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升级,政府没钱了?一个不好预兆,美紧急喊话王毅快点去

全民皆兵 2023-09-19 17:06:54

根据光明网报道,美国联邦政府的新财年即将开始,但目前预算案仍未通过国会。9月3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美国商界对于政府可能在10月1日“关门”深感忧虑,这将对美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确保联邦政府能够继续运转,白宫在31日宣布,正在积极推动一项短期支出协议的通过。该协议旨在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并避免在10月1日新财年开始之前的停摆风险。

美国政府再次面临“关门”危机。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政治分歧将再次暴露出来。

据近日公布的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货膨胀连续两个月呈现反弹态势,而且并未如人们所预期的逐步回落。上个月CPI上涨了0.2个百分点,然而在本月,这一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比涨幅相较上月又增加了0.5个百分点。有报道称,美国银行的策略报告指出,即便不考虑融资利息成本的影响,仅仅物价的上涨已经对公司的盈利构成了极为严峻的威胁。

如果通胀率保持在4%的情况下,一些公司的盈利在未来两年内可能无法支付债务利息成本,更不用说还要应对债务到期的本金压力。

财政赤字一直是一项让美国政府头痛的难题。而在拜登政府的财政预算中,赤字规模的巨大使得通过预算变得十分艰难。可靠数据表明,拜登政府财政预算的赤字预计将高达2万亿美元。这一庞大的财政赤字不仅给财政预算案的通过蒙上了一层阴霾,同时也为可能出现的关门危机埋下了隐患。

在财政赤字问题的问题背景下,我们不容忽视的是美国的债务问题。美联储的加息举措为美国政府增加了更多的利息开支,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支付的利息支出高达652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据了总预算的20%。这也意味着在财政预算中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被用于偿还债务利息,导致其他方面的财政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此,解决债务问题对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今年五月份,中日两国分别削减了304亿美元和222亿美元的美债,这一举动引发了美国的美债危机,形势急剧升级。然而,经过短暂的缓解后,六月初美国内部最终达成了提高债务上限的共识,从而暂时缓解了危机。作为国际关系专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事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和其中蕴含的复杂因素。

作为一位国际关系专家,我注意到目前有超过120个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和日本,正在连续减持美债。这种趋势在我国尤为显著,因为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博弈状态。因此,中国选择减持美债,并将黄金作为备用金购买,以应对目前的形势。

由于经济结构和政策调整,中国在过去14个月中持续减少了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总计减持了4800亿美元。目前,中国仍持有7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使其从原本的全球最大债权国下降到了第二大债权国的地位。

雷·达里奥,一位享有盛誉的投资大亨,近日发出了一个关于美国债务的警示信号,并表明债券并非一个理想的长期投资选择。他以自身观察为依据,警告投资者们若无法获得足够高的实际利率,恐将纷纷出售手中的债券。他坚定地表示:“我个人对持有债务没有兴趣,无论是债券还是其它类似产品。就目前而言,我认为现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投资选择。”

这位投资者指出,随着美国联邦赤字不断增长,美国财政部被迫大量出售债券,这也对全球造成了影响。然而,他也提出了一个警告,即如果投资者无法获得足够高的实际利率,他们将不得不抛售这些债券。

美债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原因是债券发行量的低迷。如果没有足够的买盘进入市场,那么超过25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债可能会遭遇急剧下跌。

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3.7万亿美元,而实际在市场上交易的美国国债只有大约2.5万亿美元左右。这也是美国国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原因之一。

然而,根据前任财政部长耶伦和现任财政部长的操作方式来看,他们的关注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债券的发行上,而没有深入考虑未来偿还的准备工作。

未来的危机应由未来的美国人来担负责任。

在G20峰会圆满结束后,美国总统拜登迅速踏上了飞往河内的航班,展开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越南。这次重要的访问期间,美越两国友好关系可谓“日上三丈”,亮眼的成果是双方关系从“全面伙伴关系”跃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越南目前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韩国是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被视为越南对外关系的最高层级。

据资深国际关系专家指出,尽管美越关系升级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性,实际上美国早已成为越南最重要的外交伙伴之一。这次升级可以被视为双方在受到美国持续推动下,对实质性关系的有力巩固。因此,这一举措更像是对实质性合作关系进行正式确认的一种仪式。

当拜登访问越南时,在演讲中他强调了与中国关系的重要性及维护的真诚态度,他希望两国能够妥善处理彼此间的关系,避免脱钩。拜登明确表示,不会向中国出售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并且他也强调了不希望对中国造成任何伤害的立场。

拜登在越南访问期间表态,他的行程并非试图对华开展“冷战”,而是在与中国关系紧张之际,通过加强美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为全球稳定做出更广泛的努力。据报道,他在河内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这次访问的目的并非要遏制中国,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基础。”

中国在贸易战期间坚决抵抗和反击,逐渐改变了美国的认识。美国曾认为贸易竞争只会损害中国,而不会损害自己。然而,眼见中国坚决抵抗和反击后,美国逐渐意识到完全脱钩中国是一个错误的策略。

最初,一些国家如印度、日本、韩国等积极支持了美国与中国的全面脱钩,并认为他们可以从美中竞争中获益。印度认为低至中端产业链将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给他们自身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而日本和韩国则认为排除中国在产业升级道路之外将巩固他们在半导体、造船和汽车等领域的优势。

在其演讲中,拜登着重强调了对中美关系的重视,并认为这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他解释道,尽管双方存在一些分歧和挑战,但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拜登进一步强调,美国的意愿并不是与中国脱钩,而是期望与中国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拜登还指出,他们将拒绝向中国出售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这一声明被视为他向中国承诺美国不会向其提供核武器。这一声明也引发了我们的注意。

拜登同时表示,他致力于与中国避免贸易战或其他冲突的发生。

拜登的表态似乎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信息,表明他对中美不希望发生脱钩的立场。脱钩无疑会对全球经济和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合作与互利共赢则能为两国乃至全球带来更多机遇。

然而,尽管拜登一直以其卓越的外交能力闻名,改善中美关系并非易事。中美之间存在着诸多争议和分歧,包括贸易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等。这些问题不仅牵涉到经济利益,还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问题。因此,消除两国之间的隔阂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方面早前宣称已正式邀请我国外交部长王毅访美,但对于中方是否接受这一邀请并未作出表态。然而,近日有美国媒体称,王毅可能会缺席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并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计划在大会期间与王毅进行会面。

米勒表示,他无法代表中国就这个问题回答。然而,不管是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还是之后,我们仍然期望布林肯国务卿能在今年年底前的某个时候在美国接待王毅外长。

马修强调,我们期望中国方面能够接受邀请,并希望会议能够成功举行。

0 阅读:0
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

原创的,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