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一次损失重大的战役——赣州攻坚战

外向看文化 2025-03-23 22:00:36
#付航同款-红旗天工05# 一、概况: 赣州攻坚战,被彭德怀元帅自认为平生指挥的一次较大的败仗。 发生时间:1932年2月4月至3月8日,历时33天。 双方主要指挥员: 红军——彭德怀 敌军——马昆 兵力对比: 红军——1.4万左右 敌军——1.3万左右 结果——红军攻城失败,被迫撤退。 伤亡情况: 红军——伤亡3000多人,牺牲了十名师团级干部,其中包括红3军团第1师师长侯中英(时任政委是黄克诚大将)、红4军第17师政委张赤男、红5军团第13军第37师政委欧阳健等。 敌军——2000左右 二、红军指挥部的两种意见和争论: 少数派,以毛泽东为首。 毛泽东反对打赣州,理由是:赣州城防坚固,红军缺少攻坚的装备。即使要打,也应采取围点打援的打法,以赣州作为诱饵,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援军,再相机决定是否攻城。 黄克诚大将(时任红3军团第1师政委)曾经五次劝阻彭德怀攻打赣州。 多数派,包括彭德怀、留苏派为主的中革军委等。 彭德怀等人认为,赣州守敌只有8000多人,如果时间充足,而敌人援兵来不及支援的话,攻下赣州问题不大。 因为大多数人赞成攻打赣州,最后通过了攻打赣州的决定。毛泽东一气之下,撂下了一句狠话:“你们执意攻打赣州肯定凶多吉少,我不管了。”之后便请病假到东华山休养去了。 三、项英星夜冒雨前去请教“锦囊妙计”。 赣州攻坚战果然如毛泽东预料的那样,红军数十次发起攻击,甚至有一次攻破了一处城防,但很快又被敌人打了出来。 尤其是3月初,敌人派出两支援军第11师和第14师突然向红军发起反击,城内的敌人也出城反击,红军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 在此情况下,临时中央来的那些领导人束手无策。幸好周恩来、朱德等人想起了毛泽东,于是急忙派项英连夜冒着大雨骑马去请教毛泽东有什么解围的办法。 毛泽东对项英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启用刚刚在宁都起义的红五军团,让董振堂带队增援。” 项英大吃一惊,连忙说:“红五军团刚刚过来,万一临阵倒戈怎么办?谁来负这个责?” 毛泽东果断地表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项英马上回去复命,中革军委釆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才为红三军团解了围。 四、总结与评价。 后来,毛泽东对赣州战役的失败用8个字作了精准的总结,那就是“战略失当,战术失利。” 彭德怀元帅在自述中也总结了赣州战役失败的原因:红军没有积极打援,而只是一味地攻城。 朱德元帅则认为,当时的一些领导人是被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才放弃游击战术,转而发动攻打设防坚固的大城市。 五、严重后果。 一是造成了红军很大的伤亡,伤亡人数达到了红军的十分之一,尤其是牺牲了十位高级指挥员。 二是耗费了苏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影响了红军队伍的壮大和苏区的进一步扩大。 不过,赣州战役后,张闻天、王稼祥等一些留苏派人员逐步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为使他们后来成为毛泽东的坚定支持者和遵义会议作了很好的铺垫。 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历史的教训必须吸取。 (相关资料源于网络与相关影视)
0 阅读:11
外向看文化

外向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