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婚吧!”
2021年7月,好久没有回家的于荣光刚到家就听到妻子对他说得这句话。他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努力拍戏赚钱,将所有的钱都给了妻子。
不仅如此,当初为了追求妻子,他许下“此生非王玉苓莫属,有违此誓,再不为人”的毒誓。当年许下的这个毒誓,他也一直照做。出道将近40年,一直都是0绯闻。
外界都称呼他为“绝世好男人”,一生洁身自好,可为什么到了晚年61岁的妻子却选择离婚?
于荣光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并表示自己现在正在减少工作量,为回归家庭做准备。
他说:“我们已经熬过了最苦的时候,马上就迎来好生活了,此时离婚,我不同意!”可妻子王玉苓只是冷眼的看了他一眼,态度坚硬的说:“必须要离婚!”
于荣光一生洁身自好,从未传出过绯闻。初恋妻子与他携手相伴35年,为何到了晚年却硬要离婚?究竟是王玉苓“作”,还是于荣光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
1958年,于荣光在北京的京剧世家出生。他的父亲于鸣魁从小就在“鸣春社”学艺,还是裘派的入室弟子。
在父亲的影响下,于荣光从小就很喜欢京剧。他几次三番求着父亲可以教自己,但身为过来人的于鸣魁,自然知道走这条路有多辛苦?
他舍不得儿子如此受苦,所以拒绝了于荣光的请求。
但于荣光却很坚持,父亲不愿意教他,没关系,那他就另辟它径。于鸣魁知道儿子偷偷摸摸跑到别的地方学习,看出了他的坚持,便同意教他。
跟着父亲学习的那段时间,于荣光过得特别辛苦。父亲对他的要求很严厉,经常一个动作不对就挨骂。
一开始于荣光还可以坚持,可时间久了于荣光就不干了,开始学会偷懒。
每次于鸣魁一教他,于荣光不是闹肚子,就是要去喝水。每次都是去半个钟头,一天能去好几次。
这一整天下来,于荣光啥也没学成。
看着孺子如此不可教,于鸣魁气得直接将11岁的于荣光送去了北京风雷京剧团。他们一开始打算学习花脸。
但奈何花脸对演员的身高是有限制的,于荣光长得人高马大,实在不适合出演花脸演员。就这样,于荣光只能去学习武生。
在他的努力之下,他成了剧团里的“台柱子”,成为师兄弟们仰望的对象。
与此同时,传统京剧在国内的地位日渐下降,这让辛苦训练的于荣光看不到希望。他渴望新的出路,可是苦于无门。
有一天,他刚刚演出结束,一个人跑到外面吃面。对面有个男人不请自坐,对正在埋头吃面的于荣光说:“你刚才的表演我都看见了,感觉很不错,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拍戏?”
于荣光并没有直面回应,而是说道:“你能请我吃两碗面吗?”男人呆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哈哈大笑说道:“可以!”
之后男人果然请于荣光吃了两碗面。
当他吃完以后,看着男人说道:“我答应你了!”于荣光的想法很简单:他请我吃了面,那就肯定不是坏人。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于荣光真单纯,万一他就是坏人呢?
