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盏明灯薪火相传

酱香新视野 2024-12-28 09:09:38

伯公凹来源

这里为什么叫伯公凹呢?因为在闽粤交界处的山坳上有一座小小的伯公庙,而庙里也常年亮着一盏永不灭的油灯,这盏灯是我们当地人的希望和信仰之灯。“伯公”是们客家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全球只要有客家人的地方,都讲“伯公”文化,客家人走到哪里,“伯公庙”就建在哪里,比如“土地伯公、山神伯公、水口伯公、桥头伯公”等。因为我们客家人都坚信“伯公”会护佑我们一方平安,保佑我们丰衣足食。

所以,在清末民国初年,上伯公凹的曾家来到这里开基的时候在两省分水岭的山坳上修建了伯公庙,并以“伯公”命名的村庄。但是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虽说有伯公的护佑,我们这里的很多百姓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当时我们伯公凹的群众几乎是家族式的参加了红色交通线的工作,他们护送干部、传递情报、采购和运送物资。当年,上凹主要作为存放物资和交通线武装护送队(48团12连、连长张国栋)的驻扎地,下凹主要是作为护送领导干部的住宿地。

信仰之灯

那为什么一盏民间信仰之灯在红色交通线上却成为了革命信仰之灯?

因为,当交通员们每次护送着风尘仆仆、疲惫不堪前往苏区的党政领导干部的时候,都会在途中不断地鼓励着他们,只要我们到了伯公凹后我们就安全到家了,可到底哪里才是伯公凹啊?交通员手指凹口说,当我们看到山坳口上有一盏亮着油灯的地方,那里就是伯公凹了!而我们也就安全到家了。

举个例子,叶剑英元帅1931年1月来伯公凹,因他从香港出发的时候走漏风声,在汕头被国民党悬赏十万大洋抓捕他,一路上被敌人围追堵截,也就是机智的交通员突破层层封锁线护送着叶帅来到苏区,一路上山路崎岖艰险、饥寒交迫下,当叶帅看到伯公庙上那一盏灯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种激动心情啊!因为他终于安全到家了!这盏灯简直就是交通线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啊! 同样的也给了那些在暗夜里艰难前行的200多位中央领导人多少勇气和力量。

伯公凹那一盏灯也是当年交通线上非常重要的信号灯,当交通员们走到凹门口对面的时候如果看到油灯不亮,就不敢贸然进村了,会先让领导干部退回山上隐藏起来,等进村探明情况后确定安全了把灯重新点亮后才返回去接人,这盏灯就是当年交通员前行的灯,胜利的灯啊!

历经风雨八十几年的油灯一直发出耀眼的光芒,从未熄灭过。伯公庙里长年点燃着的油灯,那是村民们在祈愿伯公庇佑全村丰衣足食、健康平安。油灯虽无专人看管,但总有村民为其剪芯擦拭添油。这盏灯更是交通员的信仰之灯,传承着一种伯公凹精神。这份精神由我们家族代代相传,如今这盏灯也已传承到我的手中,我想我会用一生去守护这盏灯,要让这盏灯照亮革命烈士回家的路,要让这盏灯在新思想的引领下继续发出耀眼的光芒!

三句话

这三年多来,有全国著名作家孙绍振带领40多位知名作家来到伯公凹,有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带领著名作家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来到伯公凹,大家听完伯公凹故事后深受感动,纷纷的深情的写下几十上百篇的文章诗歌等赞美和讴歌交通员和伯公灯的精神。

其中我们龙岩市文化局原局长、信仰话剧总编剧张耀清先生深情的写下三句话:

伯公凹那盏灯

既照亮了客家人当年南迁的路

也照亮了红色交通线前进的路

更照亮了革命烈士们回家的路

第一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我们客家人是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一路南迁来到了闽粤赣三省边界,形成了今天的客家民系、客家族群及客家文化,而这盏伯公灯也是客家文化中很重要的民间信仰之灯。举例,永定客家博览园最顶上的建筑物中原汉人南迁纪念馆的外形就是这盏伯公灯的灯芯灯座,永定人民希望全世界的客家人都来永定一起朝拜这盏我们客家人心中最重要的信仰之灯,并凝聚全球一亿多客家人的团结互助的力量帮助扶持永定老区建设和发展。

第二句话

第二句话的意思:在伯公凹那盏革命信仰之灯的照亮下,在长达1300多个日日夜夜,6000多担军需物资、200多位党中央领导人到了伯公凹后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没有出过一次失误,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神话。

第三句话

第三句话的意思:当年为了守护红色交通线,我们老邹家和老曾家牺牲了40多位亲人,不仅如此,当年闽西有十万人参加红军,解放后留下名字的只有1147位,在册烈士有24151位,还有3.8万多户群众全家为国捐躯却没有留下名字,湘江战役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我们客家人有一种风俗,那就是都盼望着牺牲在外的亲人烈士们的灵魂能够魂归故里回归我们客家人的宗族祠堂,不要成为孤魂野鬼,唯有祈盼我们的伯公灯能照亮烈士们找到回家的路啊!

未来展望

2019年6月3号,中直机关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罗建辉、副校长张启满一行前来永定调研红色文化和现场教学点,并给予了永定的红色教育培训“对党忠诚 廉洁从政”的教学线路高度评价和肯定。并表示要让更多国家部委的领导干部来到红土地永定接受教育培训。

区长陈荣水当时向罗校长介绍中央红色交通线伯公凹那盏灯:

当中国共产党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党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叛变,整个上海党中央笼罩在白色恐怖下,200多位中央领导人无处可安身,无路可走),这种时候,就是有我们许许多多的交通员和苏区群众扑向那盏微弱的伯公灯,并用生命和鲜血来给那盏灯添油点灯。那是一盏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之灯,从此照亮了两百多位中央领导人走向革命成功的路。

省委党校第十期新任厅级干部班学员、现任龙岩市副市长谢海波在学习研讨会中说到:闽西是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伯公凹七烈士、绝命后卫师,一桩桩一件件都印证了闽西人民是用鲜血和生命来投共产党的赞成票,我们应该带着真情、心存敬畏来传承红色文化,关爱老区人民,支持老区建设。

厅长班学员、福建省文物局傅柒生局长说:

邹家“一门七烈士”,那是中央红色交通线成为“苏维埃血脉”的闽西意义,也是中央苏区一个普通群众凤凰涅槃的家族记忆。伯公庙,闽粤通联,风展红旗,油灯闪烁。伯公灯,那是照亮归家之路的一盏明灯,也是点燃理想信念的希望之光!我们党员干部要不断的给这盏革命信仰之灯“添油点灯”,要让新时代的伯公灯继续照亮我们奋发向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