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天前那场白宫争吵的硝烟尚未散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拨通华盛顿专线。在这通持续60分钟的通话里,美乌元首就两项关键议题达成共识,但白宫主人对基辅与莫斯科截然不同的态度,正在重塑东欧地缘政治格局。
就在与泽连斯基通话前夜,特朗普刚完成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长达150分钟的战略对话。据知情人士透露,两位领导人重点探讨了能源设施停火方案,俄方明确表态仅接受"局部停火"而非美方最初设想的全面停火。克里姆林宫开出的附加条件直指西方软肋——唯有彻底切断对乌军援及情报共享,莫斯科才会考虑升级停火规模。
面对普京划下的红线,特朗普展现出罕见的妥协姿态。分析人士指出,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正试图通过阶段性成果兑现竞选承诺。此前他在多个场合宣称"24小时解决俄乌危机",如今部分停火协议的推进,恰好为其搭建了政治台阶。值得注意的是,俄方提出的局部停火实则暗藏玄机——既未明确停火时限,也未涉及兵力部署调整,实质是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当压力传导至基辅时,泽连斯基的回应耐人寻味。这位曾因军援迟缓与美方公开争执的领导人,此次却迅速认可了能源设施停火方案。观察家认为,乌方态度转变既源于战场资源吃紧的现实,也折射出对美欧持续援助信心不足的深层焦虑。在最新通话中,泽连斯基再度提出引进"爱国者"防空系统的请求,却只得到白宫"协助协调欧洲资源"的模糊承诺。
相较于对普京的有求必应,特朗普对基辅开出的"支持方案"更显微妙。美方声明特别强调将帮助乌克兰运营发电站,表面宣称是"最佳保护方案",实则暗含能源命脉控制权转移的深层意图。这种不对等交易模式,暴露出华盛顿在调停者角色背后的真实考量——既想摆脱战争泥潭,又不愿放弃战略杠杆。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专家彼得罗夫指出,当前停火谈判已演变为三方博弈的舞台:俄方借局部停火固化战场优势,美方急于收割政治红利,乌方则在生存压力下被迫妥协。随着美国大选临近,这场以万亿美元为赌注的地缘牌局,正因国内政治周期加速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