幸运的是,于荣光遇到的这个男人并不是坏人,而是导演徐小明。这样说来,徐小明也算是于荣光的知音伯乐了。
如果不是他带于荣光去拍戏,估计就不会有后来的“香港电影御用反派”于荣光了。
当时徐小明和于荣光商量好以后,就让于荣光回去收拾行李,并于第二天在火车站集合。就这样,于荣光跟着徐小明来到了香港,拍摄《木棉袈裟》。
在尚未拍摄之前,于荣光一直认为自己的角色即便不是男一,但也应该是一个善良的角色。可没想到他出演的居然是《木棉袈裟》的头号反派人物“祁天远”。
当时拍摄的条件十分艰苦,于荣光吃了不少的苦头。于荣光好几次感觉支撑不下来,跑到徐小明跟前说:“我支撑不住了”,但每次徐小明都是让他再坚持坚持。
到最后于荣光也不再喊哭,只是在结尾时说了一句:“谁在拍戏谁就是孙子”。
可当《木棉袈裟》上映后夺下1亿多票房时,于荣光突然就爱上了拍戏。他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日复一日地坚持拍戏。
但因为“祁天远”的反派形象已经深入观众的心,所以接下来找于荣光拍戏的角色也基本都是反派。
于荣光知道按照自己现在的资历,现在不是挑选角色的时候,所以只要有剧本他就接。
都说“男人应该先成家,再立业”,1985年,他在父母的再三要求下,踏上了回家之旅。回家的第一件事,就被母亲拉去相亲。
跟他相亲的第一个女人,就是于荣光后来的妻子王玉苓。于荣光对王玉苓属于一见钟情,在交谈中,他愈发坚信这个女人就是自己日后要娶的人。
回到家以后,他兴致勃勃地和父母描述着王玉苓,并许下:“非她不娶”的承诺。可令于荣光没想到的是,王玉苓却不想和他在一起。
并不是讨厌他,而是因为于荣光的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的美女,她担心以后结婚,有朝一日丈夫变心,她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与其到时候忍痛结束,倒不如趁着现在感情不深当断则断。
听到王玉苓的话,于荣光当即放下心来。他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再清楚不过。只要认定一人,就不会有抛妻弃子的那一天。
为了安抚王玉苓,他当着王玉苓的面发下毒誓:“我于荣光,至此以后,唯爱王玉苓。此生此生,绝对不会再和第二个女人在一起。有违此誓,永生永世不为人。”
听到于荣光的誓言,王玉苓也放下心来,决定和他交往试试看。当时于荣光正好有一部戏在北京开拍,他便留在了北京。
一边工作,一边陪伴王玉苓。
可在拍戏过程中,他的腿受伤打了石膏,行动非常不方便。王玉苓收到消息后,选择留在他身边照顾他。
看着贤惠的王玉苓,于荣光说:“如果我的腿再也好不起来了,你愿意照顾我一辈子吗?”王玉苓只是笑笑,并没有回他。但是于荣光知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王玉苓一定不会抛下自己。
他们的感情在这次相处中逐渐升温,彼此确定心意后,于1986年结婚。
虽然婚礼当时办得极为低调,但是对王玉苓而言,她不在乎形式的华贵,她只在乎身边人的心意。
婚后半年,于荣光一直陪在王玉苓的身边。和大多数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一样,他们如胶似漆。在这半年里,于荣光什么也不舍得王玉苓做,简直将她捧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
也是在这半年里,王玉苓怀孕了。听到这个消息时,于荣光特别兴奋地说:“我要当爸爸了,谢谢你老婆!”
王玉苓也很期待这个孩子的到来,可是没过多久,于荣光接到任务,他要回香港拍戏了。于荣光满脸歉意地说:“对不起!我要走了。”
王玉苓没有责怪他,毕竟男人还是要以养家为主。可是王玉苓怎么也没想到,于荣光这一走,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将逐渐出现裂缝。
于荣光回到香港以后,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拍戏里。
一开始于荣光总是会抽出时间同王玉苓嘘寒问暖,问她“肚子怎么样了?”“做产检了吗?宝宝怎么样?”“你有没有感觉不舒服?”
每次听到于荣光在电话那头“唠唠叨叨”,王玉苓的内心都有种说不出的甜蜜与温暖。即便有时候于荣光太忙了,打电话只有一两分钟,王玉苓也很感动。
可渐渐地,于荣光来的电话越来越少,每次都是仓促挂了电话,再也没有那些甜蜜的嘘寒问暖。
王玉苓发觉道丈夫的改变,可是两个人相隔千里,王玉苓又怀着身孕,即将生产,她没有办法跑到丈夫的面前质问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1987年,王玉苓产下一子,取名为于子龙。即便是她坐月子期间,于荣光都始终没有露过面。哪怕是电话,也只是简单地问了几句,丝毫不在意妻子此时敏感的情绪。
挂掉电话,王玉苓再也忍不住地痛哭流涕。她现在是整个人生中最脆弱和敏感的时候,可最重要的枕边人却连个安慰都没有。
可她能怎么办呢?只能收拾好心情照顾儿子。
直到于子龙3个月的时候,于荣光才得空回来。他将这段时间赚的钱全交给了王玉苓,并对她说:
“对不起老婆,我这段时间实在是抽不出空。我这么努力,也是为了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不要怪我好吗?”
