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陈毅在北京逝世,在追悼会上李德生宣布:江青有一个要求

李依谈事 2025-02-19 17:18:4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1972年1月8日,毛主席裹着米色睡衣,交代工作人员,他要去送这名老战友最后一程。但是,当主席到了现场,却发现没有几张熟悉的面孔。

这一切,都是因为江青对陈毅追悼会做出了一个要求。

陈毅为何病故?江青提出的要求是什么呢?

今天【雾哥】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背后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给大国迷雾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又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病重仍不忘革命

1971年8月,陈毅与夫人张茜一同前往北戴河疗养。彼时,他已经被查出患有结肠癌,但是,在此之前,众人都以为他是阑尾炎,差点误诊。

那是1971年1月,陈毅多日来不断地头晕、腹泻、肚子疼,但被医生确定不是高血压引起的,直到1月16日的早上,他再次腹痛难忍,张茜强烈要求前往301医院就诊。

当时,时任中央医疗保健组成员,也是国内腹部外科专家的陆惟善,与北京医院外科主任周光裕一同会诊,认为是“亚急性阑尾炎”,必须尽快做手术。

可在动手术期间,却发现陈毅的腹痛原因,是结肠癌。

消息传到周总理的耳朵里,立即下达命令:组织力量全力抢救,需要哪个医院的医生,马上去请,就说是我的意见。

终于,在经过了5个小时的手术时间,陈毅平安地下了手术台。但是,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结肠癌,一旦病发,对他一个垂垂老者而言,都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

因此,陈毅被要求搬到北戴河休养。

可是,意外还是来了,1971年下半年,他的病情逐渐恶化,不仅呕吐不止,还很难坐起。

1971年11月,陈毅不得不插上胃管、输液管、导尿管和氧气管等等,但他却依旧乐观,还开玩笑地说:“我的身体已经实现管道化了。”

惹得妻子张茜泪流不止,而他安慰道:“我70岁了,无数革命牺牲在青年时代,你们不要伤心,我是唯物主义者,你们不要伤心。”

不过,陈毅仍放不下去一件事情,那就是毛主席。

1928年4月,他跟随朱德的队伍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队伍顺利会师。

这是他们的初相识,但陈毅却已经敬佩毛主席多时,不仅在后来支持毛主席关于工农武装的思想主张,还专门向组织递交报告,以肯定毛主席、朱德对红军的付出和贡献。

所以,哪怕陈毅晚年病重之际忘记了所有,也永远铭记与主席在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

1971年12月24日,他吃了女儿珊珊带来的面,还说道:“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神情悲伤,因为距离12月26日毛主席的生日,还有2天。

这意味着陈毅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而他也越来越糊涂。

1972年1月6日,陈毅的意识彻底混乱,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将军,留下了最后一句遗言:“党中央……红军……一直向前战胜敌人。”

陈毅逝世的消息传开,无数民众希望送这位开国元帅的最后一程,却被一个命令禁止。

主席送行

“追悼会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举行。”

1972年1月10日的治丧大会上,李德生宣布了江青的这个要求。言外之意是压缩追悼会规格,甚至要控制人数。

这也是毛主席抵达现场后哀叹熟面孔不多的原因。

可无论如何都阻挡不了陈毅为新中国、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主席更是在修改陈毅的悼词上表态: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

当天,陈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内举行,而参加人数定为500人,领导人方面由周总理出席。但是,不仅副主席宋庆龄要来,西哈努赤亲王也来电提出请求。

更让人没想到,毛主席最后也出席了陈毅追悼会。

在得知陈毅去世的消息时,主席一直无言无语,1月10日午饭后,主席本应照例休息,却在床榻上辗转反侧,还在没人提醒、身边也没有时钟的情况下,突然询问:“现在是什么时间?”

当得知是下午一点半时,毛主席立即让人备车,前往陈毅追悼会现场。

陈毅的妻子张茜看到毛主席后,眼眶中盘旋着泪花,主席见状也不禁潸然泪下: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他是个好同志……

毛主席的一句话,为陈毅的功勋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与世长辞。

一代革命伟人永远长眠,但留下的精神却影响着千秋万代!

参考资料:

光明网:为陈毅改悼词

前线杂志:2020-01-06:十大元帅几乎都写诗,为什么只有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生命中若干“最后一次”

海外网:2021-05-18:陈毅做了什么让毛泽东连批四个“很好”?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给【雾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14
李依谈事

李依谈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