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约见周总理时,问出多年疑惑:为何54年都不回家乡?

南湮半楼柚月 2024-12-12 09:58:23

【前言:】

周总理在1910年离开了家乡江苏淮安后,就一直没回去过。1964年,毛主席把周总理约来,说出了自己十几年的疑问:“恩来呀,你离开家乡都有54年了,咋从来没听你说要回去瞅瞅呢?”

周总理好些年没回故乡,可不是不想家啊。周总理的秘书讲过:“总理心里可惦记家乡了,有一回坐飞机从淮安上空过,总理特地走到驾驶舱,低头望着家乡那边呢。”

周总理心里特别想念家乡,那为啥好多年都没回去看看呢?

【主席的疑惑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之后毛主席经常会在与周总理聊天时听到周总理谈论关于家乡的事情,言语神情中无一不透露着对家乡的思念。】

有这么个问题,足足困扰了毛主席十五年呢!到了1964年的某一天,毛主席因为工作把周总理请到了中南海。在那儿,毛主席问周总理:“恩来呀,你离家都五十多年了吧,咋从来没听你提过想回老家瞅瞅呢?”

周总理听到这问题,先是一怔,接着带着苦笑说道:“我咋可能不想我老家呢,可我回不去呀,主席,您心里清楚,我那个家封建得很呐。”

就因为这些个原因,周总理就算再怎么想家乡,那也坚决不回去,而且还规定自己在北京的亲戚也不许回家,这里头就有他的亲弟弟周恩寿。

周恩寿身体不太好,大家就劝他提前退休了。退休之后,周恩寿老是在家待着,心里总想着回趟家乡看看,因为他都有十几年没回去过了。

可是呢,每次弟弟说想回去,都被周总理严词拒绝了。有好长一段时间,弟弟特别不明白周总理为啥这么做,心里直犯嘀咕,难道哥哥不想家吗?

有一回,周恩寿特别想回家瞅瞅,就说要回去修修老房子,然后跟周总理提这事儿,可周总理还是像往常一样,没答应他。

并且讲:“别修,我跟当地县委说过好多回了,坚决不能搞啥纪念馆,那玩意儿不行。房子塌了就塌了,封建主义那套坚决不能搞,像衣锦还乡这种事儿也不许弄。”

周恩寿听了哥哥的话后,蔫头耷脑的,一下子就没了回家的念头,就问周总理:“您难道就一点不想家?”周总理连连叹气回应道:“咋能不想家呢,可要是回去了,得有好多资源用在接待上,这不白浪费了嘛,还会给当地同志添乱呢!”

弟弟周恩寿知道了原因后,也就理解了周总理的一番苦心。虽说他之后还是常常想回家,可一想到哥哥讲的那些话,就不再有回家的想法了。

虽说周总理没回故乡,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乡的方方面面呢。

【关心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淮海地区有过两次大水灾,其中1950年那次最为严重。当时形势特别紧急,从当地区域党委给中央的报告来看,好几千亩庄稼都被这次大水给淹了,而且有好几千万人在这场灾害里遭了殃。

这消息没多久就让周总理晓得了,他马上召集开了个紧急会议。在会上,周总理提出得挖河排水,可有些领导不赞同,讲道:“咱国家才刚成立,各个方面发展建设都得用钱,上哪儿找那么多钱来挖河呀?”

周总理听了这话可生气了,他说:“咱解放军打淮海战役那会,是苏北的农民帮着咱,要不咱能打胜仗吗?现在人家有难处了,咱作为中央能不管不顾吗?”

就这么着,经过周总理一番劝说,把灌溉总渠给成功挖好了,这可帮了苏北人民大忙,让苏北人民顺利渡过了难关。

第二年,周总理的婶婶专门从外地到北京来看望他。周总理的婶婶对他有养育之恩,婶婶特别疼爱周总理,周总理也特别惦记婶婶。两人一见面,就紧紧地拉住对方的手。周总理赶忙问婶婶:“家里现在啥情况啊?”

婶婶乐呵地讲:“如今好多了呢,虽说米饭还吃不着,但生活确实是在一天天往好里变。”

周总理听说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可高兴了,接着跟婶婶讲:“没多久,家乡就能把大河挖成,往后咱淮安人都能有大米吃啦。”

没多久,周总理亲自领着苏北灌溉总渠施工队开始干活儿,结果呢,仅仅用了三个月,这工程就全都干完了,这效率那可真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啊!

