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原
编辑/渔夫
来源/万点研究
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正式宣布将对自中国进口硅片、多晶硅关税税率提高至50%,新税率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批类目的敲定,也标志着对华301关税的法定四年审查正式收官。
而在此次行动之前不到两周,美国商务部刚刚发布了一项双反调查初裁结果,将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国特定供应商新进口的光伏电池片和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最高可达271.28%。这一动作的真实目标,其实还是中国,被认定存在倾销幅度的东南亚四国供应商名单,几乎清一色中资背景。
变本加厉的是,对于名单中厂商2022年11月中旬至2024年6月6日期间出口至美国、但尚未在12月3日最后期限前安装的产品,美国商务部还将追溯征收惩罚性关税,预计将涉及数十亿美元。
紧锣密鼓的动作,透露出拜登团队试图保护其“绿色新政”遗产的迫切心情,但切莫以为大棒的肆意挥舞将在来年1月后停止。
事实上,向美商务部发起东南亚光伏双反请愿的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联盟(American Alliance for Solar Manufacturing Trade Committee),已经透过其首席律师蒂姆·布莱特比尔(Tim Brightbill)之口宣布,新一届美国政府所推崇的美国优先战略,将会使其本土光伏制造业得到更大力度保护。
外部主要市场新一轮“寒潮”袭来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进入“深冬”。
上周在宜宾举行的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发表题为《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的主旨演讲,系统盘点了今年1-10月产业发展概貌,指出今前10个月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分别同比下跌超过35%、45%、25%,如此跌幅下,即便同期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20%,新增装机181.3GW,同比增长27.2%,电池和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41.8%和15.9%。但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7811亿元,仍然同比下降43.17%。
这种产量增、营收降的痛苦态势,直到10月份之后才有所企稳,依靠头部厂商与行业组织的密集协调,光伏行业短暂享受到一段难得喘息。
王勃华就谈到,10月中旬以来,央国企光伏组件采购投标价格与中标价格的平均水平均有所企稳,各产业链平均价格走势亦相对稳定,其中组件价格在10月份止跌企稳。
不过这样的企稳,无疑还十分脆弱。在外部市场环境发生新变化的同时,治理国内产业生态的旧顽疾也绝非易事。
宜宾大会上,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协鑫集成、通威股份等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式签订了自律公约,约定从明年1月起对产能进行管控,共同遏制过剩局面。然而公约签署的墨迹未干,就已有内蒙古大基地传出计划拉满产能、扩招人员,以抢占其他巨头自律限产后的市场空间。
如果说这种对互信的破坏还只是苗头与传闻,那么近期开标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光伏组件超级大单,则清晰显示出行业中小玩家的“自杀式内卷”冲动仍未停息。在分布式光伏市场剧变的当下,如果集中式光伏的建设主力央国企在组件采购难以抵制超低价诱惑,那么供给端的行业自律将势必难以维持。
尽管挑战重重、前路多艰,但光伏产业当下锲而不舍的努力,仍然意义非凡。
在“中国制造”崛起的历程中,光伏堪称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给予中国企业家“换道超车”机会的赛道,中国企业家在这种与全球对手历史性“同时起跑”的机遇中,立即展现出了更为卓越的企业家精神,而当这种精神与中国工业、中国劳动力的配套能力相结合,又顺理成章爆发出超强竞争力,并伴随新兴产业特有的超常规成长,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2006年,有“光伏教父”之称的施正荣以22亿美元身家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50位,成为中国首富,打开了更多后来者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想象力,对于“新三样”及更多中国新兴制造业的史诗级崛起,光伏的启迪功不可没。
今天学者们所总结的新兴产业发展“中国模式”,其诸多特征如抓住产业起步窗口、面向全球市场、背靠中国资本人力要素、一哄而上式高强度“内卷”筛选,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由早期光伏产业所塑造。
这种代表性与引领性,在当下依然成立。
从未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大周期的中国企业家们,在底色上犹如处在少年走向成年的关口,少年得意的轻狂,正被如何治理过度内卷的烦恼取代。最早体验过新兴产业造富神话的光伏业,如今也处在迷雾与幽暗的最深处。
光伏是代表,是先驱,是别人未来过河时被摸的那块石头,是在没有经验可循时创造经验的探路者。
无论接受还是不接受,情愿还是不情愿,光伏产业与这样的历史定位都已牢牢绑定,责无旁贷。
正是因为如此,在行业骤然步入最长最深的“冬天”后,从50后朱共山到80后刘舒琪,大佬们的身影空前活跃,自律公约得以实现对产业上下游巨头近乎“全覆盖”,将会为锂电、新能源汽车等其他苦于过度内卷的产业提供宝贵示范。
类似的探路努力,还在许多不同方向上深入展开。
如在前述主旨演讲中,王勃华一方面毫不避讳当前风险,指出目前国内市场资源越发吃紧,一方面弃光限电制约着光伏消纳;另一方面新型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成熟、提升经济性,光伏技术也需要进一步适配新型应用场景。此外,海外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美国、印度等主要市场本土化供应比例显著提高;印度、土耳其等国加大对欧美出口,形成与我国企业的直接竞争。
在海外市场风浪中拥有最丰富经验的光伏业,在应对上也更为成熟,王勃华就表示,光伏需要和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协同发展,光伏技术的开发也需要进一步结合应用端需求。在"走出去"层面,企业要探索合作出海的新模式,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或是通过合资、并购、投资等多元形式出海,也可与锂电、新能源企业跨行业合作。
而作为产业生态的核心参与者之一,监管部门也正努力发挥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日前透露,该局知识产权保护司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已组织召开光伏产业知识产权发展座谈会,光伏产业链各环节近二十家龙头企业代表和光伏行业协会代表参会,围绕当前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面临的工作形势,以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做了深入交流。参会代表就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专利共享机制建设、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手段运用等重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项目资本金新规、技术水平规范条件、再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各大监管部门联动,正在形成加速劣质产能出清的合力。
总体而言,2024年最后的几周里,围绕中国光伏产业的新风险与新希望交织着到来,自律公约能否达到效果?央国企采购能否带头扭转论价不论质的倾向?明年4月的东南亚双反仲裁有无转机?中国光伏下一步产能出海节奏与方向如何拿捏?
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将在2025年逐渐揭晓,并将与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