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马黑洞系列静音机箱大家都有所耳闻了,一提起静音机箱必定少不了黑洞。今天带来的这款机箱就是黑洞系列最新推出的黑洞7,黑洞7相较于之前黑洞家族里面的前辈外形方面没有大体的变化,主要是体积方面的缩小变化,那么黑洞7能不能继承黑洞家族前辈的良好口碑呢,接下来一起来看看。
箱体外形标准的黑洞家族式设计,整体开口几乎没有,典型的静音设计。
前盖继承了黑洞系列的可开合设计,磁吸固定,开启与关闭都非常的方便,这样的开合前盖设计其实就是给了用户一个选择,是更需要散热性能还是静音性能,同时前盖覆盖了大面积的高分子静音棉。
前脸的纹理设计,为整机加了不少的颜值,同时还能防刮花。
除了前面板有点设计以外,其他方位基本都跟随了静音机箱的传统设计,也就是没有设计,不过应该还有不少人喜欢这种朴实的外表。
由于保证静音性能,所以整机的并没有设计大面积的进风口,而是在前面板的侧边这些栅格初设计了隐藏风口。
顶部的I/O面板标配了USB2.0*2,USB3.0*1,日常使用足够了,同时还带了一个风扇调速开关,可以把风扇设定在低,停,高三个档位,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机箱高度方面实际是保留了跟普通ATX机箱差不多的高度,大约是446mm,所以PCI-E槽数量达到了7条,比较可惜的是挡板是一次性挡板。
左右侧板都贴了大面积的高分子静音棉,静音能力值得期待。
整机内部五金结构,最大支持到ATX版型,整体尺寸为446*390*200mm,看得出黑洞7是在横向尺寸方面进行缩减体积的,纵向尺寸也有所缩减,但是不算多,主要还是在横向尺寸。机箱顶部同样也贴了高分子静音棉,黑洞7几乎把机箱能贴静音棉的地方都贴上了。
前后一共标配了3把静音扇,经过机箱的I/O面板的调速按钮控制,标配静音扇使得用户不用再另外购买风扇和安装。
背部走线锚点数量还算OK。
走线深度大约有2.5CM,可能需要稍微整理一下线材了。
机箱底部硬盘架支持HDD与SSD,拆卸也比较方便,支架可同时安装2块HDD硬盘。
只需拧开底部两颗固定螺丝硬盘架即可轻易取出并安装硬盘,不用在狭窄的机箱内部操作。
值得一体的是,前面板进风口处配备了大面积的磁吸防尘网,能有效减少灰尘的进入。接着来上机测试一下内部空间。
惯例列出一下这次的配置:
CPU:R5 2600
主板:华擎B450M钢铁传奇
内存:影驰DDR4 2400 8G*2
显卡:ROG 1060
电源:先马金牌500W
机箱:先马黑洞7
装机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显卡跟前置风扇的位置有点冲突,需要移动一下前置风扇的位置。
内部空间虽然做了一定程度的瘦身,但是兼容市面上的主流硬件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背部走线空间也足够,杂线也有地方可以收藏。
简单做过拷机测试,由于CPU是R5 2600所以发热不算很大,并且黑洞7的风道削减不多,热量并没有堆积在机箱内部,因此长时间拷机后CPU温度仅仅只有65°左右,表现出色。
总结:
先马黑洞7的开箱就先到这里了,可以看得出黑洞7的定位应该是在那些想要一个体积偏小的静音机箱的人,横向与纵向的长度缩减给机箱整体瘦身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黑洞7整体做工依然有着比同价位要好的优势,用料方面也是如此,防尘也到位,散热性能也有保证,我个人认为这将是一款口碑不错的产品,200出头的价格也非常的符合本机箱的价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