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君志祥,籍贯扬州,生于长江之畔,此地钟灵毓秀,自小滋养着他的才情。志祥自幼聪慧,灵气四溢,然而家境贫寒,生活困窘,无奈之下,年少的他不得不辍学,转而投身木雕技艺的学习,自此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成年后,志祥为改变家庭命运,毅然背井离乡,奔赴千里之外的古都西安谋求发展。他为人聪慧且质朴纯良,身形文弱却侠骨仁心。在西安的创业之路充满坎坷,可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次次突破困境,最终在古城站稳脚跟,成家立业,生活渐入佳境。
步入中年,志祥心中对艺术的热爱再度被点燃。他沉醉于书法与绘画的世界,挥毫泼墨时,笔锋灵动,运笔间尽显潇洒,书法作品清新雅致,韵味悠长;专注丹青之际,凝神静气,在尺幅宣纸之上,勾勒出山川的灵秀壮美,将自然万象融于笔墨之中。
我与志祥相识已久,情谊深厚,相处之时,欢畅融洽。有感于他的为人与经历,我为他题斋号“耜道”,寓意在艺术的田园中辛勤耕耘,探索艺术之道;又取字“山子”,源自大周穆天子的健马之名,愿他如良驹般,步伐稳健,向着远方不断迈进,未来的人生之路皆是康庄大道 ,艺术之途繁花似锦。
贾志祥先生的书法稳健、流畅,又有草书的灵动、奔放。在书写时,笔画的粗细、轻重、缓急变化丰富,能够通过不同的笔法表现出字体的形态和神韵。而在笔画的中间部分,则可以使用较轻的笔法,使线条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贾志祥先生通过对字体笔画的疏密安排,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在书写时,书法家会根据字体的形态和笔画的多少,合理地安排笔画的疏密关系,使字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协调。例如,在一些笔画较多的字中,可以通过减少笔画的重叠和交叉,使字体看起来更加疏朗;而在一些笔画较少的字中,则可以通过增加笔画的粗细和长度,使字体看起来更加饱满。
贾志祥先生的行草作品具有豪迈奔放的风格,这类作品的笔法流畅、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先生在书写时,常常会运用夸张的笔法和结构,使字体的形态更加奔放自由,展现出书法家的个性和情感。先生的笔画连绵不断,气势如龙蛇飞舞,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贾志祥先生的作品行列纵横欹侧,结字长短参差,用笔大开大阖,信手挥来,纵横奇宕,其势奔腾不息,川流入海,其笔成竹在胸,机杼独出,以其潇洒的君子之气完成了他书法奇崛烂漫的万象景观——雄剑倚天,长虹入海。其书法将韵律和理性为一炉,使作品和情怀相一统,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把书法演绎成了跳动的舞,萦绕的歌,飘逸的诗。
贾志祥先生的书法做到了从传统中汲取精华,从学识中吸取营养,把握多学科,游弋多领域,行走于旷野之上,吟风于幽谷之中,叩问花开花落,坐听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