另外啊,周总理还会用各种各样其他的办法来探望自己的家乡。

【飞机上眺望家乡】

1959 年的时候,周总理坐专机从广州回北京。在飞机上,周总理专门问机长,这趟会不会路过他老家。要是天气好的话,能不能把飞行高度降一降,好让他瞅瞅自己的家乡。

机长回应说:“要是低空的云层浓度不高,那肯定能让您瞧见。”

听到这话,周总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飞机飞到淮安上空的时候,机长专门让周总理坐下看看淮安的景色。周总理望着那熟悉的家乡,那模样就好像在外闯荡多年的学生见到自己妈妈一样,特别亲切。

虽说飞机的速度放慢了,可还是很快就飞过了淮安的上空。这时候,机长发现周总理脸上露出失落的神情,就问总理要不要让飞机再绕一圈,好能看得更仔细些。

周总理当即就回绝了这个提议:“那可不行,这么干太耗油啦,咱直接回北京得了。”讲完这话,总理脸上流露出对家乡的留恋,然后回到了自己座位上。

周总理对家乡那是爱得特别深,可每次一说起家乡,心里就会涌起一阵难受劲儿,就好比身上有块伤疤似的,每回揭开都得疼上一回。

【童年的记忆】

周总理是在江苏淮安的一个大家族里出生的,不过他的童年可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幸福。他年纪还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身体不太好的小叔叔来抚养。

然而,周总理的到来没让小叔叔的病情好转,小叔叔最终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之后,周总理由生母和养母共同抚养,可惜没过多长时间,周总理还没成年呢,两位母亲就先后离世了。

周总理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没法抚养年幼的周总理,结果周总理没人照料,这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学校打算让他退学。

好在上头在东北的伯伯及时晓得了这事儿,立马把周总理接到自个儿那儿照料,就这样,周总理从这个时候开始走上了离开家乡的路。

1910 年的时候,周总理跟着伯伯去东北上学。在那儿,他看到了以前没见过的别样人生。好多贫困的人,连最基本的吃饭穿衣问题都没法解决。就在这个时候,他渐渐明白了贫富差距带来的高低贵贱是咋回事。

慢慢地,在周总理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是要改变中国的。随着种子的不断生长,周总理的爱国情感也愈发强烈了。

1911 年的一堂课上,老师问大伙读书是为啥。班上同学都纷纷发言,有的讲读书是为了往后能更好地接手家里的产业,有的说读书是为了自己能有个好前程,可周总理特别坚定地表示,自己读书是为了中华崛起!

周总理说的和做的是一致的。就在同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新文化、新思想也传了进来,周总理慢慢知道了这些东西。

他琢磨起这些知识背后的意义,寻思了一番后,觉得这些民主主义思想能够改变旧的社会,能帮他实现理想,就这样,他投身到了民主革命事业里。

投身民主革命这条路可不那么好走啊!那时候咱中国的国情根本就不支持民主发展,结果呢,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让袁世凯给篡夺了。

如今啊,国内有越来越多的新青年接触到了新思想。他们跟周总理一样,都想把旧中国那种落后的思想给变一变,所以就想着找些新办法来把中国给救一救。

周总理去日本留学的时候,看到了有关十月革命的报道,从这儿开始,他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慢慢地,他觉得马克思主义就是大家一直在寻找的好办法。

从国外学成归来后,周总理回到了他的母校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他成了天津学生的带头人,领着大伙起劲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虽说后来被抓进监狱了,可他在狱中照样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

好啦,后来周总理成功出狱啦!出狱后的他去了法国留学。在法国的时候,他加入了共产党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并且确定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这样,周总理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

1924 年,学成归来后,他和好多小伙伴一块儿投身到国内的革命运动里。这慢慢把一批接一批还在沉睡的青年人给唤醒了,而且在搞革命的过程中,他还碰到了自己这辈子的好伴侣邓颖超。

周总理一辈子都在为革命事业忙前忙后,把马克思主义讲给越来越多的人听,他的革命步伐就没停过。

虽说周总理和邓颖超成了夫妻,可他俩结婚后,常常是分开的时候多,相聚的时候少,不过呢,邓颖超一直都支持着周总理的工作。

【结语】

周总理好几十年都没回过自己老家,也不让自己的亲人回去,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乡那片地,还常常想方设法给家乡的发展建设出份力。

周总理晚年的时候,听说自己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了,那心里头可高兴啦!不过高兴劲儿过了以后,又会有点儿难过,因为他一直都没能回自己家乡去看上一眼。可就算是这样,他也一点儿抱怨都没有。

周总理那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好总理啊!他这辈子都在为革命事业忙碌着。就因为他那种“舍弃自己小家庭,为了整个国家大家庭”的想法,咱国家才能发展得越来越棒呢!

1972 年的时候,周总理都已经身患癌症了,可他还是没把工作搁下,心里一直记挂着国家。

1976年1月8号,周总理在北京因为膀胱癌走了,享年78岁。一直到他去世,周总理都没回过家乡呢……

0 阅读:14

南湮半楼柚月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