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采用第一人称来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部分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感谢您的阅读!)
年关将至,,准备了一些年货回农村老家去看望一个人在家的母亲。七月份父亲因病抛下我们走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的一个人,不知道一个聋哑的老人,一个人在家是怎么生活的。
离家越来越近,路边的景物既熟悉又陌生,我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回来了。下车,望着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院子,略显破败,不见母亲的身影。窗下堆着一袋一袋的玉米,小狗点点摇着尾巴在我的脚边转来转去。清冷的屋里,炉火已经熄灭了,桌子上是妹妹昨天给送过来的馒头和一盆熬白菜,还有一碟咸菜。母亲,目光呆滞,衣衫褴褛的坐在炕上,看到我,脸上抽搐了一下,想笑没有笑出来。我转过身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拿出手机打给老公,告诉他今年我在家里陪母亲过年不回去了,让他放假带着孩子一起回来,老公没有犹豫的答应了。

我叫秦墨染,1981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比母亲大十多岁,母亲是个聋哑人,脑袋不太灵光,这样的家庭在当时原本不怎么富裕的农村比其他人家更要贫穷。两年后,妹妹出生了,一家四口全靠父亲一个人。种着几亩薄田,农闲在附近打点零工,秋天采蘑菇,打酸枣,只要是能赚钱的活儿,别人不愿意干的父亲都不辞辛劳的去做。即使这样,我们也只能混个温饱。
父亲又当爹又当妈,一日三餐,家里家外都是父亲一个人在忙碌。我和妹妹的衣服都是亲戚邻居送的旧衣服,过年别家的孩子都有新衣服,我和妹妹只能挑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洗干净,过年穿。记得一年,父亲在山上套了一冬的野兔换钱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是一件玫瑰红色的衬衣,夏天穿的那种,薄薄的,在阳光下能够透亮(这个衣服在冬天比较便宜),即便如此我也激动了好久,穿上和小伙伴们显摆了好久。

不幸的是生在了那个艰苦的年代,贫困的家庭,我又是何其有幸遇到了我的父亲。幸运之神如此眷顾我,在只能解决温饱的条件下,大字不识的父亲让我和妹妹都读完了初中。父亲这样的思想意识是很多条件好的家庭所不能比拟的,虽然没有继续读书上大学,我心里至今还在感激父亲。
1997年,初三的我,老师眼里好学生,始终是班里前五名的我因为家里困难被迫辍学了。我是老大,要帮父亲分担家里的负担。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第一份工作是给镇上一家照顾三个多月的孩子。每个月九十块钱,能够赚钱了,我干劲十足。十六七岁,现在的孩子还在课堂上学习,每天奔波在辅导班之间。我要每天天不亮,骑着父亲买的二手二八大杠自行车去十多里地的镇上照顾孩子,尽管我还是个孩子。也是这次打工改变了我以后的生活。

这家人都在镇上上班,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我每天给孩子换尿布,擦屎擦尿,喂奶粉,逗他开心。孩子妈妈中午回来喂一次奶,我要到他们下班回来,才能回家。一开始,真不知从何下手,在奶奶的帮助下,越来越顺手了。几个月后,孩子离不开我了。一直到孩子会走,孩子的姥姥退休了,孩子被送到了姥姥家里,我的这份工作结束了。
孩子的爸爸看我勤劳懂事,把我介绍到他朋友的商场打工。一边打工我一边积累经验,三年后,我做了某品牌净水器的代理。并且认识了在县城教学的老公,在县城有了自己的小家。

有了我的帮衬父亲不用那么辛苦了,妹妹也顺利读到初中毕业,学了裁剪的技术,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店。原本以为苦尽甘来,父亲可以歇歇了。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初,父亲积劳成疾得了重病,半年时间就离我们而去,家里只剩下了又聋又哑,孤苦伶仃的母亲。虽然有妹妹在镇上经常回去照顾,可是一个不太灵光的母亲还是让我放心不下。
第二天,我约妹妹一起去给父亲上坟。我告诉妹妹,明年的生意暂时交给我的小姑子打理,我要在家陪老妈,钱是赚不完的,亲情是无价的,钱还可以再赚,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老爸,马上过年了,我依然想你,念你,你若还在,我们还和从前一样,即使日子苦点,只要全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个年,如此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