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抑郁后,父母可以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也可以给孩子买抗抑郁的药吃,但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大帮助是无条件接纳。
只有当无条件接纳孩子了,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恢复环境,孩子也才能肆无忌惮的释放内在的真我,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的恢复当中。
而如果父母不能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还总是批评指责孩子,说孩子是无病呻吟,是装的,那孩子就需要分散精力来对付父母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等于孩子同时要面临自己的抑郁问题和父母的伤害,那你说孩子如何能够更好的走出抑郁呢?
无条件的接纳不仅给孩子创造了最好的恢复环境,而且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包容可以给孩子提供力量,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应对自己的抑郁。
所以对于抑郁的孩子来说,父母能够提供的最大助力就是无条件接纳。在无条件接下下,孩子也才能最大可能的恢复。
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无条件的接纳,就更不用说做到了。
有的父母觉得无条件的接纳是接纳孩子的各种问题,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从表面来看,好像无条件接纳确实就是接纳孩子的各种问题,然后想办法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但事实上这不是无条件接纳,这其实是溺爱。
试问如果任何问题你都接纳,你都不管,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这不是溺爱是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你父母还有什么用呢?反正任由孩子自我发展,有你没你不都一个样了吗?
显然这肯定不是无条件接纳,那如果这是无条件接纳,那做到就太容易了,就等于父母什么都不做,完全放手。
也有的父母觉得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接纳孩子的行为。
包括很多网上的专家都是这样认为的,我就看过很多自媒体作者,或者是所谓的老师在这样讲解无条件接纳。
这同样是对无条件接纳的误解。
什么叫接纳情绪不接纳行为?行为与情绪往往是绑定的,就比如说孩子玩手机玩的正开心的,然后你觉得孩子玩到时间很长了,就不想让孩子再玩了,这时候你会制止孩子。而孩子可能撒泼打滚,就是不听。
按照接纳情绪不接纳行为的说法,你会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想玩,但是你已经玩的时间很长了,不能在玩了。
从孩子角度来说,他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吗?他们的情绪就是因为父母不让他们玩手机而产生的,你还说接纳孩子的情绪,你这不是在搞笑吗?孩子只会觉得你是在假惺惺的装好人,根本就不会感觉到你对他的接纳。
这些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那问题来了:你说你连什么是无条件接纳都不懂,你又怎么能做到无条件接纳呢?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抑郁后要无条件接纳,而父母也想做到,但父母却就是做不到。
父母们可能也听了很多老师讲课,学了很多所谓无条件接纳的做法,但是父母依然做不到,背后的原因就是父母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无条件接纳。
我们人是知行合一的,你有什么样的认知,然后基于认知才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就比如说你认为吸烟有害健康,那你就不想吸烟,而如果你认为吸烟更有魅力,那你就会学着吸烟。
认知在指导着我们的行为,而现在我们父母连什么是无条件接纳都不懂,认知上都不理解,又怎么能指导我们现实中做到无条件接纳呢?
那到底什么是无条件接纳呢?
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接纳孩子的一切问题,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管孩子了。就比如说我们接纳孩子的抑郁问题,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管孩子的抑郁问题,我们还是要解决孩子的抑郁问题的。
那可能有的父母就不理解了:那这是接纳吗?你这不是要纠正孩子的问题吗?不还是不接纳吗?
我只能说父母的教育思想限制了父母的认知,我们会管孩子的抑郁问题,但并不代表我们要纠正孩子、控制孩子,这不是一回事。
想要具体了解什么是无条件接纳,可以关注我《帮助孩子走出抑郁》专栏。
在专栏第71章中我进行了详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