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仙文化之五十二详解仙家求救(一/四) 本文篇幅较长,分四部分来讲。仙家求救,这是一个经常发生而且最难解决的一个事情,几乎每个堂口都会遇到。也许有的朋友又要说了,你的仙家求救那是他们道行不行,所以才会出事,我家的仙家道行很高,根本用不着求救,我不想争辩什么?无知不可怕,不懂装懂才是最可怕的。现在几乎所有弟子带领的仙家都是道行不是很高的仙家,说点实话,哪有那么多的大道行的,都在你家啊?那是不可能的。每个堂口有几个道行较高的,这个堂口就已经不错了,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帮助很多人了,一个仙家从修行开始,注定了要经历很多的磨难和考试,他们步步艰难。
仙家从修炼开始,通常一年或几年就会有一次大劫,劫难这一天他们就会失去所有的法力,而现出真身,这个时候他们和一个普通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随便一个小孩就可以伤害他。所以每个仙家当知道自己大劫当头的时候,就会去找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去避劫。但不是所有仙家都能算出自己哪天有磨难的。还有的仙家是为了练习某种高深的功夫就会闭关闭气,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在闭关期间他们不吃不喝,进入一种高深的入静状态,这个时候身外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不知道。如果这个期间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雨季塌方,地震等将仙家埋住,很有可能造成仙家的伤害,由于处于闭关的状态可能生命无忧,但是自己却很难摆脱困境自己出来,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帮他出来。下面把求救分十五类给大家讲出来。
第一种:飘仙求救,特别是家亲,这种非常多,一个人这一生不可能一点错误不犯,一点坏事没做过,如果你什么坏事都没有做过那么你直接往生甚至成佛了。可是人死后真正可以往生的能有几个呢?绝大多数都是留在阴间,现在的人死后很多不愿意转世轮回,因为做人很辛苦,而上天道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怎么办呢?通常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留在堂口,所以家里有堂口的朋友都知道,自己的三亲六故的都来找你,为什么?第一个是跟着你去修行,第二个是跟着你去做善事,第三个是可以跟着你身边的大道行的仙家学点法术,以及修炼的法门。大多数活着的时候没修炼,到了阴间没有什么手艺和功能,想去别人家的堂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谁家的堂口会要一个外来的而且是没有什么能力的呢?只能找自己的亲人或亲属,因为有血缘的关系仙家也不会阻拦。
比较常见的业是杀生,大多数人活着的时候,特别是孩童时期,或多或少都会有杀生的经历。因为杀的一般都是一些卵生或者是化生的生命,业障相对较轻,在地府的惩罚也相对较轻,而且给你机会回阳世找家人帮助自己消业。说到消业,也许会有一些信佛的朋友告诉过你,回去念地藏经吧,念多少多少遍,就可以超度你的冤亲债主了,但是单靠念地藏经是救不了你的亲人的。经书是好东西,可是它需要人的修为来配合,一个普通的居士,甚至很多人连皈依都没有做过,你说你有多大的修为呢?你念出来经能有多大法力呢?特别有些朋友,本来身体体质较弱,经常念地藏经,结果是不但没有帮到自己的亲人,反而将自己搭进去了。原因很简单,你念经的时候,也许将附近方圆百里的阿飘都引过来了,可是你的法力别说将他们度走去往生,甚至连让他们离开都做不到,长此以往身边阿飘越聚越多,什么样的身体能受得了呢?这就是一些朋友念了很多地藏经,不但没有把冤亲债主度走,反而弄的自己家里运气越来越差,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弱。
念经固然是好事,可是念经也是需要分时间、地点场合和自身能力的,不能盲目地去念。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我的家亲我都做了无数次超拔了,为什么还没有解决啊?这里有几种原因:一个人活着时也许做了不止一件错事,你单靠去庙里做一个超拔的文疏,花上百八十块钱就想彻底解决问题,那不是开玩笑吗,如果那么简单,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好人了,你随便做坏事,想干什么干什么,等你死的时候让你的家人给你做一个法事就解决了,那是不可能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花钱消业永远是做不到的。佛经上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佛法大不过业力。也许又有朋友要问了,按你这样说,我们念经岂不是白念了?我可以告诉你不白念,他可以帮助自己的亲人消掉一些业障。而真正想帮你的亲人,建议你去放生,做善事、帮人、救人,只有这样大的善事才能更好的帮助你的亲人。现在某些修为较好的出马或出道仙,给你做超拔,也许比庙里做几次都好使?为什么呢?首先强调的是这个出马或出道仙修为较好,也就是心地善良,而且仙家的能力较强,他们可以走地府,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你的家亲和债主保释出来,让地府暂时不追究他们过去犯过的错误,让他们在弟子身边去帮人、度人、做功德来弥补过去的过失,一点点的还债,如果他们在以后不再犯错误,地府一般就不着急追究他们,而让他们得到安宁。当然如果一个人生前犯过大罪,就是佛也帮不了他。如果你们真的好好看看佛经就会知道这个道理,地藏王菩萨为了帮他自己的母亲,做了多少事情?发了多大的愿力呢?他那么大的能耐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单靠念几天经书就能解决了?请不要欺骗自己,更不要欺骗别人了。说真话不是谤佛,相信佛也不会喜欢说谎的人的。
民间故事,纯属虚构,合理取舍,请勿入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