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多学科“护航”42岁脑瘫男子全麻下实现“高清”梦

武汉广电掌上武汉 2024-11-08 11:40:18

记者 文秀 通讯员 彭祎

“没想到,终于能够看得这么清晰啦!”11月5日,今年42岁的杜先生(化姓)在母亲程女士(化姓)的陪伴下,前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行ICL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复查,原本1200度高度近视的他,通过近视手术,双眼均达到了理想的1.2,这让母子二人兴奋不已。

术后第一天,患者来院复查

通过近视手术摘掉眼镜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然而对杜先生来说,却极不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杜先生是一名早产儿,胎龄仅28周时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刚出生时,他的体重不到3斤,因为早产,杜先生从小身体状况就不好,语言发育也稍差,还伴有内斜视和口角歪斜等,头部和手部也经常性地颤抖,被医院诊断为“脑瘫”。雪上加霜的是,因为用眼过度,他双眼近视度数更是一路飙升至1200度,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来找工作就十分艰难的杜先生,再加上高度近视,让他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所幸的是,杜先生的母亲一直在他身边陪伴他,而如今已年近70的她,感觉照顾孩子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心中也不免阵阵担忧:自己的身体如今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总有一天要离开孩子,他自己的生活可怎么办?

直到上月,程女士听朋友介绍,像杜先生这样的超高度近视可以通过ICL晶体植入术解决近视问题。程女士寻思,儿子的发育问题已然无法解决,这是自己最为愧对儿子的事情,但高度近视能通过手术解决,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经打听,程女士慕名找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张青松主任,希望能为儿子解决高度近视问题。

面对这样的患者,张青松主任犯了难,单是术前检查就极为不易。“患者的头部和手部总是不停地抖动,导致每次检查的结果都不一样,而这样的高度近视,最好的办法是通过ICL晶体植入术,如果检查结果不够精确,则会影响到晶体度数的定制,如果将不合适的晶体植入患者的眼内,则可能达不到最好的近视矫正效果。”张青松主任解释。为此,张青松主任和团队为杜先生进行了多次的术前检查,再经过反复的对比,凭借其丰富的经验,最终“敲定”为杜先生量眼定制的晶体。

然而,如何为这种肢体和意识都无法配合的患者行近视手术,也成了横亘在医生面前的难题,加上患者今年已经42岁,因此其眼部条件可能并不理想,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白内障,同时因为高度近视眼底还有一些问题隐患……一系列难题都摆在医生面前。张青松主任深知,做这样一台手术,对医生的考验是极大的,然而,看着程女士殷切的眼神,想着这位母亲的不容易,张青松主任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为患者想办法搏一把。为此,张青松主任第一时间召集医院白内障与老视专科、眼底病专科、斜视与小儿眼科、麻醉科等科室进行术前联合会诊讨论,共同为杜先生制定一个最适合他的近视手术方案。

张青松主任为患者手术

经过反复的讨论与沟通,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在全麻下施行ICL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为适合杜先生的手术方式。然而,即便是已做过超2万例ICL手术的张青松主任,也是头一回为患者在全麻下行ICL晶体植入术。以患者目前的情况,患者很可能因无法完成手术,而不得已在术中终止手术,术中配合差可能增大手术难度,损伤周围组织可能性大,并且术后拱高取决于前房深度、角膜横径、睫状沟形态及沟到沟直径、晶状体厚度等等,难以完全预料……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反复详细的沟通,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种种预判和提前预案,在充分的准备下,11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静脉麻醉下ICL人工晶体植入术展开了。

术中,通过麻醉科的倾力配合,短短几分钟,张青松主任就为杜先生的双眼分别植入了ICL晶体,术后,杜先生无任何不适感。11月5日一大早,杜先生就在母亲的陪伴下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其双眼矫正视力均已达到1.2。“看得太清楚了,看得太清楚了!”杜先生高兴得像个孩子,程女士也为儿子重获高清视力感到高兴,她紧紧地握住张青松主任的手说道:“感谢您了却了我这个老太婆的一桩大心事!”

张青松主任介绍,“ICL手术是一种做‘加法’的手术,通过在眼内植入一枚特殊的‘隐形眼镜’,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他提醒,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都可以做,也并非年轻人的“专利”,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会尽最大努力为每位有摘镜需求的近视者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和个性化的方案制定,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