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中国人吃饭的场景你还记得吗?价格更是低得惊人

扬帆船起航 2024-11-28 05:06:03
导读

过年包饺子可不是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传承的仪式!想知道那些年围着大桌子包饺子的热闹场景,以及饺子背后象征的美好寓意?快来看看这篇,带你重温那些年过年的温暖瞬间,感受家的味道!

包饺子过年

过年时,一户人家正在包饺子,窗外放着烟花,屋内则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几代人围着一张大桌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块面团,忙着自己的活计。屋子里虽然不大,但家人多热闹啊,笑声和打闹声此起彼伏,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年夜饭桌上的丰盛菜肴更是令人垂涎欲滴,一边包饺子一边偷吃,过年的气氛更是热火朝天。饺子这东西可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象征着“交子”(交财)就意味着来年有好运。

可见,那时候的饮食文化和现在的饮食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当时的国营饭店比较多,人们偶尔去馆子改善伙食,所以那时候的饮食也没有现在那么丰富。

涮肉

北京城里,一家人正在吃涮肉,这个时候能吃得起涮肉的家庭条件通常都是不错的。这样的场景在七十年代北京并不少见,当时北京的国营饭店已经有了,但是价格也不便宜,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只能在家自己做。

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家四口围着一个大锅正在吃,这种家常便饭最能体现家里的温馨感,虽说大家都是在同一张桌子上吃,但是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心里想着自己的心事呢。

但是有一家人就是这样一起吃着,也没有任何隔阂的感觉,这种亲密感和温馨感就像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但是家人之间的关系却是亲如手足。

后厨

一位年轻的后厨女工正在用煤灶蒸馒头,尽管没有现在那么先进,但是这位年轻姑娘用心在做的感觉还是能从照片中体现出来的。

你看她先是用力地捏了一下馒头,再用两根筷子把馒头插上,接着就是熟练地在锅里翻腾了几下,就是一声声“噗噗”的声音从锅里传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汽了。

这样简单的一顿饭就可以让很多人幸福到飞起了,真的是令人怀念那个年代朴实无华的饭菜。

饭堂

照片中,两位女工正在宿舍里吃食堂打回来的米饭,看上去很简单的一顿饭,却透露出当时社会上女工们艰苦的生活状态。

不过那时候可以全免学费和生活补助,所以大学生们也会去食堂排队打饭,这在七十年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时许多学生都住在校外,为了省钱经常就到学校食堂吃饭。

照片中的这位大学生就是如此,排队打完饭后就坐下来开始享用,这样简单的一顿米饭也能让人感到幸福。

不过那时候也不只有学校食堂好用,北京城里还有许多国营饭店,为了迎合当时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用餐的需要,国营饭店也纷纷推出了“全包”套餐,也就是只收一口价,可以吃到多样的菜肴。

例如,在国营饭店吃到的菜品中就包括烧鸭、烧鸡、红烧肉、糖醋排骨等美味佳肴,而价格只要几毛钱而已,所以当时只要能吃得起馆子的家庭,基本上条件都不会差。

而且在市场上的餐饮摊位也同样火爆,当时还没有小吃摊位,只要自己掏钱就能买到新鲜可口的小吃,所以过年的时候,集市上的摊位前人流如织,大多数都是大人牵着小孩,一边逛集市一边买东西吃。

老照片记录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那个年代最真实的一面,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怀念。

人民公社

七十年代,东方大国经历了许多事情,包括东方大国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当时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还给公社食堂发放米、面、油等基本原料,所以农民们不需要再为吃饭发愁了,只要到食堂打饭就行。

照片中,两位老人正坐在一起吃午饭,其中一位夹菜的场景就很接地气,她夹的是一根青菜,上面还带着不少的汤汁,似乎刚从锅里捞出来没多久,看上去就很美味的样子。

还有那碗米饭,可以看到里面还漂浮着几颗油星,很明显是加了点食用油进去,再加上米饭本身颗粒分明,就很像现在大家所说的“香米”了。

不过那时候,农村一般还都是赤脚光着膀子的劳作,所以农村人其实对米饭也没那么讲究,只要不夹杂沙子就行,所以农村人的米饭一般都是软糯的,带点粘牙的口感,更容易填饱肚子。

这样简单的饭菜,就能让老人家们感到满足,可以看出,那时候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人们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

结语

读完这篇,真的让我感受到那种简单而真实的幸福。虽然生活条件有限,但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美食的珍惜却是无价的。你觉得现在的饮食文化和那时候相比,有什么变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0 阅读:5
扬帆船起航

扬帆船起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