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刘晓庆开会偶遇沈醉,沈:你们一家都曾在我的暗杀名单上

若愚史话 2025-01-20 16:47:25

1988年,著名影星刘晓庆作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代表之一,出席了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会议。

会议间隙的茶歇时间,委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低声交谈,或轻声笑语。

刘晓庆站在会场的一角,身旁是熟悉的演艺界同仁——刘长瑜、关牧村、洛桑……大家正热络地聊着天,回忆着往昔的荧幕时光。

就在这时,一位步履沉稳的老人缓缓走来,他身材高大,腰背挺得笔直,尽管年逾古稀,却依旧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刘晓庆的目光被这位老人吸引,身旁的同事见状便轻声介绍道:“那是沈醉先生,历史上的名人。”

沈醉,这个名字在刘晓庆心中激起了一阵涟漪,她曾在书中读到过这个名字,却从未想过会在现实中与他相遇。

老人似乎察觉到了刘晓庆的目光,微笑着走了过来,伸出手:“你好,我是沈醉。”刘晓庆礼貌地与他握手,心中却满是疑惑。

沈醉握着她的手,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意,缓缓说道:“你知道吗?解放前,你们一家子都在我的暗杀名单上。当年要是我下手早一点,可能就没有你母亲刘慧华了,自然也就没有你了。”

刹那间,会场的喧嚣仿佛都消失了,刘晓庆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一段关于家族、关于历史、关于命运的传奇故事,就此缓缓拉开帷幕……

沈醉是何许人也?

沈醉,作为国民党前军统局的核心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1914年,沈醉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32年,18岁的沈醉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随后前往上海投奔姐夫余乐醒。

这个余乐醒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在电视剧《潜伏》中,余乐醒虽未直接出现,但他的影响力贯穿始终,例如,余则成和李涯都是他的学生,李涯更是深受余乐醒重用,被称为“佛龛”。

余乐醒的训练方法和理念,也在剧中多次被提及,成为了军统特工行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实际上,戴笠也受过余乐醒的指导,他为人所熟知的“制造矛盾、运用矛盾、控制矛盾”的特务工作方法,就是余乐醒传授的。

在余乐醒的引荐下,沈醉正式开始了他的特务生涯,并很快展露出了他的特务天赋。

1935年,沈醉刚刚加入军统不久,戴笠怀疑上海情报站站长徐昭俊有越轨行为,下令将其秘密逮捕并押送南京。

徐昭俊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身强力壮,武功高强,手下众多,直接抓捕难度极大。

余乐醒对此很是苦恼,沈醉却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计策。

他向余乐醒建议,不如利用自己的身份设下圈套:“您就说沈醉通共了,戴笠要抓我,让徐昭俊把我押送到南京。”

余乐醒顿时眼前一亮,他按照沈醉的计划行事,找到徐昭俊,告诉他沈醉因通共被捕,需要他押送沈醉去南京。

徐昭俊信以为真,带着沈醉便踏上了前往南京的火车。

然而,当火车抵达南京,徐昭俊刚一下车,就被埋伏的军统特务五花大绑,当场被捕。

沈醉则在一旁冷眼旁观,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一计策不仅成功地将徐昭俊送入法网,还让沈醉在军统内部声名鹊起,也让戴笠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另眼相看。

一个偶然的机会,余乐醒派沈醉前往杭州给戴笠送信,戴笠当时在杭州警校办特训班,兼任特派员,办公室就设在警校内。

当时的沈醉年轻、机敏且充满活力,再加上他成功“押送”徐昭俊的“壮举”,戴笠意识到,这是个可造之材,便将他纳入麾下,安排他专门学习谍报工作。

而沈醉也不负众望,在谍报工作中表现出色,年仅24岁就成为了军统上海站行动组组长。

这之后,凭借出色的情报工作和戴笠的提拔,沈醉迅速在军统中崭露头角。他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28岁时就升任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

时人常将他与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为军统“四大金刚”,与徐远举、周养浩并称为“军统三剑客”,戴笠对他更是信任有加,多次为他破例。

军统内部严禁成员恋爱,但沈醉却堂而皇之与特训班学员粟燕萍谈起了恋爱,在余乐醒的斡旋下,戴笠还特批两人结婚,沈醉对此感恩戴德,对戴笠安排的任务也更加卖命。

沈醉在军统中不仅地位显赫,还因其冷酷无情的绑架和暗杀手段而令人闻风丧胆。

例如,他发明了一种名为“蚂蟥澡”的酷刑,专门用于审讯女间谍。

这种刑罚是将女间谍扔进装满蚂蟥的缸里,任由蚂蟥吸食她们的血液。蚂蟥以血液为食,一旦吸附在人体上,会不断吸血,直到人被吸尽血液而亡。

抗日战争期间,戴笠曾抓到一个名为三成井子的女特务,她在审讯时一直坚称自己不是日本特务,戴笠不慌不忙将三成井子带到了刑房,命令手下将她捆绑起来,然后扔进了装满蚂蟥的缸里。

