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了44年宿管,一生只会写5个字,82岁时却成了港大荣誉院士

风居住的街道啊 2024-12-06 21:52:47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尾

前言

她没上过学,一生只会写五个字,却在82岁时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

然而她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40多年内只做一些小事。

就是靠着这些小事,她却被视为“港大之宝”。

甚至在港大有这样的一句话: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为何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荣当名誉院士却被人赞是实至名归?

82岁荣获港大院士

什么样的人能当上香港大学的荣誉院士,可能想1000种答案,都想不到是袁苏妹这样的人。

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在这一天将会授予一些名人“荣誉院士”的殊荣。

想要获得香港大学的“荣誉院士”,必须有丰厚的学识,或者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所造诣。

还要有社会声誉,对学术以及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当天获此殊荣的有知名企业的总裁,香港资深的大律师,还有身价上亿的富豪。

然而压轴出场的却是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袁苏妹。

可能有人会问她能和各界翘楚比肩。

肯定是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答案却是否定的。

袁苏妹不仅从没上过学,职业也非常一般,在港大的宿舍当一个管理员。

然而现场没有一个人质疑她获奖不够格,全部送上了祝贺的掌声。

港大甚至为了她还打破了传统。

以往这种典礼全程都只讲英文。

但为了照顾袁苏妹,学校专门在英语致辞之后,再用粤语重复一遍。

袁苏妹年纪大了,背也驼了,走路时也是颤颤巍巍的。

如果不是宽大的院士服遮住了她的身体。

其他人便会看到她因为紧张而不断颤抖的身体。

她虽然不懂什么是院士。

但是却明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

因此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

不过个子矮小的她在学子以及领导心中却是别样的伟大。

这都是和她在港大40多年的勤恳离不开关系。

入职港大44年

出生在旧时代,为了躲避战乱到处逃难。

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她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

然而袁苏妹的命运却在29岁这年出现了转机。

袁苏妹出生于东莞,那个年代女孩的地位不高。

甚至“无才”才是一个女孩子的标准,所以袁苏妹从小就没去过学堂。

后来因为战乱,袁苏妹来到了香港避难。

为了养家糊口便和丈夫一起入职了港大。

像他们这种没文化的人,在大学里就只能做一些最底层的活。

那年袁苏妹29岁,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想到,这一干就是整整44年。

也没想过自己以后会有那么大的造化。

没有上过学,所以袁苏妹不认识字。

还是因为工作需要,她才勉强认了3个字,就是她的名字。

但是这完全不妨碍她在港大的工作。

从清洁工到食堂帮工,再到宿舍管理员。

袁苏妹在每个岗位上都倾注了全部热情。

她总说学生离家在外不容易。

这份体谅源自她自己漂泊的经历,让她格外懂得异乡求学者的不易。

命运给了她一个坎坷的开始,但她却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心中有光”。

像妈妈的三嫂

别人称呼她是“院士”,但袁苏妹却喜欢大家叫她“三嫂”,学生则更愿意叫她“三嫂妈妈”。

因为他丈夫的缘故,袁苏妹被大家热切地称为“三嫂”。

她也真的像是一个长辈一样,把港大的学生当做孩子去照顾。

为了让这些离开家的孩子吃些好的,袁苏妹总会在做一些好吃的给他们。

比如每次有比赛,她就会做一些糕点,对于比赛的结果她从来不在乎。

不管是输还是赢,队员总是能在赛后吃到热乎乎的点心,消除比赛的劳累。

而袁苏妹的大西米红豆沙更是香港大学的一绝,很多学生都对此赞不绝口。

甚至毕业很多年,只要是聚会时,就会谈起袁苏妹的这道甜品。

软糯香甜了,谁都想再吃上一口。

这些食物都是袁苏妹花费很大精力制作的。

一次红豆沙她至少要站立2个多小时,不停地搅拌。

可惜后来袁苏妹身体不好,再也不能这么劳累了。

学生们也再也吃不到这包含深情的食物。

给予学生最大的温暖,是袁苏妹最快乐的事情,却也让她觉得愧对孩子。

袁苏妹除了会做食物给学生之外,学生的生活她都照顾得到。

很多毕业于港大成为香港名流的人士,都曾受到袁苏妹的照顾。

比如香港电视台的副行政主席梁乃鹏,在学生时代特别勤奋。

尤其是考试前夕,几乎日日都在熬夜读书。

袁苏妹看到后知道劝说不管用,便自己出钱给他熬鸡汤来补身体。

所以学生都很喜欢这个宿管阿姨。

有些不会跟父母说的话,他们都会尽情告诉袁苏妹。

男生苦恼另一半不理自己,女生吐槽男生不懂芳心。

袁苏妹从来没有用大道理教导他们,而是用最温暖的话语开导他们。

反而袁苏妹自己的孩子却没收到如此的温暖。

袁苏妹把自己的时间都放在了学校,家里的孩子从小就很少见母亲。

当时袁苏妹和丈夫的工资还不高。

他们的孩子吃不到什么好的,猪油拌饭就是改善伙食。

幸好孩子们不怨恨她,学生们也感恩她。

后来这些人有的已经身价百万、千万。

但是依然会开着自己的豪车去接袁苏妹参加聚会。

能给袁苏妹当司机,是他们最荣幸的事情。

后来袁苏妹能当上荣誉院士也是因为这些学生的提议。

他们觉得辛苦一生为学生的袁苏妹值得这样的殊荣。

在袁苏妹上台时,底下曾经受过她恩惠的学生忍不住跳起来庆祝。

他们有的已经头发花白,但为了三嫂妈妈都值得。

而袁苏妹在获得荣誉院士头衔后,不顾自己82岁的高龄又硬学了2个字“三嫂”。

为支持自己的学生和领导签了几百张感谢卡。

可惜这位倍受爱戴的老人却在8年后离开了人世,香港大学破例在官网刊登悼文。

校长在悼文中写道:“她用爱与付出诠释了教育的本质。”

她的离去,让“港大三宝”永远少了一样。

但她用四十四年坚守写就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这所百年学府的校史之中。

教育的真谛不仅存在于课堂之上,更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参考资料

中国信息网·中国青年报,2010-01-06,《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图)》

央广网,2019-01-23,《宿管阿姨为何能成为“名师”》

0 阅读:0
风居住的街道啊

风居住的街道啊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