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与历史回响——《我记得》
今天聊聊韩国电影《我记得》。
片名리멤버 / Remember (2022),别名厄忆追凶(台) / 记忆。复仇(港)。
本片翻拍自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主演的加拿大电影《记住》(Remember, 2015)。原版讲述了犹太老人杀纳粹及其走狗的故事,而这部翻拍版则是韩国老人杀日占时期帮助侵略者奴役压迫朝鲜族人的民族败类。
影片以80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韩弼洙为视角,揭示了韩国在历史上的苦难篇章,特别是日本殖民统治对朝鲜人民的影响。韩弼洙决心报复那些在日本殖民时期导致他家庭悲剧的亲日分子。
本片不仅是一部动作惊悚片,也探讨了历史遗留问题、个人复仇与正义的边界,以及不同代际之间的关系。
韩弼洙的复仇计划源于他过去的悲惨经历。
他的父亲被冤枉杀害,母亲精神崩溃,哥哥死于劳改营,妹妹则被迫成为慰安妇并最终自杀。
这些不幸的遭遇深深地刺痛了韩弼洙的心,推动他在晚年决定向那些摧毁他家庭的亲日分子复仇。
韩弼洙走上了复仇之路,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但他不曾动摇。他坚信,只有复仇才能给他家人一个公正答复,才能让他内心得到片刻安宁。
韩弼洙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他的记忆正在逐渐消失。这种痛苦在他心头沉重,因为他无法忘却过去的伤痛,更无法遗忘他的复仇目标。
影片中,韩弼洙将复仇计划纹在自己的皮肤上,成为他身体上的永久印记。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提醒,也是对自己行动的一种约束。
复仇让韩弼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不仅失去了健康,还失去了朋友。
影片将高速追车、激烈的拳脚战和扭曲的幽默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观影体验。
在追车和打斗的紧张场面中,韩弼珠的复仇计划显得尤为迫切。
导演巧妙地在紧张的动作场景中穿插幽默桥段,缓解了紧张气氛,展现了人物的多面性。
导演李日炯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引发观众对历史问题的深思,探讨个人复仇行为的道德边界。
影片还剖析了殖民主义和战争的长远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代代相传。
影片提出了一个问题,个人复仇是否应当得到社会认同与理解?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反思。
其实结论很简单,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任务是送他们去见上帝。对于敌人就应当血债就应该血偿。清算不彻底就是彻底不清算。如果不彻底清算历史,就是对死去同胞的不负责。后人有什么资格替死去的先辈原谅侵略者。
《我记得》值得一看,这不仅是一部惊悚片,更是一场关于历史、记忆和正义的深刻思考。
电影通过一位老人的复仇之路,引导观众探讨正义、记忆以及人性等深刻主题。
韩弼洙的复仇实质上是在进行历史的回溯和正义的追求。
每一次他的行动都是在向历史发出一种控诉,他的目标是那些那些亲日人士,他们曾是历史的加害者,如今却成为了社会的精英。
他们的存在,如同历史的讽刺,提醒着我们历史的残酷与无情。
《我记得》不只是一部复仇片,更是一次深刻探讨历史的电影。它勾勒出朝鲜半岛殖民时期的历史创伤,并剖析这些伤痛对韩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通过韩弼洙的复仇行动,《我记得》对这些人进行了深刻的道德审视。它提醒我们,历史的伤痛不应被忽视,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资深演员李星民将复杂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动作场面的紧张刺激,还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历史的思考。
李星民扮演的韩弼洙,他不仅外表温文尔雅,内心却隐藏着强烈的复仇欲望。
复仇与记忆交织,
老人揭历史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