他温柔的将王玉苓搂入怀中,在爱人的怀里,王玉苓似乎将这段时间以来所有的委屈都忘记了,她像是一块电池,逐渐从爱人那里汲取能量,为自己充电。
可是于荣光在家里待了没多久,便又启程回到香港。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且自从出道以来,一直都是0绯闻,身边从来没有莺莺燕燕。
于荣光还将自己赚来的所有钱都交给王玉苓,所有人都夸于荣光是好男人,说王玉苓好福气,可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从小到大,于荣光从来不主动打电话,更别提回家了。一年回家的次数一只手都用不了,甚至有些时候两三年也不见人。
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王玉苓一个人在忙活,照顾公婆、上班、照顾孩子、忙里忙外,她像是个超人一样任劳任怨。可是这些原本应该有一个男人帮衬着她才对啊,可是那个男人呢?
是的,她把自己活成了超人,她把婚姻过成了当下“最流行”的状态——守寡式婚姻。可这些苦,这些累,她无人可倾诉。每每找人诉说,便成了“身在福中不知福”。
所有人都说嫁给于荣光是她的福气,可这福气她并不想要。
起初王玉苓还会主动打电话给于荣光,可在于子龙生病的那一次,于荣光的态度彻底让王玉苓心寒。
当时于子龙发高烧,正值半夜,外面雷雨交加。王玉苓打电话给于荣光,希望他可以赶回来看看孩子。
可是没想到于荣光接到电话后却说:“我又不是医生,你找我有什么用?”随即便挂了电话。
王玉苓没有时间发呆,她火速带着孩子赶到医院,浑身已经淋透了。她呆愣的看着儿子因高烧陷入昏迷,被烧得红彤彤的笑脸,一时之间竟什么也说不出来。
因为输液的原因,儿子很快醒了过来。于子龙环顾四周,没有见到爸爸的身影,便问妈妈说:“妈妈,我爸爸会回来吗?”
王玉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小小的于子龙也明白,爸爸不会回来的。他沉默着不再问,而是又闭上眼睛睡着了。
看到儿子如此懂事,王玉苓再也忍不住。她跑到厕所痛哭流涕,半个小时后,她洗了洗脸,冷静的出来继续照顾儿子。
至此以后,王玉苓再也没有主动打电话给于荣光,更没有再问他何时回来?而于子龙也再也没有问过“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在这个家里,于子龙和王玉苓都已经对于荣光心灰意冷,他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而远在香港拍戏的于荣光,丝毫没有察觉这对母子的变化。
对他而言,王玉苓的电话少了更好,因为他不用再费尽心思地去搪塞妻子的质问。
于荣光的事业进展的如火如荼,他不仅在香港名气越来越大,就连在内陆也很受追捧。可这也意味着他的工作越来越忙。
不仅没时间陪王玉苓母子,就连父亲病重,王玉苓给他打了好几通电话,于荣光也始终没有回去。
直到于鸣魁闭眼的那一刻,也始终没能见到自己的儿子。等到于荣光回去以后,看到的只有父亲永远闭上的双眼和冰凉的身体。
王玉苓看到痛哭的于荣光,内心毫无波澜。在他的心里,事业永远排在家人的前面,谁也不能改变,即便是他的父母。
她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可为了儿子和公婆,她只能隐忍。
2021年7月,此时于子龙已经成家立业,61岁的王玉苓想要为自己活一次,于是提出了离婚。但63岁的于荣光不同意,他不明白,自己为这个家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妻子还不满足?
尽管于荣光说:“我已经在努力减少工作了”,可是王玉苓依旧不同意,执意离婚。
自始至终,王玉苓要的不是家财万贯,而是一个幸福的婚姻,这一点于荣光始终没看懂。男人的责任,不仅仅是赚钱养家,更需要和妻子共同承担家里的责任。
如果男人只需要赚钱养家,那为什么要结婚呢?他们不结婚,不也需要赚钱吗?
所有人都在指责王玉苓不懂事,可没有人懂王玉苓的辛酸与痛苦。这种痛苦估计只有经历过的女人才明白。
罗曼·罗兰说过:“在婚姻里,每个人都需要付出点什么,同时也要收回点东西,才能保持供求规律。”
妻子付出了对家庭的照顾,但她也想要收回点来自丈夫的疼爱与体贴,可于荣光从未给她。这便打破了王玉苓的供求规律,婚姻自然走不到最后。
要知道,好的婚姻是需要两个人相互扶持,而非一方任劳任怨,另一方全然不顾对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