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多家雪糕检测出粪便污染?网友:花钱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黄毅来啦 2024-08-13 02:43:55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

文|芊雨编辑|黄毅来了

“消费者花钱买屎吃”。

近日,这则让人欲哭无泪的消息登上了热搜。

吃货们看到消息后觉得天都塌了。

不少网友更是怒不可遏,纷纷炮轰厂商:

“无良商家!简直是图财害命”。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网友渐渐发现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

幕后黑手竟然是不是商家。

这是咋回事呢?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掀开“闹剧”背后的秘密。

雪糕内含粪便?

“雪糕检测出便便污染”。

“雪糕抽检不合格,一半检测出粪便成分”。

8月8日,“雪糕界”发生了震动。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则短视频。

在该视频上赫然写雪糕7成抽检不合格的字样。

其中最引人瞩目当属“便便污染”四个字。

入嘴的东西检测出粪便?

这则“重口味”视频,引起了轩然大波。

消费者们怒不可遏,纷纷炮轰雪糕厂商。

不少自媒体也开始“煽风点火”。

“吃雪糕等于吃粪便”、“雪糕就是冷冻的粪便”。

各种触目惊心的题目,引起了大众的恐慌。

更有甚者还罗列了各种“不能吃”的雪糕清单。

大众常吃的雪糕品牌与类型赫然在列。

一时之间,多家雪糕厂商被波及。

即使雪糕厂商多次发布“更正声明”,也于事无补。

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仍旧被闹得沸沸扬扬。

一场“信任危机”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正当人们愤怒万分,打算严惩不良商家。

官媒的一则消息,让事情发生了“惊天反转”。

自媒体危言耸听,大玩“文字游戏”

“粪便侵染五成雪糕?假的,博眼球!危言耸听”。

这是中国食品报发出的“辟谣”视频。

“雪糕检测出粪便成分”竟是一则“虚假”消息。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雪糕中并没有包含“粪便”。

雪糕检测之所以不合格,是因为大肠杆菌超标。

由于大肠杆菌是粪便的成分,所以部分自媒体就上演了一出“偷梁换柱”。

他们用“粪便”代替大肠杆菌,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除此之外,他们宣称的“50%雪糕抽检不合格”,也是危言耸听。

他们口中宣称的“50%”,实则是以偏概全。

这份数据并不是基于所有抽检的雪糕数目。

而是来源于抽检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在抽检不合格的产品里,有50%是大肠杆菌超标。

在2024上半年,国家共出手抽检雪糕1000余次。

其中不符合标准的只有11批次。

在这11批次中,有5例是因大肠杆菌超标。

根据官方的数据,冷冻产品不合格产品率不足0.78%。

由此可见,50%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在官方的检测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冷冻产品的不合格率下降。

部分“无良”媒体为了“博眼球”,一味地偷换概念。

他们用带有误导性的标题与内容,试图捏造“雪糕塌房”事件。

如果不是官媒下场辟谣,只怕“雪糕含粪便”的谣言会越演越烈。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他们列出的不合格“清单”。

单看这份清单,“巧乐兹”“小布丁”等都赫然在列。

他们罗列的产品堪称“家喻户晓”。

乍一看,这份清单正规又严谨。

但是细细思索后,却发现其中暗藏玄机。

在这份清单里,重点放在了产品名字上。

生产厂家并没有仔细罗列。

这就让网友们产生了刻板印象。

“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会让网友自觉代入熟知的品牌。

这份清单在无形之中就产生了误导性。

媒体的大肆渲染,有意无意的误导。

在这样的情况下,网友心中自然就充满了愤怒。

一旦情绪代替了理性,事情的真相往往会被掩盖。

谁还会去查证这份名单的可信度呢?

其实这些抽检不合格的厂商,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品牌。

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山寨”品牌。

那些大众熟知的雪糕“厂商”,并没有被曝质量不合格。

其次这些“大肠杆菌”超标的雪糕,成分中并不含“粪便”。

负责检测的专业人员,曾亲自向公众解释:

“仓储运输不当、生产过程灭菌不当都会导致大肠杆菌超标”。

另外国家有明确规定,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都会进行回收销毁。

不合格的“雪糕”不会在市面上流通。

由此可见,部分媒体宣称的“雪糕粪便论”,完全是无稽之谈。

其实这些内容在官方的报告中,都有显现。

然而部分媒体人却选择“掐头去尾”。

他们只保留了“不合格”、“大肠杆菌”等敏感词语。

其目的就是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

他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无良媒体固然可恨,但其背后隐藏的“幕后黑手”更令人心寒。

“流量为王”乱象何时休

“流量至上,用户为王”。

这句互联网法则,揭开了“幕后黑手”的真面貌。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引领了时代的潮流。

起初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大大丰盈了人类的生活。

只是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媒体人将“流量至上”奉为了座右铭。

在他们心中,流量是至高无上的。

为了“博人眼球”,他们不再报道事实真相。

更有甚者为了“流量”,不惜捏造事实,挑起对立。

网上把这些“无良媒体人”成为“标题党”。

“青岛地铁老人暴打年轻小伙”。

“女骑手徒手砸碎公交后视镜”。

这些标题各个“吸睛”,内容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种内容一经发布,毫无例外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老人”、“女骑手”等看似嚣张跋扈的人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然而这类“骇人听闻”的事件往往会出现“反转”。

年轻小伙之所以被老人打得“头破血流”,是因为他先前多次对老人出言不逊。

老人忍无可忍,最终选择“大打出手”。

女骑手之所以怒砸后视镜,是因为大巴车不守交规,差点造成车祸。

这些真相不会出现在“标题党”发布的内容里。

即使出现也是“掐头去尾”让事情面目全非。

为什么会出现标题党的“乱象”呢?

很简单,“利益”两个字就能直击真相。

在互联网时代,巨大的流量会带来高额的利益。

发布这些内容的“标题党”往往会赚得盆满钵满。

在利益的驱使下,“唯流量论”开始出现。

这种论调导致了一批人,开始罔顾事实真相。

甚至出现了“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现象。

其实流量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流量至上”的病态思维。

这次的“雪糕粪便”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起初这只是一起普通的抽检事件。

部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博眼球争“流量”。

把这起普通事件硬生生地炒作成了食品安全问题

不仅“愚弄大众”,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这种“唯流量论”的产生,带坏了部分社会风气。

马克思曾经批判过:

“资本来到世界,从头到脚都是肮脏的东西”。

这种枉顾事实真相,只信奉“唯流量论”的媒体人。

焉知不是在复刻另一种资本论?

央视就曾亲自下场点评:

“无孔不入地唯流量是歪风邪气,早该制止了”。

正所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靠博眼球只能吃到短暂的“红利”。

没有内容的支撑终是走不长远。

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已经走出了“流量怪圈”。

“流量至上”的病态思维走上了“下坡路”。

其实“流量”本身就是一个缥缈的“梦”。

与其依靠虚假的“流量”,不如守住初心。

最终会绽放出自身的光芒。

结语

官媒的亲自辟谣,证明了“雪糕粪便论”的荒谬。

目前多个厂商发布声明,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这无疑狠狠地打了那些“造谣者”的脸。

处世如大梦,悟者能有几。

“流量至上”终究是大梦一场。

保持真善美才是真正的火爆“流量”。

参考资料:1.雪糕抽检有11批次不合格,其中一半大肠菌群超标|大众网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半年的雪糕冰棍抽检,一半检出“便便”污染!|搜狐网3.“大小布丁抽检不合格”上热搜,原来只是虚惊一场|澎湃新闻

0 阅读:2

黄毅来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