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第一章把握人际交往的关键的后面6点:
6.扩大交际范围
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认识一个新朋友,等于进入他的社交圈,又认识了一批人,不断的产生倍数效应。
书中,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广泛参加各种团体活动。
比如联谊会、集训研讨会、夏令营、冬令营等等。
不要放弃你感兴趣的任何团体。
(2)好好利用与人合作的机遇。
与人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共同的事业是寻觅知心朋友的前提条件。
(3)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爱好、兴趣广泛的人,易于同各种人交朋友。
即使自己并不擅长某一方面,但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能引发共鸣。
抱有好奇心,集体活动时,不管谁邀请都一起活动。
此外,要关心各种问题,特别是关心你结交的人们所感兴趣的事情。
(4)不要让性格差异成为障碍。
社交和选择朋友不完全是一回事。社交圈中,很多只是普普通通的朋友,不要把志趣不符、性格不合的人都拒之门外。
朋友之间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别,有助于双方广泛地了解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层面。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7.自己制造交往的机会
交际通常发生在存有某种目的的时候。当你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时,才会与旁人产生交集,才会交到有实际有益的朋友,成功的机会才会显现。
你要设法找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多让别人了解自己,进而建立相互尊敬、信赖的关系,这是交朋友的理想步骤。
年轻人多与前辈或有成就者接触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年轻人创业的最好范本。
8.让对方有备受重视的感觉。
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障碍,因为他们忘记了一个重要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我们常常喜欢自我表现,夸大吹嘘自己。一旦事情成功,总是觉得自己有多大的功劳,做出了多大贡献。
这相当于表明别人不太重要,无形中就伤害了别人。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一个最重要的法则是:“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么待别人。”
我们都需要朋友的认同,需要真诚的赞美。
9.莫与“敌人”较劲。
敌人本来并不存在,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才出现。
把你的敌人看作朋友,说明你每天在一点点地提高自己,开阔自己。
礼让不是无原则的一味退让,这样只是懦弱无能的代名词。对于忍无可忍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反抗和还击。
你不要欺负人,也不可随便让别人踩到你的头上,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与其斥责别人,不如清楚地告诉对方你要他怎么做,这样对方更乐意与你合作。比如,“请你说话小声一点好吗?”
培养说话技巧,在不伤害他人自尊心的情况下,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人在愤怒的时候,言行通常会出错,无论何时何地,你必须切记这一点。
10.无事也登“三宝殿”。
有事才联系,未免太自私。平时无事也要登“三宝殿”,常联络。
关系亲密的朋友,越是无事相求时,越能尽情通电话。有事相求时,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求,三言两语就能让彼此明白。
11.该告别时就告别。
聪明的人,晓得如何用时机提出告别。
和友人谈话,要注意把握时间。拜访一般朋友,时间不宜超过半个小时。
拜访老相识,如果对方有空,不妨多坐一会儿,但是不能把一件事反反复复地说了一遍又一遍。
关系较好的朋友,也要控制好交谈的时间,要为对方考虑,不要影响对方的生活。
另外,可以在谈性正浓的时候告别,这会令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交际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