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京剧舞台犹如春日里绽放的百花,竞相斗艳,许多京剧名家不仅继承了京剧的传统精髓,更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京剧艺术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以下五位京剧名伶创立的新的艺术流派、形成的新的艺术风格,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1、赵燕侠,创立了京剧“赵派”旦角艺术流派

赵燕侠在继承荀派表演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突破传统技艺,唱、念、做、打别具一格,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赵派”旦角艺术流派。其表演戏路宽广,文武不挡,唱腔悠扬婉转,唱念清脆甜亮,咬字清晰。“情中起唱,意在声先”,是赵派表演艺术的一大特色。

“赵派”代表曲目有《白蛇传》、《花田错》、《红娘》等。
赵燕侠的弟子主要有阎桂祥、齐淑芳、熊明霞、朱虹、吴昊颐、王晶、陈张霞等。
2、李少春, 创立了京剧“李派”老生艺术流派

李少春文戏宗余(余叔岩),武戏宗杨(杨小楼),演唱继承余派风格,也吸收了一些马派技法,表演能文能武,文武双全,老生戏、武生戏、红生戏、猴子戏、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样样出色,唱、念、做、打样样皆精,是京剧舞台上全才型表演艺术家的代表。

“李派” 代表剧目有《野猪林》、《白毛女》、《闹天宫》等。
李少春的学生有谭元寿、钱浩梁、裴艳玲、李光、耿其昌、马少良、董文华等人。
3、袁世海,创立了架子花脸袁(袁世海)派

袁世海嗓音宽厚洪亮富于感情,善于表演,以“架子花脸铜锤唱”的独特表演特点,大幅提高了架子花脸在舞台上的表演手段,开创了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形成了袁派表演艺术的风格体系。他曾先后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曹操、鲁智深、李逵、张飞、项羽等一大批可称为精品并且传之于世的艺术形象。有“活曹操”“活张飞”“活李逵”“活鲁智深”之美誉。

“袁派”代表剧目有《盗御马》、《将相和》、《失街亭》等。
袁世海的架子花脸弟子有杨赤、杨光、范成玉、李嘉林、吴玉璋、刘永贵、马永安、李广仁等。
4、李金泉,创立了老旦新李(李金泉)派

李金泉嗓音宽厚脆亮,唱腔高亢苍劲,基本功扎实,演唱技巧全面,戏路宽,善于塑造人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因戏创腔、以腔唱情,创立了老旦新李(李金泉)派艺术流派。

代表剧目有《钓金龟》、《太君辞朝》、《三关宴》等。
李金泉的弟子有赵葆秀、王梦云、王晶华、王晓临、刘莉莉、郭跃进、袁慧琴、温娜、郑子茹等。
5、厉慧良,创立了武生厉(厉慧良)派

厉慧良在继承前辈京剧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吸取各家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单腿吊毛、踢鞋上冠、飞脚过人、大靠夹鞭、椅背倒提等10项绝技,发展和丰富了武生表演技巧中的高难度内涵,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创立了享誉菊坛的“厉派”武生艺术,以“美”为中心的流派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有《战宛城》《失空斩》《钟馗嫁妹》等。
亲传弟子有苏德贵、奚中路、王平等。
网友朋友,小编可是非常认可赵燕侠老师创立的“赵派”旦角艺术流派的,是她的铁杆戏迷。您呢?
风灬大
赵燕峡有特色但不太突出,袁世海和李少春非常有特点,其他的张津秋应该可以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