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当代中国绘画展|林佳鸿

当代油画 2021-11-16 20:23:41

展覽名稱|遊:當代中國繪畫展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2日—10日

展覽地點|義大利米蘭國際藝術中心(杜裏尼伯爵宮殿)

展覽內容|展出當代中國繪畫作品約70件

畫冊出版|展覽出版同名畫冊,收入作者簡介、作品圖片等文獻資料

聯合策展|義大利米蘭國際藝術中心、當代油畫

協     辦|北京龍吟雅風視覺藝術中心

“遊:當代中國繪畫展”前言

“遊”,來源於莊子“庖丁解牛”——遊刃有餘,即指忘掉繪畫技巧與思想,將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作品本身之中,“遊於藝”,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狀態,實現極大的身心自由,“遊”可以說是中國藝術精神的最高境界;同時,“遊”的另一層含意是指漫步在世界藝術之林,吸收他者的文明養分以使自身的精神內蘊更為豐厚。

中國的近現代繪畫尤其是油畫,吸收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傳統,同時在自身的文化習慣下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及至當下,中國的繪畫藝術在視覺語言與西方藝術融合接軌的同時,逐漸凸顯出中華文化的特質與東方文化特有的審美價值。當然,中國藝術家和西方藝術家所處的社會人文環境不同,導致在作品的指向上也有所差異。總的來說,當代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所形成的軌跡,以及和西方藝術的差異性,對世界當代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值得研究的文本和借鑒的路徑。

因此,“遊:當代中國繪畫展”系統梳理當下中國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在文藝復興的重鎮呈現給義大利公眾,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這不僅是讓當代中國繪畫穿越時空致敬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大師;並且是和義大利當代藝術展開交流與對話,讓義大利民眾感受中國繪畫藝術的魅力,以及深入觀察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樣態。

本次展覽將通過繪畫藝術架起東西方藝術對話的契機與文化交流的橋樑,定將在中意兩國美術史以及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跡。

藝術家自述

藝術是一種心境的狀態,藝術反映了心靈不可見的振動狀態。對我而言,我喜歡探索我自己和別人的心理作用來觀察人性。我們心靈振動的不可見波總是不斷地嘗試往外在世界刺探各種可能性。

愛因斯坦:「萬物皆振動。」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他對於宇宙本質的理論。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腦神經元的網絡連結微觀結構與宇宙的龐大結構有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我對於宇宙的奧秘深感著迷,思考這些神秘的現象成了我靈感的來源也刺激著我的創作。有太多未知的事物讓我去思考生命的奧妙之處,藝術創作是一種表達和試探的管道。我的作品經常呈現超現實的面貌,我將之視為精神之旅程,這是我經歷我生命的主要工具與方式。

十多年因緣際會之下開展了以水為主題的一系列創作,並且持續超過十年之久,水的特質屬性深深地令我著迷,也從那些創作中逐漸緩步延伸,一脈相承地演化成為現階段的蛋系列作品。最早的一幅以蛋為主題的作品來自2015年的水系列中的一件作品,標題是「給跑馬的兩顆蛋」。此作在2018倫敦的個展以及後來其他幾處展出都獲得眾人好評。觀眾鼓勵我朝向此主題探索。也因此我陸續地展開一系列以蛋為主題的創作,這是延續水系列作品的精神而發展出的系列。

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以及一路上創作展覽等相關工作經年累月歷程之下,經常感觸於很多情況下,屢屢被要求以沒有資源和後援的情況下開創新局,因而創作了這件作品。兩個蛋黃放置在這個蛋的造型內,蛋黃象徵著資源和奧援,蛋白則是畫成馬往前奔跑的姿勢用以表達往前衝刺的努力。對應著「要馬好又要馬不吃草」的俗語,用兩倍的蛋黃和兩倍的蛋白象徵著對這殘酷現實的挑戰和抗議。相信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多數人工作、生活、家庭上面對的挑戰。

