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通讯员 马华
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团队成功完成了医院首例新型主动螺旋式Aveir起搏器植入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心脏起搏技术领域再迈新台阶,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为先进的医疗服务。

患者张先生69岁,因胸闷、头晕3月余来到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住院治疗,心电图检查提示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心脏停跳最长5.16秒,随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晕厥,给张先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保证心脏的正常跳动。
由于热爱运动,尤其喜欢游泳,张先生难以接受传统起搏器植入带来的上肢制动,对生活状态提出个体化要求。于是,心血管内一科王学坤主任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和充分准备,决定为他植入新型主动螺旋式Aveir无导线起搏器。手术由医院心血管内一科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主刀,整个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将主动螺旋无导线起搏器精准植入患者心脏内部。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张先生表示,尽管体内植入了起搏器,但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对生活和工作没有造成任何影响。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主动螺旋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王学坤主任介绍,此次手术使用的起搏器是2024年6月在国内首批上市的新型Aveir无导线起搏器。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主动螺旋固定无导线起搏器,其采用独特的主动螺旋固定设计,在未完全旋入心肌前即可实时标测起搏参数(如阈值、阻抗、感知等),从而减少术中反复调整定位带来的心肌损伤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相较于传统被动固定方式(依赖固定翼嵌入心肌),这一技术显著提升了起搏器固定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在技术革新、适应症拓展及术后管理方面均体现了先进性。
Aveir配备了专用取出系统,使得起搏器电池耗竭后能够按需安全取出,解决了既往无导线起搏器无法安全取出的难题,为患者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Aveir高效能电池使续航时间长达10年以上,远超传统起搏器,其抗磁共振兼容性良好,患者术后可接受全身MRI检查,无需额外手术调整。与传统起搏器相比,Aveir避免了导线断裂、囊袋感染等并发症。手术仅需局部麻醉,经股静脉穿刺完成,术中患者清醒且无痛感。术后恢复时间大幅缩短,体表无切口,美观性更优。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在心脏起搏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和卓越服务。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凭借深厚的临床经验,依托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突破,竭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