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六记员工的自救实录:一场“憨憨”直播后的生存之战

冰冷的玫瑰花 2025-02-14 04:26:11

2025年2月10日,山东济南恒隆广场的麻六记门店内,前厅经理井先生面对着手机镜头,局促地搓着手。

直播间里只有20余名观众,他磕磕巴巴地介绍着酸辣粉,却把“王子公主请下单”说成了“王子公子请下单”,甚至误以为网友口中的“小黄车被买走了”是字面意思,慌慌张张地要帮顾客找车。

这个毫无直播经验的“素人”,用最笨拙的真诚,意外点燃了千万网友的热情——当晚,直播间点赞量突破1665万,观看人数峰值超2万,单场销售额达数十万元。

这场荒诞又温暖的直播,不仅是个人逆袭的故事,更折射出中国餐饮企业在流量裹挟下的生存韧性。

从悬崖边到流量中心:封号风波下的绝地求生

这场自救行动的导火索,是张兰、汪小菲抖音账号的无限期封禁。因利用逝者大S进行恶意营销,母子二人的直播主阵地被彻底切断,这对依赖其个人IP带货的麻六记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前,张兰相关账号贡献了品牌近40%的线上销售额。

一时间,舆论唱衰声四起,网友甚至涌入麻六记官方直播间刷屏“下架”“封杀到底”。

但麻六记的员工们选择用行动回应危机。总部一声令下,全国37家门店紧急转型,店员、保洁、厨师全员上阵,开启“矩阵式”直播。

济南门店的井经理正是这场自救浪潮中的缩影:没有专业设备,用手机支架代替;没有脚本,靠手写便签提醒;没有流量扶持,全凭网友自发传播。

这种“土法炼钢”的直播模式,反而因真实感引发共情。网友戏称其为“史上最憨主播”,却也因此疯狂下单支持。

“打工人”的生存哲学:笨拙背后的生命力

井经理的直播首秀,堪称一场“灾难式”的完美营销。他紧张到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生怕离开镜头会导致封号;误将“购物车消失”理解为顾客丢车,急得满头大汗;收到网友送的奶茶时,他眼眶泛红地说“幸福能不能存起来,用的时候一点一点取”。

这些笨拙的细节,恰恰击中了互联网时代稀缺的真实感。当网友看腻了套路化的带货话术,井经理的“憨憨”形象反而成为流量密码。评论区涌动着温情:“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这真诚比专业主播强百倍”。

这种草根生命力的爆发,背后是麻六记员工群体的集体焦虑。据内部透露,全国7000多名员工的工资、门店租金等固定开支,每日高达数百万元。

封号事件后,张兰曾坦言“每天夜里三点惊醒”,而基层员工更直面生存压力。济南门店负责人袁先生提到,有员工主动加班排练直播话术,甚至将自家餐桌布置成临时直播间。

这种“背水一战”的紧迫感,让素人主播们爆发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北京门店将京味脱口秀融入带货,成都店表演川剧变脸,广州店展示后厨现包汤圆……“一店一IP”的策略,让直播间化身“4D菜单”,网友直呼“云吃饭也能馋哭”。

流量狂欢下的冷思考:个人与品牌的命运博弈

尽管麻六记通过员工自救暂渡危机,但隐忧依然存在。

一方面,素人直播的可持续性存疑。井经理的爆火具有偶然性,其直播间次日观众便回落至7万人,而多数门店直播仍依赖平台流量倾斜。

另一方面,品牌与个人IP的切割尚未完成。张兰虽无麻六记股权,但消费者仍将品牌与其争议言行深度绑定。正如分析师所言,依赖舆论炒作的商业模式如同走钢丝,一旦失去话题热度,产品力不足的短板将暴露无遗。

然而,这场危机也催生了积极转变。抖音副总裁李亮公开支持麻六记的店播模式,强调“品牌自播才是电商未来”。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店播销售额破百万的中小商家超9万家,远超达人直播。

这或许预示着,中国电商正从“明星带货”的狂热期,转向“全民直播”的理性阶段。对麻六记而言,员工的集体亮相不仅是一次营销突围,更完成了从“张兰的品牌”到“员工的品牌”的价值重构。

结语:在流量荒漠中开出坚韧之花

井经理擦完餐桌后继续直播的身影,成为这个时代小微企业生存状态的隐喻。当资本游戏与流量泡沫退潮,真正支撑企业走下去的,往往是普通人最朴素的坚持。

正如网友在济南直播间刷屏的那句“携手同行!一路长虹!”,这场自救不仅是商业层面的绝地反击,更是一场关于尊严的集体叙事。

或许未来的麻六记仍需面对产品创新、管理优化等挑战,但至少此刻,这群“憨憨”员工用汗水证明:在流量的荒漠里,真诚与努力,永远是最动人的绿洲。​​

0 阅读:0
冰冷的玫瑰花

冰冷的玫瑰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