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骨灰寄存建筑的总平面设计

蔡彪 2024-08-02 09:58:59

1总平面

1.1公墓

1.1.1公墓的建设规模宜按占地面积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其建设规模可分为四类,各类建设规模应符合表1.1.1的规定:

表1.1.1公墓建设规模

类型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占地面积(㎡)

(h㎡)

200000

(20h㎡以上)

100000~200000

(10~20h㎡)

70000~100000

(7~10h㎡)

70000以下

(7h㎡以下)

骨灰安置量(万具)20以上10~203~103

1.1.2公墓总平面功能区的构成应包括接待服务区、礼仪服务区、墓地区、办公生活区。一、二类公墓的建设项目宜包括墓园前区、集散广场、展示区等。

1.1.3公墓的各功能区应按安葬和祭祀活动的流程布局。

1.1.4接待服务区和办公生活区等占地面积不应大于公墓总面积的0.5%。

1.1.5公墓建设用地内各部分用地比例应根据其建设规模和用地面积以及地形、地貌确定,其墓地、建筑物、绿化、道路及广场等用地比例应符合表1.1.5的规定。

表1.1.5公墓规划用地比例表

用地分类公墓规模一二三四墓地﹥65%﹥60%﹥55%﹥50%道路、广场、停车场5%~10%5%~15%8%~15%8%~18%绿地、园林小品、水面20%~25%25%~30%30%~35%30%~35%业务、办公、附属建筑﹤1.5%﹤3%﹤4.5%﹤5%

1.1.6墓地应划分为组团结构,每个组团用地规模宜为园区总面积的8~10%。

1.1.7墓组团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依据墓园总平面、基地地形和地貌特点合理布局。

周边设宽度不应小于1.50m的步行通道。

周边宜设行道树。

用地面积不宜小于2000m

墓单元组合方式可为行列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墓组团的步道长度应依据墓单元的单排尺寸、人们的通行能力和速度、用地的形态和高差,确定其单排墓的最大长度。墓组团的边长不宜大于60.00m。

墓组团的间距宜为1.50m。

1.1.8道路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基地内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并符合机动车出入口的要求;

公墓道路系统应以总体设计为依据,结合公墓不同功能区合理安排,确定道路分级、路宽、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线形以及路面结构,应有利于雨水排泄和便于管道敷设。

公墓道路系统应分为墓园级道路和组团级道路两个系统,墓园级道路系统可分主路、支路和小路;组团级道路系统可分为组团步道和墓单元步道;机动车的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00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00m;组团中步道专供人行,宽度宜为0.90~1.50 m。墓园路宽度应符合表1.1.8-3的规定。

表1.1.8-3墓园路宽度标准(m)

园路级别公墓规模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主路5.00~7.504.00~5.504.00~4.50不小于4.00支路3.50~5.002.50~4.502.00~3.501.20~2.00小路1.20~2.001.20~2.001.00~1.500.90~1.20

4.墓地边长每大于220.00m时,应设宽度不小于4.00m的机动车道。当墓地长度超过25.00m时,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1.50m的人行通道;当墓地长度超过220.00m时,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00m的消防车道兼人行道。

5. 墓地步行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墓地步行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0m。

2)连续布置墓地的两端头均需设置步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6 .园区内道路坡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园区中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主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并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山地公墓的主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

2)支路(步行)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拦设施。

7.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位不应占用消防车道和紧急疏散车道,尽端式道路应设回车场。

1.1.9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地应设置2个出入口,并应与市政交通衔接,但不应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主出入口应设置缓冲场地。

基地内的道路应与各建筑的出入口、墓园人行步道相连接。

公墓出入口总宽度不应小于表5.1.9的规定,单个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m。

表1.1.9-3公墓出入口总宽度指标(m)

公墓规模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出入口总宽度25.0020.0015.0010.00

​4.主要出入口及道路宽度及坡度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1.10停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停车场和自行车存放处应设置在主出入口附近,且不应占用出入口内外的集散广场。

停车场规模根据公墓安置容量、当地殡葬习俗,祭扫高峰车辆数以及公墓周边条件等因素确定其规模。

停车场出入口应设残疾人的停车车位,并设无障碍标志。

1.1.11公墓的外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墓外环境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园区前广场,中心绿地,理水系统,墓单元绿化带,墓组团周边绿化以及祭祀场所。

外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公墓外环境设计应遵循生态规律、突出绿化景观和尊重当地葬文化原则。

2)宜根据用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各功能区特点,对公墓外环境设计内容作综合设计。

3)应重视和体现当地特色,在景观环境协调的前提下,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

4)合理搭配墓地植物,考虑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

5)选择有哀悼意义的墓园小品,并精心布置,以丰富公墓景观环境。

1.1.12公墓的绿地率不应小于40%。

1.2骨灰寄存建筑

1.2.1骨灰寄存建筑总平面功能区应包括前广场、停车场,业务区,办公区,骨灰寄存楼(含亭、墙、壁、廊等),祭祀场所,中心绿地等。

1.2.2骨灰寄存建筑总平面设计应依据骨灰存放的不同建筑类别而分别设计。

1.2.3应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应合理组织便捷、安全的人流路线。

1.2.4停车场应以地面停车为主。园区内宜设内部停车场。

1.2.5园区应设置不少于2个出入口。

1.2.6骨灰寄存建筑的外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环境设计应包括公共活动场地、道路和绿化景观等设计。

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应设置祭祀活动场所、祭祀设施和休憩设施。

绿化景观系统应注重其景观小品的实用功能,并应设置标识系统。

骨灰寄存建筑与祭祀场所内设置的焚烧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 m。

1.2.7骨灰寄存建筑的绿地率不应小于30%。

0 阅读:2

蔡彪

简介:分享骨灰盒存放架、万佛墙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