蚂蟥迅速吸附在她的身体上,开始吸血。三成井子在极度的痛苦中挣扎,但很快意识到抵抗是徒劳的。仅仅几分钟后,她便招供了,承认自己是日本特务,并交代了所有的情报活动。

戴笠不仅对犯人狠,对自己也特别狠。

一次,沈醉奉命抓捕一名进步人士,对方反抗激烈,甚至开枪击中了沈醉的胸口。

沈醉不顾伤痛,仍然拼力向前冲,与对方在楼顶扭打成一团。最终,两人一起从楼顶滚落,沈醉的一只眼睛被外物扎伤,眼珠几乎被扯出。即便如此,沈醉依然死死抱住对方,最终完成了任务。

在沈醉后来写的回忆录中,他还提到,蒋介石曾多次在私下场合表示对宋庆龄的不满,并下达了暗杀命令。沈醉作为军统的重要人物,被要求策划具体的暗杀行动。

沈醉在详细考察后,迅速给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在宋庆龄出行时,安排一辆车故意相撞,以制造交通事故的假象,另一个方案是派遣专业的暗杀小组,在宋庆龄的住所附近埋伏,伺机行动。

所幸,在宋氏家族的强烈反对下,蒋介石不得不放弃了暗杀宋庆龄的计划,要不然按照沈醉的能力,他是极有可能完成这件任务的。

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这一事件对沈醉的命运和特务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继任军统局长的毛人凤对沈醉心存芥蒂,他认为沈醉是戴笠的红人,而且影响力过大,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因此,毛人凤将沈醉调离权力中心,派他前往云南担任保密局云南站站长,这一任命表面上是为了让沈醉监视云南省主席卢汉,但实际上,这是毛人凤对沈醉的一种变相流放。

在云南期间,沈醉的内心极为矛盾,一方面,他对上级下达的命令不容违背;另一方面,他也无法忽视共产党日益强大的势头,沈醉深知,留在云南的每一天,都可能是对未来的赌博。

因此,他迫切想通过一件事立功,然后再重新回到军统的权力中心,很快,这个机会来了。

二、沈醉的遗憾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国民党的势力被一再削弱,蒋介石为了维护其统治,下令加强对共产党地下党员的追捕。

沈醉接到任务后,迅速展开行动。这年4月,沈醉手下的特务成功抓捕了中共川东临委委员、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国定。

面对沈醉的威逼利诱,刘国定的内心防线逐渐崩塌,他将自己所知的川东临委、重庆市工委等党组织的情况和盘托出,其中,他还供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涪陵老刘”。

“涪陵老刘”,原名刘渝民,时任江北县委书记和涪陵中心县委书记。

沈醉欣喜若狂,这可是一条大鱼,只要抓住他,再顺藤摸瓜,一定能得到毛人凤和蒋介石的另眼相看!

于是,沈醉布下天罗地网,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抓捕归案。

而这边,刘渝民在得知刘国定被抓叛变的消息后,迅速采取了行动,他深知,自己一旦被捕,不仅会暴露更多同志,还会危及整个地下党组织。于是,他迅速找到姐姐刘慧华,寻求帮助。

当时,刘慧华公开的身份是重庆公路局的一名普通职员,她虽未入党,但一直坚定地支持着弟弟的地下工作。

明白形势的危急后,刘慧华当机立断,从自己身上摘下公路局的徽章,别在刘渝民的衣襟上,并为他准备了一套公路局的制服。

她嘱咐弟弟:“穿上这个,快走!你不能再耽搁了。”

刘渝民犹豫着,他担心因此会连累姐姐的安危,但刘慧华语气坚定地说:“你放心,我没有入党,他们拿不到任何证据。”

被说服的刘渝民迅速换上制服,带着妻儿,佯装出门逛街,他们一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巡逻的特务擦肩而过。

最终,刘渝民一家顺利通过了层层关卡,逃离了重庆。

当沈醉亲自带队来到刘渝民的住所搜查时,只找到了两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沈醉不甘心失败,决定在刘渝民家中埋伏三天三夜,同时派出大量特务在周边设伏,可最终一无所获。

后知后觉发现刘渝民逃脱的沈醉,顿时恼羞成怒,他立即派人前往公路局抓捕刘慧华。

当国民党特务闯入五区公路局,要求抓捕共党分子刘慧华时,她并没有惊慌失措。她深知自己虽未暴露地下党的身份,但特务们绝不会轻易放过她。

就在她准备牺牲自我时,时任公路局局长的熊哲帆站了出来:“你们有什么证据说她是共产党?”

面对熊哲帆的质问,几名特务的气势顿时矮了几分,支支吾吾地说:“她是共产党刘渝民的姐姐,肯定有问题。”

熊哲帆冷笑一声:“弟弟是弟弟,姐姐是姐姐。刘慧华在我公路局上班,你们没有证据,就不能随便抓人!”

