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靠长期持有股票,拿分红可行吗?

逸风看盘 2023-05-02 22:02:05

长期持有股票,拿分红,几乎不可行。

先别急着反驳,我们可以看看数据统计,中国股票的实际分红率。

2022年的年报已经披露完成了,市场的分红总金额,约2万亿。

A股当下的总市值,约85万亿,也就是分红率,约2.35%,还没赶上长期国债。

也就是说,如果你持仓的股票不涨,光靠分红所得,还赶不上买国债,存银行3年的定期存款。

这还是建立在,分红可以填权,不存在除权不补的情况下。

如果填权不补,那分红的实际收益率,就更低了,更加入不敷出了。

还有一组数据统计,是关于A股的铁公鸡,十年未分红的都有几百家之多。

更有某些上市公司,手握百亿现金,但依旧一毛不拔,在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

有兴趣的朋友去网上一查便知。

就是这种大面积的有钱都不分红,导致了长期持有股票,分红收益是微乎其微的。

与那些一毛不拔的公司相比,A股也存在一大批,乐于分红,慷慨的上市公司。

比如沪深300的这些蓝筹股们,几乎都是年年分红的。

但就分红率来说,也就在2-3%之间,并没有特别的高。

要说靠分红来赚钱,第一个联想到的都是银行股。

根据近两年的数据统计,A股中的分红中,银行股分红占比接近30%。

想要拿分红,就买银行股,已经成了业内的一个风俗了。

而那些早年就买银行股的老股民,也确确实实享受到了银行股带来的一定红利。

银行股这两年的股息率,已经能达到行业平均6%,相当高了。

但如果真正计算超额收益的话,银行股的分红加上股价的浮动,其实是非常不乐观的。

就拿工商银行最近的股价走势来看,5年累计收益-2.75%,这还是包含分红在内的。

农业银行相对乐观一些,5年累计收益10.6%,平均年化也只有2%。

建设银行,5年1.37%,中国银行,5年11.04%。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纯拿分红,其实也是不可行的。

必须同时享受到分红,再加上股价市值的增长,才是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

就好像人尽皆知的茅台,每股的分红率仅为1.5%左右。

但茅台给投资者的年化回报,最近5年超过了150%。

茅台其实也是分红大户,上市之后年年分红,从2006年的7.2亿开始,一路增长。

2017年,首次单年分红破100亿,2020年,首次单年分红突破200亿。

如果2006年开盘就买入茅台的股票,那么等到2023年,按照茅台的分红率,投资者的实际持仓的成本,是-135块钱,而股价是1800块钱。

持有茅台,依靠分红不仅拿回了投资的本钱,还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背后,其实告诉大家的是一点,也就是优质公司长期拿分红,是完全可行的。

但整个市场中,真正优质的公司,其实是凤毛麟角的,占比很低。

而我们肉眼可见的那些高分红公司,可能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真正好的上市公司,或许就是这些像茅台一样,既乐于慷慨分红,又存在高成长性的股票。

有一个指数,喜欢分红的朋友,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叫做中证红利。

中证红利指数,是由整个A股中,分红股息最高的100家上市公司组成。

可以说是代表了A股中,分红的攻坚力量。

中证红利指数,直接反应了这些高分红的蓝筹股的走势。

2005年,中证红利指数推出,至今已经18个年头,累计涨幅已经超过5倍。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测算收益,那么年化收益在10%左右。

这个数字,你说高也不高,说低也不低,反映了最真实的情况。

可以这么理解,过去的十八个年头,中国最优质的这一批上市公司给到的回报就是10%左右。

这个数字和经济增速,和货币增速,其实是相当的。

而未来,这部分公司能否继续给到这样一个回报,难度就比较大了。

因为当下经济的发展形势,蓝筹股的发展空间是比过往都要小一些,未来更多的可能会偏向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而这部分中小企业,至少在分红这件事上,暂时还没有办法挑大梁。

也就是说,通过分红去实现“旱涝保收”,难度正在逐步增加,分红率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

这就好像银行给的存款利息,其实最近几年,也是一个向下的趋势。

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一,也是必经之路。

投资这件事,尤其是股票投资,更多时候还是更倾向于业绩增长+题材炒作。

通过题材来带动业绩的增长预期,再因为业绩增长的预期,吸引资金炒作,带动了股价的上涨。

这不是说,我们就一定要靠投机去赚钱。

而是我们需要认清这个市场的现实。

从市场大方向整体来看,A股的总体上涨和经济增速挂钩,从机会角度看,预期增长的炒作,才是最大的赚钱机会所在。

投机和投资,其实只是字眼上的差别而已。

在股市这样凶残的市场里,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

不管用什么方式,能够获得盈利,能够赚到钱,就是可行的方式。

有些人追求年化10%,完全可以通过高分红的个股去实现。

有些人追求的是年化30%,那就需要懂更多资金的规律,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赚取超额的收益。

在中国特色的A股市场里,不同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能活下来赚到钱,就是王道。

0 阅读:11
逸风看盘

逸风看盘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伟东 编号S11301220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