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打过仗的文官,一战为南宋续命118年,主席评价“千古第一人”

历史陈列档 2025-02-22 14:26:04

话说南宋那会儿,风雨飘摇的,眼瞅着就要亡国了,谁也没想到,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文官,竟然力挽狂澜,硬是靠一场“文斗”让南宋多活了118年!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位爷连刀枪都没摸过,却能兵不血刃,让敌人不战而退,连毛主席都称赞他是“千古第一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南宋那些赫赫有名的武将都做不到的事情,他是怎么做到的?

故事的主人公叫虞允文,是个文官,但可不是个只会吟诗作对的书呆子。他熟读兵书,对军事战略颇有研究,堪称文武双全。更重要的是,他遇事冷静,有胆识,有决断力,在危急关头,这样的人才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话说公元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瞅准了南宋虚弱的时机,偷偷准备了三年,突然发动了大规模的南侵,集结了六十万大军,准备一举吞并南宋。这下南宋朝廷可炸了锅了,皇帝赵构吓得魂飞魄散,想起了他爹和他哥在“靖康之耻”中的遭遇,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跑路。要不是大臣们拼死劝阻,他估计真带着文武百官跑到海岛上避难去了。

南宋朝廷之所以如此惊慌失措,主要是因为军事实力太弱。长期的和平生活,让这些官员们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一旦遇到敌人来犯,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抵抗,而是逃命。从皇帝到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想办法应对。整个朝廷乱成一团,都在等着皇帝的指示,可皇帝自己都快要吓傻了,哪还能指望他拿主意?

就在这危急关头,有人推荐了虞允文。赵构一听,觉得这人不错,就派他去前线指挥作战。虞允文到了前线,一看这情况,确实不乐观。守城的将领都跑了,士兵们更是人心惶惶。他当机立断,先稳定军心,用他那文人的口才,把这些年金国欺负南宋的种种恶行都抖搂了出来,一下子就把士兵们的血性给激起来了。他知道,军心稳定了,军队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所以他一方面安抚士兵,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加强纪律,整顿军容,还改善了伙食,犒赏有功将士,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原本快要散掉的军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支生力军。

虞允文深知硬碰硬肯定不行,得想点别的办法。他发现南宋在水战方面有优势,尤其是一种叫做“海鳅船”的快速战船,速度快,机动性好,非常适合在江面上打游击战。这种船吃水浅,船身细长,船头装有锋利的撞角,体积小,重量轻,由水手用双桨划行。在江河湖泊这样的狭窄水域,“海鳅船”简直就像一只灵活的水中飞燕。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速度,据说顺水的时候,速度能达到每小时20海里,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奇迹。金国的船都是些笨重的大木船,在“海鳅船”面前就是活靶子。

除了“海鳅船”,南宋还有两样秘密武器,说白了就是当时最先进的简易炸弹,一个叫“霹雳炮”,就是装满火药的铁炮筒;另一个叫“震天雷”,是装满火药的陶罐。这两种武器威力巨大,是水战中的杀手锏。虞允文把这些武器都用上了,打了金军一个措手不及。他命令水军白天隐藏,晚上出击,发现金军船只就用“海鳅船”包抄,快速靠近,等距离很近的时候,就点燃“霹雳炮”和“震天雷”扔向敌船。这种打法威力巨大,金军根本扛不住,一时间被打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

完颜亮是个自信过了头的人,他带着大军到了采石矶,看到南宋只有两万人马,觉得赢定了,甚至亲自到前线指挥,想亲眼看着自己创造历史。他之所以这么自负,是因为他低估了南宋的实力,以为南宋军队不堪一击。他万万没想到,虞允文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海鳅船”、“霹雳炮”、“震天雷”,这些秘密武器都藏得好好的,就等着他上钩呢。完颜亮还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轻敌冒进。他应该谨慎行事,多派侦察兵,先摸清敌情,但他却急于求成,一心想速战速决,不听劝告,非要亲自到前线,这下正好中了虞允文的圈套。

虞允文命令部队假装战败,引诱敌人深入,等金军腹背受敌的时候,就立刻发动伏兵,前后夹击。结果,金军被虞允文设下的埋伏打懵了。“海鳅船”从两边杀出来,专门撞击金军的船只,再加上炸弹的威力,金军死伤惨重,军心大乱。完颜亮做梦也没想到,区区两万南宋军队,竟然能把他逼到这种地步。他的将领接连战死,士兵死的死,逃的逃,他自己也在混乱中落水,差点丢了性命,要不是手下拼死相救,恐怕就交代在那儿了。金军就这样仓皇逃窜,宋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尸横遍野。采石之战,就这样以金军的惨败告终。

完颜亮输了第一仗后很不甘心,又组织了第二次进攻。这次他吸取了教训,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可是虞允文早有防备,针对金军的战术,部署了更多的“海鳅船”和新式武器。双方在采石矶外展开决战,金军虽然谨慎了很多,但仍然抵挡不住南宋军队的猛烈攻击,经过一天的激战,金军再次溃败。

完颜亮第二次战败后,彻底放弃了,他终于意识到,南宋并非他想象的那么软弱可欺,再打下去,只会损失更多,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无奈之下,他只好带兵回国,却没想到在回去的路上又出了事。原来他出去打仗的时候,完颜雍早就盯上了他的皇位,趁他兵败如山倒,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完颜亮还没来得及回国夺回权力,就在睡梦中被人勒死了。

金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也没力气南下了。南宋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化解了亡国的危机。这都多亏了虞允文的神奇谋略和指挥才能。他用仅仅两万军队,击溃了十倍于己的强敌,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

虞允文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能力不在于你是文官还是武将,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在危急时刻站出来,用智慧解决问题。一个从没打过仗的文官,竟然打赢了一场改变历史的大战,这种事放在今天说出去都没人信。难怪连毛主席都称赞他是“千古第一人”,这个评价一点儿也不过分。 他不仅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也让后人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智勇双全。他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冷静,运用智慧,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0 阅读:18
历史陈列档

历史陈列档

历史陈列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