蛋在我這系列中探討著愛和繁衍性的概念。很多生物竭盡所能來產卵下蛋,耗費了巨大的生命能量和資源,這其中蘊藏著生命的諸多已知和未解的奧秘。黃金色的蛋黃讓我聯想到太陽的光芒。不但是美味可口的營養來源,視覺上和心理上都撫慰著人心,難怪大家都喜歡蛋的本身。蛋承載著雙親的期待和對未來的希望,掠食者攻擊目標中最具有容易性和營養的代表也是蛋,這其中的掠食者也包括了人類。在這搶奪與保衛之間產生了無數的故事而至今不停地上演著這樣的戲碼。這樣為了生命延續的努力會持續到生命無窮盡的歲月,永不停止。

這系列以蛋為主題的創作代表著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如同修行般地看待蛋、思考蛋的意義和生命的本質、修改塗改蛋的造型和畫面設計等。在藝術家有生之年紀錄著對生命和愛的印記。

尤其是這兩年來全球受到疫情肆虐的衝擊,許多人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生命之輕或重的傷痛。維持現狀的人們努力地求生並度過遙遙無期的漫長等待,對我而言這種心境就像是回到蛋的狀態當中。做為一個藝術家和受難的普羅大眾之一,只能期待用這樣簡單的形象,試圖來療癒人心提供一點對於未來投注希望的慰藉,作為藝術家回應世界的方式。

參展藝術家作品欣賞

問天,布面油彩,60.5cm×50cm,2018‍

當我們有很多無法掌握的疑惑時,我們只能去問天了。現在的物理學開始探討集體意識的存在,最早是榮格的心理學研究中指出這個方向。每個靈魂和整體意識的連結在潛意識層面影響著我們。在這件作品中那是一個蛋形中的蛋白變化成水的形狀向上伸展。某個程度上我讓之隱約呈現「問」這個字。對於不懂中文的觀眾而言,這個意象只是一個往上試圖連結彼此的水波。蛋黃是本源,一種初始單純的狀態。

風華絕蛋,布面油彩,97cm×130cm,2021

當我在構思這件作品時我想的是幼鳥破蛋而出準備展開新生的那一瞬間,反映了我們共同的心聲,在疫情肆虐的這兩年當中全球經歷了許多死亡、傷痛、隔離、孤獨、寂寞並且不可預知等待期限的漫長時光。對我而言,我詮釋這種狀態好比是又回到生命一開始時的醞釀和殷切盼望時期。

現階段面對疫情似乎漸漸展露曙光卻又不敢掉以大意,內在積累的能量在不斷地堆疊和沸騰,蓄勢待發地期待突破重圍的那一刻可以像是棒球選手奮力一擊將球打向遙遠的天界,締造輝煌的成績。蛋黃象徵那顆棒球,隨著破殼的瞬間迸發出孔雀般絢麗燦爛的羽毛,在未來的時光中展現無盡的風華。

蛋的日思夜想,布面油彩,48×36inch,2020

脫殼演出,布面油彩,16×16inch,2020‍

地鐵上沒有鋼管舞者,布面油彩,46×38inch,2020‍

回憶是相會的一種形式,布面油彩,80cm×100cm,2020‍

玫瑰核心蛋,布面油彩,36×28inch,2020

蛋的彩筆III‍‍‍‍‍‍‍‍‍‍,布面油彩,20×16inch,2020‍

蛋的旅程,布面油彩,53cm×45.5cm,2018

初衷,布面油彩,100cm×100cm,2018

轉折點,布面油彩,90cm×90cm,2019

完蛋,布面油彩,60cm×60cm,2018‍

核蛋爆發,布面油彩,72.5cm×60.5cm,2018

給跑馬的兩顆蛋,布面油彩,45.5cm×53cm,2015

瓶中的愛,布面油彩,60cm×60cm,2019

蛋花的綺思,布面油彩,150cm×60cm,2019‍

海灘上的飛蛋,布面油彩,150cm×60cm,2019‍

艺术家简历

林佳鴻

美國紐約市普萊特學院藝術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現任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講師、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講師。作品曾於英國倫敦、美國邁阿密、義大利威尼斯、佛羅倫斯、西班牙、墨西哥、秘魯、阿根廷、上海、北京、台北、高雄等地展出。

曾經獲得義大利威尼斯第四屆液體國際藝術競賽錄像藝術類首獎、秘魯國際短片FENACO Cusco影展實驗獎以及法國、美國、英國、義大利等多處影展與藝術競賽等幾十多項獎項。並且接受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藝術雜誌與網站等二十餘次的國際訪問介紹。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