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导演,你要好好的!

港影记忆 2025-02-14 23:23:33

2019年,有幸在《哪吒1》的路演现场,见过一次饺子导演。

那时候,一眼望去,已经虚岁40的他,像是一个没到30岁的精神小伙。

万万没想到,5年没见,他的头发竟然白了快一半

这不禁让人心生好奇和担忧,《哪吒2》的创作过程中,饺子导演到底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

才终于让吒儿,闪亮归来,并且在万众瞩目中,走向了更大的国际舞台。

01.来不及喜悦

《哪吒1》的路演中,曾有观众说:这部电影,是国产动画的天花板。

如此高的评价,让饺子导演始料未及,也让他倍感压力。

所以,还来不及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他就迅速投入到续集的创作当中。

饺子导演清楚地知道,《哪吒1》上映时,观众的期待值不高,很容易感到惊喜。

《哪吒2》想让大家喜欢,就没那么简单了。

因为,有了前作拔高的期待值,观众势必会对续集,天然地带有更高的期待和更严格的审判。

为了打破“续集魔咒”,也为了打磨出“对得起观众”的作品。

《哪吒1》取得的票房、口碑和艺术成就,当然还有它在剧情中埋下的“坑”。

都成了饺子导演在《哪吒2》中,必须要跨越的群山。

这些无形的“高峰”,一度让饺子导演,忧心忡忡。

他经常会想,既然观众给了第一部这么高的认可,如果第二部没做好,对不起观众怎么办?

想的多了,难免会觉得喘不过气。

但工作还是要稳步推进。

于是,饺子导演就把巨大的压力和焦虑,转化成了超高的工作目标。

而这个自我设定的高峰,也直接成了他此后5年里,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挑战。

02.一团浆糊

《哪吒2》的第一个难题,是剧本创作,也就是故事的编写。

创作《哪吒1》的时候,饺子导演拼尽全力,一路“挖坑”,没有留任何后路。

当时想的,永远都是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根本没有考虑到接下来要面临的困境。

这种“先挖坑再说”的创作心态,让《哪吒2》的“填坑”难度,陡然增高。

饺子导演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才终于把影片的故事捋顺。

他说,最初想剧本的时候,自己的脑子就像一团浆糊,怎么想都想不通。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他就躺在地上,一直望着天花板。

别人还以为他在发呆,其实他在浆糊中“神游”。

那种想不出来还要一直想的感觉,非常痛苦。

可一想到,这些“坑”都是自己挖的,他就会逼迫自己,继续苦思冥想。

后来,拨开云雾见月明,饺子再来回想梳理故事的过程。

他说,这种感觉,很像是在一片混沌中寻找排列组合。

只有沉浸其中,持续地去经历痛苦,寻寻觅觅的灵感,才会在不经意间突然浮现。

03.拿命磕

剧本完成以后,饺子导演开始面临接下来的工作难点。

如何让制作团队理解他的想法,如何用自己的灵感去激发别人创作能力。

饺子导演坦言,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相比于跟人交流,他更享受于沉浸在自己的创作当中。

但现实却是,导演是一个必须要协作团队的职务。

所以,他每天都要跟大量的工作人员,表述想法、反馈意见。

他清楚地记得,最初拿到剧本,分镜师、动画师和特效团队,几乎都是懵的。

大家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入手,才能用最震撼的画面,呈现出剧本中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饺子导演一度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

甚至于,当团队中的工作人员,无法理解他的想法时,饺子导演也有过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误以为,技术先进的外国团队,能对《哪吒2》的创作有所帮助。

等到真的开启合作之后,他才明白,文化鸿沟、傲慢与偏见,都是双方合作的障碍。

而且,饺子导演还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曾经仰望的那些外国团队,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只不过,是自己畏惧了他们、神化了他们。

实际上,不管多难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他们的成功,也无外乎“死磕”。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饺子导演也有了“拿命磕”的决心。

而那些懵完之后的工作人员,也在饺子导演的带领下,不断地去触碰自己的极限。

04.自己上

《哪吒2》上映之后,饺子导演在采访中,反复提及团队的贡献。

在他眼中,这部电影的成功,绝非他个人的荣耀,而是超过4000多个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

甚至于,有些团队为了证明国产动画的实力,宁愿亏损也要出色地完整地完成工作。

可话虽如此,我们依然无法漠视,饺子导演个人的全情付出。

毕竟,动画和实拍不一样,它对导演的依赖更大。

为了更好地跟工作人员,传达自己的想法。

从剧本的创作,到人物和场景的设计,几乎是影片的每一个环节,饺子导演都会亲力亲为。

《哪吒2》的执行制片人陈畅江也说,只要没趴下,每次现场反馈,饺子导演都会过来。

另外,很多动画师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不能准确地拿捏动画人物的神情举止。

饺子导演就会亲自上场,把一些细节表演出来,让动画师参照他的表演制作。

《哪吒2》里高达百分之七十的内容,他都亲自表演过一次。

工作体量之大,难度之高,迫使饺子导演需要夜以继日地赶工。

但他并没有因此崩溃和放弃,而是再接再厉,稳步地推进工作。

据说,哪吒黑眼圈的设计灵感,就是来自他和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

结语:饺子导演,你要好好的

跟《哪吒1》上映后取得成功时的感觉一样,《哪吒2》引发观影热潮以后。

饺子导演只想快点找到一个,像喜马拉雅山那样没有信号的地方,快速投入到创作当中。

创作的冲动和苦痛,从饺子导演“弃医从影”的那一刻,就一直伴随着他。

他说,做创作的人,是永远也无法解脱的。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哪吒2》上映之后,他的心情依然会处于忐忑当中。

饺子导演也毫不掩饰地分享过,创作给他带来的困扰。

长期的创作压力,直接影响了他的睡眠质量,因为心思很杂很多。

他会难以入睡,也会半夜惊醒,还会经常在早上四五点的时候,莫名其妙地醒来。

他的白头发一天比一天多,但他并没有刻意地去管。

他觉得,反正人都会老,如果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辛苦也是另外一种欢乐。

当一起工作的员工,哭着心疼他的时候,他反倒会乐呵呵地笑着。

不过,饺子导演心里明白,他可以老,但不能病。

因为他一旦生病住院,那些像雪花般一样的反馈堆积起来,就没办法及时回应。

这种暂停,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

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知到,饺子导演的头发白了,但他的身材依然保持着。

那么高的楼梯,他连蹦带跳地上到四楼,还不带喘的。

平常上班,他也是能骑共享单车,就绝对不会坐汽车。

其实,历经了这么多年的动画创作,饺子导演也早就想明白了。

相比于短暂的快乐,创作的痛苦,才是漫长且持续的。

他坚信,自己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痛苦和煎熬,才能在取得成功之后,得到非常短暂的一点点愉悦。

《哪吒2》上映之后,有粉丝满怀期待地去问饺子导演。

第三部上映,是否还要再等五年?饺子导演说,他自己也不知道。

因为,他坚信中国动画要宁缺毋滥,也笃定动画事业是他一生的追求。

哪吒的故事未完待续,我们的期待也从未停止。

我们期待《哪吒3》的同时,也由衷地祝愿——饺子导演,你要好好的。

因为,我们期待的不仅一个精彩的故事,更是一个能带领着中国动画勇往直前的造梦者。(撰文:斯特不离谱)

2 阅读:383
港影记忆

港影记忆

分享经典香港电影,推荐那些年全民回忆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