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最新集训名单公布后,林葳和孙铭徽的落选再次引发热议。作为CBA本土得分王,林葳本赛季的表现无可挑剔,但他在国家队体系中的作用却始终没有得到体现。主教练郭士强的战术以整体性和防守为核心,而林葳更多依赖个人能力得分,这与团队需求存在偏差。
相比之下,孙铭徽的情况更加复杂。这位CBA本土助攻王曾是国家队的常客,但由于一些不明原因,他与国家队渐行渐远。即使在表现优异的情况下,他也多次被排除在外,引发了外界对他与篮协关系的猜测。无论如何,两人的落选都给此次集训名单增添了不少讨论的声音。
名单亮点:CBA精锐尽出从名单看,郭士强此次挑选了CBA排名前12球队的核心球员,唯独南京同曦无人入选。这份名单中,包括周琦、赵睿、赵继伟等国家队老将,他们在上期集训因各种原因未能参赛,但这次悉数回归。尤其是周琦,他克服流感期间的用药难题,以确保能够顺利通过赛前的药检,而赵睿也获得了篮协的支持,减轻了联赛中因争议事件导致的停赛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名单明显倾向于“高阵容”配置。6名中锋和12名锋线球员的入选,充分展现了郭士强“以高制快”的战术意图。他希望用身高和防守对抗日本队的归化中锋霍金斯,尤其是利用中锋的强大压制力,弥补其他位置可能存在的短板。
战术方向:高控卫对抗速度篮球除了高大阵容的布局,郭士强对控卫的选择也展现了清晰的战术思路。即便廖三宁因伤未能在本赛季出战,但他的控场能力让郭士强决定将他列入名单。廖三宁的特点在于身高和节奏控制,这在面对日本队速度型后卫时将是重要的克制点。
反观年轻球员的表现,林葳和赵维伦虽然各有特点,但显然未能打动郭士强。对于这些球员来说,进入国家队不仅需要技术过硬,还需要彻底融入主教练的战术体系。郭士强对年轻球员的信任度不高,或许正是他们需要突破的最大障碍。
一年前,中国男篮客场以73-76惜败于日本队,成为了外界抨击的一大导火索。这次主场复仇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深圳主场的氛围,加上核心球员的强势回归,让中国男篮显得信心十足。
而日本队方面,后场核心河村勇辉因在美国比赛,未能赶回参赛,这无疑是对中国队的利好消息。郭士强手握几乎完整的阵容,加之高度针对性的战术设计,将为这一战注入更多胜算因素。
媒体评价:争议与希望并存媒体对郭士强的执教风格评价不一。有声音认为他注重细节、严格要求,但缺乏处理复杂局面的灵活性。不过,也有媒体指出,本次备战的投入程度和精细化管理已经远胜去年乔尔杰维奇执教时的散漫氛围。
无论外界的争议如何,中国男篮目前需要的是一场胜利。一旦成功复仇,郭士强的执教能力和战术布置将得到更多认可。反之,关于他用人理念和临场应变的质疑恐怕还会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