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林」首图 |「双子阳光的豆豆」封图 |「白墙下的花园」
姑苏是浪漫的居游之地,这里有各式风雅园林,文人侠客,仗剑执笔,浪迹于山林石泉之间,隐逸于红尘市井之外。
园林四处可见文心画意,古典的亭廊,繁复的花窗,葳蕤的花木,玲珑的堆石,如诗如画。游苏州园林,仿若寻一场古典旧梦,在苏州园林里,你可以“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你可以“回廊弹相思,孤倚看落月”。精神胜境,含意无穷,在方寸之间寻心问道,遨游天地。
文人造园,古雅风流,擅长写意,宛如打造一场诗酒快意的江湖梦,处处可见意境和玄机。
园林美学受到我国魏晋以来古典美学的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有限的、局促的景带到更广阔的审美天地里。比如,这里的几片山石,数株藤萝,就有山林一般的意境,让人如返自然,进而忘忧。那里几杆袅袅的风竹,随细微风动,就有苍苍竹海的韵致,让人想到玉娇龙竹林深处的丽影。脱离具体的局限和束缚,以精神内蕴,创造出广阔无穷的天地。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爱好“隐逸山水、悠游林泉”的文人士大夫们,乐于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倾注到园林的创作中来,所以苏州园林也被誉为文人山水园林。
网师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南以黄石叠假山,被取名为“云岗”,亭台楼阁参差错落于山池四周,隔池望山,如入真实湖山之中。
狮子林中的飞瀑亭,匾额上书“听涛亭”三个大字,飞瀑流泉,涛声不绝,游人坐在亭中可以领略到盈耳的水声。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真正从声色形感中让人如入自然之境。
留园中部以山水胜,其水池中筑一小岛,曰“小蓬莱”,让人想到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对世外天地的向往,尽在其中。
个中天地,以小见大,比如宋代曾巩的诗作《盆池》,“苍壁巧藏天影入,翠奁微带藓痕侵。能供水石三秋兴,不负江湖万里心”。一件小小的盆景也可以“不负江湖万里心”。从现实的微观世界延伸到精神的宏观世界,趣味无穷,意境无限。再比如明代文徵明写自家小园之中的景致,“埋盆作小池,便有江湖适”,一个小盆,便自成一个江湖,何其侠意,何其豪迈! 这鼓励我们,物理上的狭隘不足道哉,精神的广阔才是无穷的,即使身陷囹圄,也不要失去对广阔天地的畅想。
草木有本心。文人常以植物自喻、自比,寄寓自己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情操。所以园林建筑的命名不乏与植物有关者,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而名。内植翠竹,透过洞门及空窗,可见数竿摇绿,诗意盎然。
怡园的“松籁阁”,曲涧幽深,林木茂密,凉风阴翳,深空蔽日,正与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碧涧之曲,古松之阴”名句的意境相合。所谓“松籁”,就是风吹松树发出的自然声响,如太古之音,听松适耳,静心凝神,物我两忘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最为文人隐士醉心。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处处都独具匠心,起名也见文心佳意,比如“梅花厅事”“梧竹幽居”“小山丛桂轩”“荷风四面亭”等,充满与自然共鸣的诗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