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不停,自行用止咳贴?小心化学灼伤!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03 17:55:51

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多发,总是咳嗽不止。在吃了一些药之后,感觉不太见效的情况下,有些人会选择在相应的穴位贴上“止咳贴”。然而,这类膏药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皮肤红肿、灼痛、起泡……这是烧伤!

除了止咳贴,民间也流行在三伏天贴三伏贴,对部分穴位“猛攻”,达到祛除湿气、调节腑脏功能、恢复阴阳平衡的效果。

“通过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渗透、吸收,达到激发周身之经气,振奋人体相应的脏腑功能,达到疏通表里、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调理脏腑功能。”市面上流通的止咳贴、三伏贴都明确表示,对于呼吸系统的慢性病具有非常优异的疗效。

小心敷贴过敏

这类中药膏药的药材中可能含有生姜、肉桂、白芥子、麻黄等发性药物,易穿透皮肤以达到疗效,但它们同样易引起皮肤过敏,过敏体质者使用后容易出现皮疹、皮肤红肿、瘙痒等情况。

如果膏药一贴好几天,或者两贴之间不予以清洗,则可能会诱发过敏甚至接触性皮炎,患者会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并伴随剧烈瘙痒,严重者还可能起水疱。

此时,症状较轻的患者应洗净局部,减少患处皮肤接触和摩擦,并在痊愈前不再使用任何膏药贴敷;症状严重者,如出现起疱甚至破溃,则必须去医院处理。

药膏也会造成烧伤

止咳贴、三伏贴中使用的某些成分还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少人还认为,贴上三伏贴,出现的针刺感、灼热、或者不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药物反应现象,这样才说明有效。有人为了能出“效果”,觉得难受都不敢轻易撕下,殊不知这反而对身体造成了更严重的伤害。

这类药膏的配方中,白芥子、姜汁等对皮肤刺激性强的药材充当“发泡剂”的角色。很多人认为,皮肤泛红、起泡说明药物起效。敷贴的作用便是药物通过刺激破坏皮肤屏障进入人体,激发人体免疫调节机制。

但这可不是药效,而是皮肤受到了刺激的反应。这样的药膏长时间接触皮肤,很容易导致药疹、刺激性皮炎和化学灼伤。

症状类似,病因不同

同样都是咳嗽的症状,但实际上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用同一种疗法治疗病因各异的这些疾病,其实并不科学。

支气管哮喘:可以由过敏反应导致,也可以由气道高反应性(一般指气管特别敏感,吸入冷空气也可以诱发哮喘的情况)导致,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区别;

慢支、肺气肿:多由慢性的气道炎症导致支气管变形,而引发的咳、痰、喘等症状;

感冒:感冒则是由于各种病毒所引起,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

这些慢性疾病一般具有长期、反复、迁延不愈、易复发等特点。有些患者老觉得慢性病治疗起来太慢,效果不明显,于是要么姑息放任、要么渴望立竿见影斩草除根。这样的心态是相当不可取的。对于上述疾病,科学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理性对待,配合医生。

辨证使用,及时就医

像老慢支、肺气肿、哮喘、肺心病等这种长期迁延又极容易复发的疾病,病人往往希望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疗法,但这种疗法目前仍然没有找到。

止咳贴、三伏贴出现之后,由于其价格便宜、治疗(基本)无痛苦,又号称“针对”这类慢性病,就受到大量患者的热烈追捧。

要知道,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一味追求止咳。一般情况下,随着病情好转,咳嗽会自愈。因此,使用止咳贴、三伏贴前,最好遵循医生建议。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