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部地级市十强中,能够在人均GDP上达到发达城市标准的有且只有三城,分别为鄂尔多斯、榆林、宜昌,其中,榆林与宜昌还刚好在人口上均接近于400万,只不过,相当于榆林凭借近几年GDP上的突飞猛进,现如今不仅已经成为中西部地级市GDP第一城,同时也是中西部唯一超6000亿的,足足比同为GDP四强且人口相当的宜昌高出了1300余亿,不过,作为中西部地级市GDP第一的榆林,在面对中部第一省湖北的经济第一强地级市宜昌时,在各大关键指标上的胜算又有几何呢?
常住人口:宜昌392万,人口流入5万,榆林362万,人口流失24万,在左右一座城市发展走势的最关键因素人口上,两座城市虽然均为300多万,但宜昌还是要略多于榆林,不仅即将突破400万大关,而且比榆林高出了8.3%,不仅如此,相比于宜昌人口上的净流入5万,作为中西部GDP第一地市的榆林则是流失多达24万,一进一出刚好是30万,这也意味着,两城在户籍人口上近乎于持平,不过,随着榆林人口的不断流失,两座城市在人口上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开,而这,势必会造成榆林经济的发展步入“老龄化”,从而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面积:榆林4.29万km²,宜昌2.1万km²,两城虽然在人口上相差无几,但在内陆城市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地资源面积上,却表现得判若两人,其中,面积超2万km²的宜昌,虽然相当于2.5倍武汉大小,但在榆林面前,依旧是小巫见大巫,甚至只有榆林的一半,这对于人口更少的榆林而言,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无疑将显得愈加如鱼得水,而地大物博的榆林,也是不负众望,成为我国主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城市之一,完美诠释了地大物博所带来的丰厚财富,当然,面积超2万km²的宜昌,同样是拥有引以为傲的化工支柱产业。
GDP总量:榆林7091亿,宜昌5756亿,相比于两城在人口上的旗鼓相当,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上,人口更多的宜昌,不仅没有依靠人口优势先声夺人,反而在GDP上以23%的巨大悬殊完败于榆林,以至于当榆林已经跃居到中西部地级市第一时,宜昌则是被同为矿产资源性城市鄂尔多斯反超,位列中西部地级市第四,而宜昌和榆林之间的差距也是达到了1335亿,这对于中西部地级市而言,想要追上显然并非易事,而GDP上的结果,也是客观反映了即便是拥有人口优势,也并非一定能实现人多力量大的产出结果。
大学院校:宜昌5所,榆林3所,虽然两座城市在人口上势均力敌,同时所在的省份湖北和陕西也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科教第一省,其中,陕西无论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数量还均略多于湖北,但作为各省地级市的天花板城市,榆林却在大学资源上,仅仅收获了3所,这一成绩,相比于中西部地级市GDP第一城而言,难免有点囊中羞涩,反观宜昌,则是拥有5所大学,明显优于榆林,另外,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宜昌7.7万的在校大学生,更是令不到1.6万的榆林略显望尘莫及,而且科教上的差距,榆林即便是想要追赶也是有点不现实。
新增授权专利:宜昌1.06万件,榆林0.37万件,果不其然,榆林纵然是在经济上优势明显,但在缺乏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的前提下,终究还是在科技科创领域略显“黔驴技穷”,不仅单年新增授权专利数量只有3800件不到,而且相比于宜昌的破万件,差距也是接近于3倍了,达到了2.85倍,所以,宜昌的科技科研成果,放在家里有矿的榆林面前,可谓是硕果累累,同时,科技科创活力的乏力,也是给过度依赖矿产资源的榆林当头一棒,毕竟,矿产资源并非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反而是一大挑战。
游客接待量:宜昌0.79亿人次,共计4个5A景区,榆林0.27亿人次,共计0个5A景区,榆林虽然在土地资源面积上2倍于宜昌,但这并没有让榆林在文旅资源上大放异彩,反而是在5A景区资源上颗粒无收,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面积只有榆林一半的宜昌,却成功收获了4个5A景区,不仅完胜榆林,而且还成为湖北文旅资源第一城,而丰富的文旅资源,也是让宜昌在游客接待量上,取得了0.8亿人次的傲人成绩,足足是榆林的2.9倍之多,而大量游客的涌进,势必会给宜昌的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力,尤其是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文旅佳作,俨然成为宜昌走向世界的亮丽风景线。
地市500强医院:宜昌3家,榆林2家,和科教资源一样,在医疗资源上,各省的优质医疗资源同样是集中在省会城市,这也导致各省其它地市在顶尖医疗机构上很难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因此,为了更为直观反映两大地级市的医疗实力,这里便选取了地级市500强医院作为参考依据,宜昌虽然在经济上暂时难以企及榆林,但在医疗上,还是具备明显的优势,不仅地市500强医院数量上以3:2力压榆林,而且宜昌的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还是地市百强,至于榆林,则是无缘2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