机有很大一部分还在中国军队服役。因此中国直升机的发展也得益于苏联(俄罗斯)直升机,在发展直-5、直-6、直-7时,都是以苏式直升机为技术蓝本开发研制的。
米-8
二是法国。在中苏关系紧张,中国先后引进了法国多款型号的直升机。“小羚羊”作为中国第一款武装直升机让中国第一次拥有了空中反坦克能力。随后引进的“超黄蜂”成功执行了远洋航天任务。“海豚”直升机的引进第一次让中国接触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直升机。此外中法还联合研制开发了一些型号的直升机。
最后是美国。在中美关系的蜜月期,中国以每架6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24架S-70C“黑鹰”直升机。因为中国十分缺乏能在高原有效使用的直升机,而“黑鹰”的高原性能和高可靠性让中国军方十分满意,并大量用于各类高原和抢险救灾等任务。如果不是中美关系恶化,使得中国引进更多“黑鹰”直升机的计划泡汤,否则“黑鹰”就将是中国直升机的主力。“黑鹰”直升机的强悍性能让中国一度将这些直升机作为宝贝疙瘩,即使是在美国断供零部件供应后,也想方设法维持着这批直升机的使用。
黑鹰
哪个国家影响最大?
▼
中国直升机的发展早期受苏联和俄罗斯的影响巨大,从仿制直-5开始就一直把苏式直升机作为直升机机队的主力,但是在中国接触到欧美直升机后,苏式直升机的电子设备简陋、发动机性能平平、总体性能一般等特点再就不能入中国的法眼了。
虽然考虑到装备维护的一致性和价格便宜等因素,中国进口了大量的米-8、米-171系列直升机,并作为军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但这些直升机对于中国而言没有多大的仿制意义,因此买买买就成为中国对于苏式直升机的态度。
美国的“黑鹰”和“支努干”直升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巨大,这些直升机优异的性能让人爱不释手,因此也对中国未来直升机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对“黑鹰”的喜爱,中国在研制直-20时,充分借鉴“黑鹰”的长处,在此基础上巩固提升。但是因为美国对于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无法过多借鉴美国直升机发展成果。
真正对于中国直升机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法国。在中国直升机发展陷入困境时,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先后从法国购买了多款直升机,并引进了相关技术,还联合研制了直-15等型号的直升机。这些帮助对于中国直升机产业认识世界直升机前沿的工艺、科技、系统和设计理念,了解世界直升机发展潮流,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15
中国一方面从法国直升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几款直升机都成为中国直升机产业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通过研制生产这些直升机让中国建立了一套偏西式的、完整的直升机研制制造体系和产品体系,这对于未来中国直升机发展而言极其重要,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