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塞尔维亚,多数人或许一脸茫然。
若提起它的前身南斯拉夫,不少人便会忆起那段岁月,还有他和北约的故事。
北约,这个横跨大西洋的庞然大物,聚集了西方的诸多强国。
欧洲的小国们,大多视北约为“庇护所”,争相挤入。
塞尔维亚却独辟蹊径。
这个巴尔干小国,不仅坚决拒绝加入北约,还对中国表现出罕见的友好态度。
唯一宣布永不加入北约的欧洲国家,为了报恩,坚持对华友好
动荡不安的国度
根据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巴尔干半岛被誉为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其地位至关重要。
掌控此地,便可撬动世界权力的杠杆。
而塞尔维亚,正位于这片关键之地。
它不仅是亚欧地缘的交汇点,也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前沿阵地。
作为欧洲的一部分,它却常被视为西方阵营中的“异类”。
时间倒回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轰然解体。
巴尔干的各族人民趁势脱离殖民枷锁,1918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宣告成立。
这个新生国家囊括众多民族,其中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占据主导地位,人口比例高达75%。
然而,初始的联邦承诺被撕毁,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
这一政策以“单一民族国家”为名,大力扶植塞尔维亚资产阶级,却忽视甚至打压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利益。
民族间的裂痕由此日益加深。
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发动政变,废除宪法、解散议会,宣布实行独裁统治,国家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
内忧外患并未止步。
1941年,面对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侵略,南斯拉夫王国国王彼得二世被迫投降并流亡海外,整个国家沦陷。
此时,南共领袖铁托挺身而出。
他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游击战,逐步收复失地。
1944年,铁托的军队成功夺取政权,次年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新政权以社会主义为基础,意图重塑巴尔干的政治版图,但民族间的裂痕从未真正弥合。
1952年,南斯拉夫共产党更名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成为国家权力的新核心。
1963年,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试图以“社会主义”旗帜凝聚多民族国家的共识。
在铁托执政时期,他以平衡之术,努力消弭民族间的矛盾,避免重蹈“大克族主义”的覆辙。
他一手施恩,一手立威,维持了南斯拉夫的内部团结。
此时的南联邦,因“一、二、三、四、五、六、七”结构而显得复杂多元,却在铁托的强势领导下维系稳定。
他坚信,多民族的南斯拉夫终将融合为一个全新的共同体。
铁托的执政,让南斯拉夫在经济上跃升至中等工业国家。
1980年铁托去世,这一切又如风中残烛。
随着英雄领袖的离世,南斯拉夫的凝聚力迅速消散。
民族间的矛盾犹如沉积多年的裂痕,终被现实撕裂。冷战结束后,内战接踵而至。
1991年,马其顿、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等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昔日的联邦开始四分五裂。
到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试图延续联邦的残存框架。
这个联盟注定是短命的。
2003年,新宪法出台,国家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
虽然名义上统一,实则分裂,各自为政——无论是法律、货币还是政策,都难以形成合力。
最终,2006年,黑山通过全民公投宣告独立,塞黑联盟彻底瓦解,塞尔维亚被迫独立。
不加入北约
冷战伊始,南斯拉夫在意识形态领域与苏联渐行渐远,最终导致苏南关系全面破裂。
失去社会主义阵营的庇护后,南斯拉夫未能彻底依附美国,也未被西方完全接纳,陷入了尴尬的孤立境地。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势,南斯拉夫采取灵活外交策略,试图在大国博弈中寻求空间。
在苏美对峙的夹缝中,南斯拉夫一方面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一方面争取经济援助。
通过与美国签署《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南斯拉夫获取了美方的粮食与军事支持,维持了自卫能力。
这段短暂的合作关系并未牢固。
随着冷战局势变化,美国和欧共体对南斯拉夫的支持逐渐减少。
南斯拉夫的日益独立和成长反而让美国警惕,尤其是在中东利益受损的背景下,美国开始支持分化瓦解南斯拉夫的势力。
欧共体则因南斯拉夫的庞大体量与强势地位,担忧其整体加入会打破权力平衡,选择与美国政策保持一致。
1996年,阿尔巴尼亚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试图强行分离科索沃地区。
面对分裂局势,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果断派遣塞族军队镇压。
结果这样子的举动迅速引发国际干预。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
欧盟与北约以“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为由,对南联盟共和国发动武装干涉。
这场战争成为北约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直接军事行动,其背后则是复杂的地缘战略利益与政治声望考量。
北约不惜以高强度空袭逼迫南联盟妥协,长达78天的轰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
在这场战争中,一个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了。
1999年5月8日,美国B-2轰炸机发射导弹,直接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当场遇难,多人受伤。
时至今日,这仍是我们心中无法消弭的痛。
北约的武力干涉,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直接突破了国际集体安全制度的底线,导致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省的政治秩序彻底崩溃,南联盟军队被迫撤离。
北约为这场战争的正当性提供了四个辩解:阻止一场即将爆发的人道主义危机,维护北约的信誉,反对种族清洗在欧洲的蔓延,以及没有违反任何现存的安理会决议。
