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上海一所监狱内一名小偷引起了狱警的注意。
这名小偷自称是湖南人,却总是不吃米饭,还主动把唯一的主食让给其他人吃。狱警觉得奇怪,经过调查后发现小偷身份不简单。
这让狱警开始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于是立即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警方。
经过重重调查,警方终于搞清楚了这个叫卫求的小偷用的是一个化名,本名叫牛抗斌。
17年前,牛抗斌还是一个本分老实的农民,一家人在农村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在一次与领居争抢田地的打斗中,牛抗斌和弟弟失手将邻居的孩子打死。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带着弟弟逃到了河南,但不久后弟弟被抓,而牛抗斌凭借小心谨慎外加运气好竟然逃脱了。
由于没有合法身份,找不到工作,牛抗斌便和几个在社会上认识的混混以盗窃为生。
几年间,他多次被捕,最长的一次在监狱里待了两年,还在一次盗窃过程中把一对新婚夫妻杀害,但都没有被查出来。
在出狱后,牛抗斌化名为“卫求”,继续从事盗窃活动。
之后在上海火车站行窃时牛抗斌再次被警方抓获,而这一次,他的好运走到头了。
因为在监狱的异常为引起了狱警的关注,多方调查后终于查出卫求就是逃亡多年的杀人犯牛抗斌。
面对警方的质问,牛抗斌坦白了一切。
他承认自己17年前在邻里纠纷中意外杀死了邻居的儿子,之后一直以假身份生活并多次犯案,他感到愧疚和内疚,选择坦白一切以便赎罪。
牛抗斌的案子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纷纷对他的行为进行谴责,同时呼吁加强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和预防。
在确认牛抗斌的真实身份后,警方申请法院对他重新进行定罪,经过一系列的审判和裁决,牛抗斌因多项罪名被判处死刑。
被抓后,牛抗斌坦言自己多年积压的石头终于落地,17年逃亡的生活,让他对家人愧疚不已。
几年前,他曾偷偷回家打算探望家人。结果发现,父亲和弟弟早已离世,妻子也已经改嫁,独留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孤苦无依,艰难度日。
这让牛抗斌感到十分的难过,是自己当年的一时糊涂害了一家人,可是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无常和选择的重要性。
如果牛抗斌当初没有选择逃避法,而是去自首,那么他的命运可能会完全不同。然而,他做出的选择让他走上了犯罪不归路,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
此外,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行为都可能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我们不注重自己的行为和选择,那么我们可能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珍惜生命和自由。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