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片段,这个著名的战役直接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时赤壁大战也是《三国演义》写得最好的片段之一。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场重要的水战,堪比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就是元明之交的鄱阳湖大战,此次战役,奠定了明王朝统一全国的基础,也是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事件。
《鄱阳湖大战》就是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这场著名的战役,从中可以看出许多赤壁之战的影子,据说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时,曾经大量参考了鄱阳湖大战的真实桥段才写成的,所以才写得这么生动有趣。
《鄱阳湖大战》是《明代开国英烈传》的第七册,这套明代开国英烈传连环画,共计十本,198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是根据赵景深、杜浩铭校注的《英烈传》,蔡东藩的《明史通俗演义》和各种剧本、民间传说、故事加工编写的。这些故事流传较广,颇有影响,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的事件并非完全真实的历史。
本书绘画作者李文龙 (1939.11—) 山西河津人。擅长中国画、版画、连环画。 1958年任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后为山西省古建保护研究所二级美术师。
连环画封面
封面是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站在船中指挥战斗的情景。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画面有点太悠闲了,没有显示出大战的激烈和场面的宏大,只能说中规中矩。
正文前有人物绣像四页十三人。刘伯温是一个道士形象。刘伯温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画成道装打扮也符合民间传说中的样子。右边是手执令旗的徐达,全身戎装,斜披战袍,像一位负责战役指挥的元帅。
南汉陈友谅为报江东桥失败之仇,趁朱元璋进攻南丰的机会,亲率战船围攻朱元璋的南昌,准备拿下南昌,再图东进。
本书的绘画,非常精细,创作态度可以说一丝不苟,但是限于才力,往往画得比较呆板。比如上图,画家细细描绘了湖面的波浪,其实湖面限于深度,不会有这么大的波浪,而且波浪填满画面,费力不小,效果并不一定好,画面太满,失去了水面浩渺的纵深感。
大军直抵南昌附近,陈友谅弃舟登岸,亲自指挥攻城。
南昌守将朱文正见报,命令邓愈、赵德胜把守抚州。
画面依旧非常精细,画家对城楼的飞檐、斗拱等建筑构件都进行了细细的描绘,特别是城门的精细程度,我在其他连环画中没有看到过如此写实的绘画,门上的铁皮加固件、门闩、门钉,甚至连城门洞内的石块都能分清,其实这种细节没有必要画得这么细。再说从远处也不可能看清门洞内的情况。
另外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用相同或者类似的物体,体现一种大场面或者加深画面的纵深感。如上图中城上的士兵和下面同一个角度扛着长枪的士兵。这种笔法可受到了赵宏本《小刀会》和张大经《火烧新野》的影响。
陈友谅久攻不抚州,命令军士用竹制盾牌挡住城上的攻击,在城墙下挖洞准备炸开城墙。
盾牌、地面上的草丛很写实。
墙墙被轰塌了一个二十多丈的大口子。
爆炸的威力非常大,画面的冲击感较强。
朱文正见城墙炸塌,并不慌强,命令士兵用火炮封锁城墙缺口,陈友谅的士兵反而被大炮炸死很多,只得退兵。
上图描绘火炮轰击,竹制盾牌燃烧情况,天空中为烟雾和火焰有点太繁琐,画面太满,有点看不清人物。
看到陈友谅撤兵,朱文正马上命令士兵用木桩栅栏修补被炸塌的城墙。
上图,右边两个士兵扛得的木桩质感太差,没有木桩的质感,像是薄木板。我觉得是画家漏画了木头的纹理了,结合左侧士兵竖的木桩可以看出。
陈友谅见攻城不下,就想改攻水关。无奈水关防守严密,陈友谅就围城不攻。
朱文正派军官张子明扮作渔民偷越出关,向金陵去求救。
上图,张子明改扮的渔民像个儿童,没有画出成年人的年龄状态。不过这幅车单独欣赏也是不错。
张子明来到金陵,求见朱元璋。
上图中,不知为什么金陵城画了很多石像生,当时的南京有这么多的石像生吗?
