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票房20亿!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乌尔善《封神》到底好在哪

无敌美拳拳 2023-08-14 02:01:09

文|令狐伯光

25天,乌尔善的《封神》票房终于破20亿。虽然这个成绩看上去还不错,但是以它高昂的成本只能说让人松了口气(大概就是出了icu了)。要说,这部电影真是这暑期档最能“苟”的电影了,它的发展曲线可以说反复横跳。

当它首日5000万左右天糊开局,大家都以为它要抬走时,它凭借口碑稳住了,并且抬走了另一部同期上映的烂片。当你以为它行了时,结果第二周新片上映排片被压,此时你以为它又不行时,结果它凭借口碑把新片又给抬下去了。

现在已经第三个周末,它已经抬下三部新片,最终没打过《孤注一掷》情有可原。

《封神》可以说是这个暑期档质量最硬的国产电影之一,它真的太能打了,感觉还能“苟”到国庆档前。这部电影质量为什么好,由于这部电影上映大半个月了,网络上的分析已经是铺天盖地。我看到很多人评价还是服化道好,演员好,很有诚意,但是对于剧情方面表示还行甚至有不少批评。

这部电影的剧情也就是剧本一直是被忽略的,相反它非常的过硬。

胡乱改编,不尊重原著?《封神演义》剧情真不能看

我们经常看到一部改编影视剧播出,便会有一堆人跳出来批评。什么不符合历史,不符合神话,不符合原著等等,其它不讲,单单说到不符合原著什么之类的。

此时就会有很多人出来反驳,《封神演义》原著强在设定和世界观,以及法宝斗法等想象力。但角色塑造,故事剧情本身其实乏善可陈。甚至因为文学性低,涉嫌抄袭《西游记》和复制粘贴,它还挺烂的。

以前网友都会从很多角度去说原著剧情哪里烂,这里就反其道而行之。

那就是从原著某一段还比较好的剧情出发一下吧:纣王写淫诗给女娲,然后女娲派轩辕坟三妖去祸害商朝天下,结果杀了太多无辜大臣百姓,最后又甩锅给三妖的剧情。很多人觉得女娲这领导不厚道,其实这个设计严格说来逻辑还是顺的。

原著里她一开始只想教训纣王本人,然后因为纣王气数未尽,她动不了,只能通过人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即便如此女娲也并没有要求轩辕坟三妖去“灭国”,她叫三妖去“惑乱君心”,不是“祸乱江山”,这两者区别很大。

简单地说,原著女娲算出纣王还有28年气运,这个是定死的,改不了,但是纣王的身后名是可以更难听一点的。她派出三妖就是去给纣王加一个沉迷美色的污名。对于在女娲宫写小黄诗的行为来说,这个惩罚恰如其分。

三妖接到的任务一共有两个,一是“惑乱君心”,另一个是等西岐伐纣的时候如果有机会就帮一下。前者很好完成,每天勾着纣王吃喝玩乐就行了,后者考虑到28年是改不了的,没机会的话不帮也问题不大。

反正三妖需要的只是有个帮西岐的态度,然后另外有个限制:不许残害生灵。

三妖辛辛苦苦修炼上千年目标就是成正果。现在只要混过28年,任务自动完成,她们的终极目标就能实现了,严格遵守女娲说的,勾着纣王玩乐,业绩可以少,禁忌不能犯。

结果三妖一到朝歌就突然放飞自我,决定要拿商朝当猎场。针对谏臣的炮烙还可以勉强解释为是这些人先针对三妖,剩下的敲骨看髓、剖腹验胎、虿盆、扑跌的受害者可全都是老百姓和普通宫人。

这纯属就是三妖自己玩嗨了,完全把女娲的禁忌扔到脑后了。

你说这是女娲的意思,还是三妖自己胡闹呢?

大战后期纣王显然没救了,三妖不说跑路去找女娲交任务,反而跑去劫西岐大营,这显然就是纯纯的叛变,然后纣王自我了结,三妖跑路之前还要先吃几个宫人,这当然也和女娲的任务没关系,就是妖怪的私心。

有人觉得女娲下达任务就得监察三妖行为,书里是她不能插手业务,女娲能直接把手伸进殷商后宫还派她们干嘛?

最后三妖跑路的行为也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三妖知道自己在执行女娲的任务,那么灭商之后她们面对女娲应该是理直气壮的,原著她们说的是:“此时无处可栖,不若还往轩辕坟去,依然自家巢穴,尚可安身,再为之计。”

这说明三妖心知肚明她们工作没完成,而且玩嗨了背叛领导,跑了。

三妖被杨戬三人追赶被女娲拿下,明明前面是准备回老家的,一见女娲又自称“正欲覆娘娘钧旨”。所以,综合来看三妖和女娲的事情就是一个卧底叛变,事败被领导追拿,最后甩锅领导的故事。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封神》如何有力还击

