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病,新版指南强调综合管理

梁瑜凯 2025-03-25 17:52:31

中国约有1.4亿糖尿病患者,且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尽管口服降糖种类繁多,但不少患者仍面临血糖控制不佳的困局。此外,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多重代谢紊乱,加剧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需要更多创新治疗方案。去年底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与策略,强调了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刘敏教授日前对记者表示,指南指出,新型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治疗中展现出多重临床益处,正在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选择。

降糖药再添口服GLP-1RA类别

“以往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类、SGLT-2抑制剂、格列奈类几大类,作用原理要么是促进胰岛素分泌,要么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降糖药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同时延缓胃排空及增加饱腹感,降糖效果显著,兼具多重获益。”刘敏教授对新快报记者指出,GLP-1RA类药物原来只有注射的形式,有一天一次的,也有一周一次的。随着首个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司美格鲁肽片今年1月在中国全面上市,增加了口服GLP-1RA这一大类别。

与以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治疗策略相比,GLP-1RA首先机制不一样。其主要是抑制摄食中枢,延缓胃排空,以及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其次,口服GLP-1RA类药物可帮助降低体重。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来达到降低体重的作用。再次,口服GLP-1RA能保护心脏和肾脏。

常见多重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综合管理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也有部分因为肾脏病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科学、合理的2型糖尿病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刘敏指出,六七成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多重代谢紊乱。最新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强调2型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指南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引起心血管和肾脏损害,形成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刘敏教授

正是由于部分糖尿病人同时有其他代谢疾病,患者每天需要服用大量药物。“我见过患者最多使用超过10种药,每次一把一把地吃。”刘敏称,GLP-1RA药物能够很好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从而降低血糖,降低体重,血脂也会下降,同时因为通过减重,血压也可以降下来,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目前,基于GLP-1RA的药物研发关注多重代谢紊乱的管理,其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全球各大指南的认可,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的核心治疗手段。

GLP-1RA被证明能保护心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

正是因为能降低血糖、体重、血脂和血压,所以GLP-1RA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风险预防作用。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降低血糖只是一个途径和手段,不是目的。通过降低血糖来避免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被损害,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刘敏指出,与其他糖尿病治疗药物如磺脲类药物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能直接、明确地保护心肾,而非通过降低血糖的间接作用。

“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摄食中枢、延缓胃排空,降低胰高血糖素。这些机制的结果就是让患者吃得少,进而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血脂下降,而血脂又是引起血管内壁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的主要原因,这些斑块又会导致血管堵塞,造成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通过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达到多重的生理效应,一款药物能够体现多款药物的疗效。”最新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公布的LEADER研究、SUSTAIN 6研究结果,都非常明确地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导致的临床终点事件,即降低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导致的死亡率。

而且,与GLP-1受体激动剂注射液相比,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能更好地提高患者依从性。“两者疗效相近,只是用药途径有差异。”刘敏称,举例来说,GLP-1受体激动剂注射液接受注射控糖的患者可用;口服制剂主要适合需要用GLP-1受体激动剂,但又抵触打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很好地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提高了长期用药所带来临床综合获益的可能性。

GLP-1RA正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选择

正是由于降糖效果显著兼具多重获益,近年来,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在各大指南中的地位逐渐攀升。《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指出,比二甲双胍更新的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因其在糖尿病治疗中展现出的多重临床益处,正在逐渐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选择。

“以前二甲双胍是唯一的一线用药,一旦有2型糖尿病,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血糖还不达标就吃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不行再考虑其他药物,现在不是这样了。”刘敏称,指南说明要直接评估患者心肾合并症,根据合并症情况,GLP-1受体激动剂可作为一线用药。指南还指出,GLP-1受体激动剂在降糖效果、体重管理、心血管保护、肾脏保护方面均优于二甲双胍。

Tips:

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饮食有节,少吃寒凉食物

不能仅靠药物,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中也应进行代谢综合管理。刘敏提议:

一是饮食有节。就是吃的喝的要有节制,尽量不吃生冷,尤其是孩子,以及肠胃不好或容易出虚汗、动不动就生病的人,很多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

二是高脂、高蛋白的食物要有所节制。膏粱厚味,食之有度,否则容易造成血脂、尿酸增高。

三是少吃寒凉食物。“离太阳越远,阴寒就越重,离太阳越近阳气越重,所以天上飞的鸽子是温燥的,水底的海鲜是寒凉的,过多食用这些寒凉的食物不仅伤胃,还伤阳气。”刘敏称,可以借助食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对症下药。

四要饭后适当运动。饭后运动可降低由于进食引起的血糖升高。运动对肠胃消化、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大脑思维,以及缓解精神压力等,都很有帮助。

五要早睡早起、起居有节。“辰时起,亥时眠,午未小憩心脑健。”意思是早上7-9点起床,晚上9-11点睡觉,吃完午饭后稍作休息,睡半个小时左右,这样下午和晚上才会觉得精神饱满。

0 阅读:72
梁瑜凯

梁瑜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