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公园里有人在悠闲散步,你看到了一个精神矍铄的老爷子在悠然自得地朗读诗歌,声音洪亮有力,引来不少路人驻足。
你很难想象,这位沈阳的老爷子,不仅仅是诗朗诵的好手。
他背后还有多少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一步一个脚印,王德顺如何从农村少年走向话剧巅峰起初,王德顺只是辽宁沈阳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
那年他仅24岁,沈阳工人文化宫的各种兴趣班已成他再熟悉不过的天地。
小时候,他对朗诵、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一个个课堂,不仅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也为他的人生铺就了一条充满光华的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59年,他所在的军工厂组建演出队,借着自己积累的扎实基本功,王德顺一举入选,随之开始了全国各地军工厂的巡回演出。
单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靠的是多年的辛勤付出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一年后,他在沈阳的某个偶然机会中,看到军区话剧团招人,无意中闯进了人生的另一个舞台。
24岁的他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而这一走,就是十年。
从表演到配音:扎实台词功底成就“无量仙翁”早年的话剧生涯,磨练了王德顺的台词功底。
他曾经说过:“那时候没有麦克风,没有扩音器,全凭真实的声音。
声音能否让观众听到,台词能否让人听清楚,这些都要练习三年才能上台。
”
这份积累,终于在数十年后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2022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配音导演陈浩找到了王德顺。
当时的王德顺已经85岁了,面对这一复杂的反派角色“无量仙翁”,他再次展现了多年的表演功底和对人物情绪的精准把控。
进了录音棚,王德顺开始全身心投入,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变化、每一声语调的抑扬顿挫,他都精心琢磨。
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且入木三分的“无量仙翁”,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和喜爱。
不少网友听出了他的声音,纷纷留言称赞:“把角色配活了。
”
打破年龄界限,他79岁登T台,85岁飞上蓝天王德顺不仅在配音和表演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不断挑战自己,打破年龄的界限。
79岁那年,他在一个时装发布会上光着膀子走秀,展示东北大棉袄的风采。
白发苍苍却精神焕发,结实的肌肉和自信的步伐,让他被评为“中国最酷爷爷”。
这份“酷”,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他那不服输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时间再往前拨动,50岁时,为了更好地表演哑剧,王德顺走进了健身房。
从那时起,每天坚持健身两个小时,游泳一个小时,每周还进行速滑训练。
春夏秋冬,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不会放弃训练。
到了85岁,他又一次突破自我,拿到了飞行执照。
这一壮举不仅刷新了我国飞行学员的最大年龄纪录,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年龄在他面前只是一个数字。
不服老、不停步,王德顺的“后半生”有多精彩1996年,王德顺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
他在日记本上写了一封给“一九九六先生”的信,内容中写道:“我并不盼望你的到来……它象征着我的成熟,也预告了我的衰老。
好在我并不服老。
”这句话,可以说是他不服老精神的最佳写照。
他将60岁视为人生的转折点,并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期。
和一般人不同,他没有把60岁视为退休的信号,而是努力让自己在这个年纪变得更好。
无论任何艰难的事情,只要他想做,就一定会做到。
他身上没有“年龄焦虑”,没有“后半生”的概念,只觉得人生一直在进步,他一直在挑战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对于他来说,时间从来不是对手,他早已挣脱了年龄的束缚。
如今的王德顺依然活跃在影视圈,不断尝试新事物,突破自己。
在他看来,表演不只是职业,更是他最热爱的事情。
这种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他愈加真实、充满魅力,也让他在耄耋之年仍然能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和行动力。
王德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长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宽度。
无论何时,只要心中有梦想,对生活充满热情,就能不断挑战自我,迎接新的高峰。
他的每一步,都是在向我们展示:所谓成功,就是在每个年龄段, 都能活得精彩。
通过他的经历,我们明白了不服输、不低头、不停步的重要性,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王德顺一样,把人生握在自己手中,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