特务们被熊哲帆一句话震慑住了,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就在这时,有人提醒道:“这位熊局长的哥哥是熊克武,他可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连蒋委员长都要对他礼让三分,这个人咱们得罪不起,还是先请示了沈站长之后再说吧。”

沈醉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刘慧华的抓捕改为软禁,她的一举一动都要在特务们的监视之下。

就这样,刘慧华被软禁在公路局大院内,面对特务的反复审讯和死亡威胁,她始终装傻充愣,一问三不知,让特务们毫无收获。

她还利用特务们的疏忽,主动承担起了大院里的杂活,甚至帮厨房做事,表现出一副普通家庭妇女的模样,渐渐地,特务们放松了警惕,甚至允许她跟着厨房人员外出买菜。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慧华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1948年底,她终于等到了机会。

一天,她像往常一样跟着厨房人员外出买菜,但这一次,她没有回来。

直到半天后,特务们才意识到刘慧华已经逃脱了,沈醉气得大骂手下无能,在多方搜捕后,他始终没有找到刘慧华的踪迹,这件让沈醉寄予厚望的抓捕行动,最终成了他的一个遗憾。

刘慧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她究竟逃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刘慧华成功逃离后,一直隐藏在重庆郊区的一所小学里,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直到1949年11月重庆解放。

解放后,刘慧华回到四川,先后在成都的多所学校担任教职,最后在成都体育学院附小担任副校长,直到退休。

虽然曾在革命中立下汗马功劳,但这段历史,刘慧华从未向他人提起过,包括自己的女儿刘晓庆。

1975年春天,刘晓庆离开家乡重庆,第一次飞往北京开启她的演艺生涯。在机场,刘慧华郑重地对女儿交代说:“无论你将来怎么样,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不要提起我的名字。”

望着母亲深沉而固执的目光,刘晓庆虽不懂这句话的深意,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直到13年后,沈醉的出现,刘晓庆才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家族历史,原来是这么的不平凡。

三、刘晓庆的身世之谜

凭借出众的样貌和高超的演技,刘晓庆,这个名字在上世纪70年代就红遍了全国,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关于刘晓庆身上的是非,从来就没断过。

首先,是关于她的年龄之谜。

官方资料显示她出生于1955年,但也有说法称她出生于1950年或1952年,刘晓庆自己也曾表示,她的年龄是一个“悬疑”,因为她也不清楚自己具体出生于哪一年,据此,刘晓庆在一档《人物》栏目里,还说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其实我一直都没有弄清楚,我是不是母亲的女儿,因为我跟他们都不像!”

除了年龄疑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晓庆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

其次,关于她的生父之谜。

刘晓庆平日里提到的父亲,其实是继父“冉昌儒”。

解放前,冉昌儒是川东地下党员,他的上级是我们熟知的“双枪老太婆”,解放后他与刘慧华结为夫妻,对刘晓庆视如己出。

尽管她不缺父爱,然而,刘晓庆内心深处一直对生父的身份感到好奇,但母亲从未提到过生父,也不准她提及生父。

随着母亲的去世,这个秘密永远被带走了。

尽管年龄成谜、身世成谜,但刘晓庆的成功和魅力却无人能质疑。

她凭借《南海长城》、《垂帘听政》等作品成为一代影后,她的演技和才华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肯定。

刘晓庆曾说:“女人的年龄只是一个数字,重要的是活得精彩。”

这么多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遭受了多少苦难,在荧幕面前,她永远是一副阳光明媚、永不屈服的样子。

结论

随着最近《一路繁花》的热映,已经74岁的刘晓庆又“火了一把”。

在云南的高海拔地区,其他嘉宾因为旅途疲惫和高原反应都累趴下了,而刘晓庆依然精神矍铄,甚至小跑着为蔡明找饭店,面对这种超越了年龄的活力和坚韧,网友们纷纷称赞她是“铁血老太”。

在面对否定时,她丝毫不为所动,依旧直率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李小冉说“姐姐,鱼够了”,按照一般人的做法,肯定就算了,省点吧,但刘晓庆依然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就要吃一整条鱼,别听她的,听我的。”

这种独自美丽且敢于创飞所有人的精神状态,真的太帅了!

在节目中,我最喜欢刘晓庆说的一句话就是:“这辈子,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她让人着迷的,不仅是美貌和才华,更在于她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足够强大的内心建设!

参考文献:

1、《戴笠主宰我父亲沈醉的命运》,沈美娟,乡镇论坛,2010.10.20

2、《军统是怎样迫害宋庆龄的》,何大章,天津政协,2012.5.15

3、《刘晓庆说:世上没有不受伤的船》,刘晓庆、流水潺,档案时空,2005.5.5

4、《一路繁花》综艺

0 阅读:15
若愚史话

若愚史话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若愚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