原著的问题就是上面类似剧情太少,而用“命数”“气运”解决动机的太多。甚至好比女娲派三妖行事逻辑没有问题,但因为写得过于隐晦,并且纣王写淫诗女娲就大动干戈,观众甚至会觉得女娲有点小题大做,完全没有造人补天的创世女神的胸怀。

我们再来看看电影的改编,这里也截取一个网友很少写的片段,那就是比干挖心。

我看很多网友表示这段剧情有些突兀,还有比干挖心没事被问“空心菜”段落没了是败笔(限于电影时长删掉很正常),其实这段剧情逻辑也是很顺的,并且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的角色。

我自己感觉比干挖心这场戏也很好,因为当时的情况是:殷郊说是狐妖迷惑殷寿,才出现这么多荒唐事;姜子牙说就是殷寿自己的问题,姬发不相信,然后比干就制定了这个计划。

我分析了一下:

上策:他抓住狐妖的寸官尺脉,杀了苏妲己,现出狐妖原型,殷寿迷途知返。这个计划里除了狐妖,没人会死。

中策:殷寿觉得不能对妲己做不可复原的实验,这样是杀了无辜。那比干就挖出自己的心强行证明妲己是狐妖,然后由殷寿下令斩杀,殷寿一样迷途知返。

这个计划里狐妖会死,比干也会赔上一条命。但只要殷寿能悔悟,对大商对天下就是好事。

下策:发现狐妖不是主因,这一切就是殷寿自己的问题。

这个版本里狐妖没死(都不是主因了,她死不死的也不重要),比干实打实的死了。但他做了无用功吗?

很明显不是啊,从电影剧情里本来雨夜宗庙,殷郊、姬发和姜子牙对于殷寿的认知是有巨大差异的,信任度依次递减,姜子牙一眼认出是殷寿残暴,但姬发还是崇拜纣王,殷郊认为只是被狐妖魅惑。

此时比干睿智的提出,我们可以用这个计划试一试。

哪怕即使是下策,那至少可以排除一个错误答案,让殷郊和姬发放弃幻想,直面现实。这其实不容易。因为姬发从小就被纣王pua,他对殷寿的崇拜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更何况作为亲儿子的殷郊。

殷郊和姬发不是没有意识到殷寿可能没那么伟光正,可他们确确实实更愿意接受“大王只是被狐妖迷惑,他还是我们认知里的那个英雄”。

比干用生命打破了他们的认知,所以殷郊才会先还命后面死也不会放过他。而姬发才会对于叛出朝歌那么的决绝,它是有一个过程的。从大殿弑父——姬昌让他正视自己——哥哥送来白龙驹等等。

这很重要,强关联后面结尾大战的剧情。

如果缺了这段,姬发和殷郊的人物塑造都会出现逻辑断层。

最关键的是,其实比干只有短短三场戏,中间那场他就说了句话时间很短。这场戏就对比登基大典,虽然很短但是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比干。

登基大典,比干要殷寿自焚祭天。

当时殷郊反对说:“天下都没了,哪还有大王。”

如果没有宗庙这场戏,观众会不会觉得:“反正要自焚去死的不是你,你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但宗庙这场戏比干真的为了大商,为了天下可以自己剖心,人家并不双标,他一视同仁的要求自己和别人,这角色就立得很稳,反而衬托出整部片子里殷寿如何无父子,无君臣,无祖宗,无天下,为何商朝会亡。

25天票房20亿,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封神》对中国电影代表什么

《封神演义》原著真就是设定党的胜利,它不但剧情逻辑和角色塑造有较大问题,甚至在内核表达上面也有些封建时代的陈旧了。

就比如我相信很多观众小的时候看《封神》,明明觉得阐教是正义一方,但相对截教更光明正大。哪吒人气那么高但就是个滥杀无辜的二世祖,一问就是命数如此。

相反通天的有教无类,虽然有弟子太多太杂良莠不齐的问题,但他没有种族歧视。截教反而非常符合现代大众人的观点。书里阐教经常拿这点攻击对方,就是骂人家出身是禽类兽类妖类而已。

而且被不公平对待之初,通天还是很顾大局的,压制弟子们的情绪照顾阐教一方,直到元始和老子双双逼得他发了急,他一对二虽败犹荣。且对方大佬级别还不止是元始和老子,还有西方教。

我相信现代的观众都有类似的感觉,否则不会那么多网文小说都站通天和截教。

乌尔善《封神》剧情肯定谈不上完美无缺,但是角色塑造,剧情细节都做得很扎实。并且在内核表达上面改编纣王和妲己关系,再到拔高姬发做绝对主角,以及父子,君臣和天下关系,既照顾中国传统文化,又更符合现代观众的价值观。

《封神演义》也是改编的《武王伐纣平话》《西游记》和大量老内容。

《封神第一部》最终票房落脚点多少还不清楚,但它确实是新时代的中国神话史诗。改写和延续这个中国神话IP,向世界推广神话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它当之无愧。

影娱点评官

0 阅读:2

无敌美拳拳

简介:谢谢你那么喜欢我,还关注支持我,坚持每天带来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