张子明向朱元章汇报了南昌的紧急情况,朱元璋送张子明出殿,让他转告朱文正坚持一个月,自己将亲自率兵救援。
上图,作者绘画的宫殿非常精细,包括额枋上的彩绘都清晰可见。
返回南昌途中,张子明被陈友谅捉住。张子明对自己的行为自认不讳。陈友谅让他到城边去劝降朱文正。
陈友谅押着张子明来到南昌城下,张子明大声向城上大声喊道要坚守城池,援军不日即到。陈友谅大怒令人杀了张子明。
不到二十天,朱元璋和徐达带兵来解南昌之围。这天朱元璋看到对面帆樯林立,好不威风,不禁有点吃惊。
原来,陈友谅得知朱元璋来援,也进入鄱阳湖,来找朱元璋决战。
朱元璋和徐达商定了火攻之计,把所有的战船分作二十队,配备了火器和弓弩,向敌船冲去。
朱元璋的二十个船队冲入敌阵,火箭齐发,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徐达身先士卒,带领火器冲向敌船,不一会儿前后左右的敌船都被烧着了,火光映红了湖面。
上图,空中的火势飞向敌船非常有气势,按当时的火力水平,不可能有这么强的火力。
湖水描绘的太细致了,有点繁琐、呆板。
不想火势太猛,连徐达的坐船也被火烧着了,徐达忙令军士救火。敌人却避开徐达,全力向朱元璋围攻过来。
陈友谅的勇将张定边,一声令下,立即将朱元璋的战船包围起来。
张定边站立船头,指挥战斗。朱元璋十分危急。
上图,拉弓的将士没有画出力量感。
副将韩成请求和朱元璋交换衣服,以便于朱元璋脱身。
朱元璋无奈和韩成交换了服装。
韩成站在船头,向陈友谅喊话,诈称是朱元璋,然后跳进水中。
上图中,浪头画得太大了,湖中不可能有这些大的浪头,只有海浪才有这样高的浪头。
张定边的部下以为是朱元璋跳水自尽,攻击自然放松,只有张定边站在船头不肯退去。忽然飞来一箭,把张定边射倒在船上。
原来是是常遇春赶到,一箭射倒了张定边。张定边身受重伤,见敌方又添生力军,只有下令退军。
朱元璋也只好收军。激战一整天,几乎全军覆没,朱元璋令徐达赶快去请刘伯温来助战。
徐达领命,连接去请刘伯温。
这幅画面很美。特别是水边的几株芦苇,增加了画面的恬静感。
刘伯温未到,陈友谅的兵却又来攻。朱元璋连吃败仗。这时有一叶扁舟鼓帆而来。船上除了刘伯温之外,还有一僧一道。
刘伯温向朱元璋介绍僧道分别是周颠和张景和,二人是来帮助朱元璋破陈友谅的。
朱元璋和徐达等五人商量破敌之策。朱元璋说出火攻之计,只是愁风向不定。道士张景和说只要按时出兵,何愁风不相助。和尚周颠道今日黄昏便会有东北风。众人遂定破敌之计。
这段极象是不是极象三国中之借东风。另外可能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灵活,竟然让徐达站在一边,不可能朱元璋连个凳子也不会为徐达准备吧。
朱元璋送走了僧道二人,便请刘伯温发号施令,刘伯温不肯,让朱元璋亲自发令,自己随营伺候。
根据刘伯温的计策,朱元璋向常遇春面授密计,常遇春领命而去。
天色将晚,大风骤起。陈友谅看到七只小船顺风而来,急命士兵用箭射向这七只小船的士兵,竟然射不倒。
待临近时,用长矛去刺,船上的士兵依然站立不动,仔细一看,原来都是草人。
上面的这些情节,是不是很像三国中的草船借箭。
船舱里跳出一些士兵,将硫磺、火药、芦苇等引火之物投向大船,霎时间船上燃起熊熊大火。
陈友谅正想逃走,对面船舱里抛过一支铁锚紧紧挂住了大船。
这就是现实中的连环计。想跑都跑不掉。
风助火势,大火映红了湖面。陈友谅自知抵挡住,只好驾船西逃,但苦于战船高大,首尾又有铁链相连,调转不灵。忙命武士砍断铁链,但烧死落水的士兵已不计其数。
上图,砍铁链的武士没有看出紧张感和用力感。
原来现实中的铁锁连舟只是敌军主动连上的,不是像三国中是由凤雏先生庞统献上的连环计。
危急中,陈友谅跳上一只小船,被士兵救走。他咬牙切齿痛恨朱元璋。
第二天,陈友谅又卷土重来,他命令士兵重点进攻朱元璋的白色坐船,哪知道朱元璋提前令人把所有的船都涂成了白色。陈友谅一时失去了进攻的目标。两军随后混战起来。
朱元璋怎么会知道陈友谅会进攻他的白色坐船,这只能归结于天意了。
上图对称构图很赞。
朱元璋指挥廖永忠等人驾六只小船,冲到最前面。
朱元璋的小船冲到近前,攀上陈友谅的大船,近身肉搏。陈友谅的大战活动不便 ,进退无路,兵士各自逃命。
陈友谅大船被毁,士兵死伤过半,随随从驾小船逃往湖中保鞋山。
陈友谅被困在湖中,进退无路。趁黎明带少数随从驾小船冒死冲出湖口。朱元璋闻讯,急命各军紧紧追赶。两军又在湖中搏斗起来。
陈友谅走投无路,只带一只小船逃命。他把头探出舱外,查看情势。
突然一箭飞来,正射中陈友谅的左眼,陈友谅一命呜呼。
陈友谅一死,他的部分纷纷缴械投降。朱元璋令人去招降陈友谅的余部。至此,朱元璋消灭了对他威胁最大的一支力量,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