这些理由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
1999年的轰炸,不仅给南联盟留下了深重的创伤,也成为塞尔维亚与北约关系的分水岭。
根据贝尔格莱德自由选举与民主中心的长期民调,塞尔维亚民众对加入北约的支持率始终徘徊在低位。
至今,塞尔维亚政府的立场依旧坚定:拒绝北约。
2024年,塞尔维亚高官在采访中明确表态:“25年前,塞尔维亚人民成为北约轰炸的直接受害者。我可以向所有人保证,塞尔维亚永远不会成为北约成员国。”
在当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的旧址,塞尔维亚政府立起了一块纪念碑。
这块碑上,用塞语和汉语刻下永恒的铭记:“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以此缅怀罹难烈士。”
寥寥数语,记载了血与火的友谊,也铭刻下两国人民患难与共的历史记忆。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关系,如今可谓深厚且多维,但也不乏不对称之处。
这些差异并未阻碍两国在传统友好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
自2009年中塞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间的合作模式逐渐多样化。
高层互访频繁,国际事务上相互支持,形成了稳定的伙伴关系。
作为中东欧及巴尔干地区的重要国家,塞尔维亚在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特殊位置。
2013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声明》,开启合作新篇章。
2016年,双方进一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这使塞尔维亚成为中国在该地区首个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同时也成为第一个对中国公民免签的欧洲国家。
在领土完整这一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塞两国立场高度一致。
中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态度始终明确,坚决支持塞尔维亚维护国家统一。
而塞尔维亚则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主义行为。
200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科索沃问题的1244号决议时,中方投下唯一一票弃权,为塞尔维亚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两国关系不仅局限于传统政治领域,还扩展至社会和法律层面。
2020年5月,当欧盟针对中国在香港实施国安法提出指责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致信中国领导人,公开表达对中国领土完整的坚定支持,并严厉谴责破坏中国统一的行径。
这封信标志着中塞友谊进入了新的高度。
中国如今已是塞尔维亚的第二大投资国,两国经贸合作的轨迹清晰可循。
从2007年开启合作,到2009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逐步升级。
2012年,塞尔维亚加入“17+1合作”框架,成为中国与中东欧深化政治对话的重要一环。
2016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塞尔维亚与中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政治与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中塞经贸合作可谓是快马加鞭,发展迅速。
塞尔维亚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两国间商品进出口总额高达32.26亿美元,同比飙升52%。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2年继续延续,总额突破60.49亿美元,同比再增35%,稳居塞尔维亚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同年,中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这样的数据背后,是双边合作不断深化的印证,也是塞尔维亚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受益成果。
不仅如此,在2023年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进一步提出了八项行动,为全球经济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国宣布设立“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鼓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与投资保护协定,同时取消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这些举措不仅为中塞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两国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风暴之中,中塞两国以行动书写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
在中国疫情最初暴发并迅速蔓延之时,塞尔维亚迅速伸出援手。
不仅在物资上给予支持,更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
塞方领导人多次公开表示,坚信中国政府有能力控制疫情,并全力支持中国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支持,举办音乐交流活动,为远在东方的中国人民传递温暖与力量。
当疫情阴影笼罩塞尔维亚大地时,中国也没有迟疑。
医疗专家组迅速启程,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塞尔维亚。
带去的不仅是口罩、呼吸机等急需物资,更有专业的医疗指导和无私的技术支持。
从诊疗方案到防控策略,中国专家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为控制疫情贡献了关键力量。
在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中塞两国的互助超越了外交辞令,展现出血脉相连般的温暖。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动情地说,中国在塞尔维亚最困难的时刻送来的援助,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恩情。
塞尔维亚人民也将这种感激转化为长久的信任,坚定选择与中国维持深厚友谊。
这份情感超越了时间与国界,将在中塞两国世代人民间传承,成为连接两国的一座不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