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卫东,因三线建设,三十多年前这里繁华如“小香港”

忆三线岁月 2024-07-03 17:40:45

在陕西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有一个地方,它曾默默无闻,却又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就是洛南卫东,一个因三线建设而崛起,又在时代变迁中逐渐沉寂的小镇。如今,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历史,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怀念。

三十多年前,当国家的一声号令响起,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人汇聚于此,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梦想,走进了这个偏远的山谷。那时的卫东,还是一片沉寂与萧索的土地,沟谷阡陌交错,庄稼人按部就班地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然而,这一切都在三线建设的浪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短几年间,秦岭深处属国防性质的“四厂一院”拔地而起,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这些厂房和厂区高大而神秘,规模宏大,它们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卫东的面貌,更改变了这里人们的生活。

“四厂一院”的建设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修起了公路,建起了现代化的厂房和医院,还有灯光球场、子弟中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在那个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卫东人却享受着连洛南县城人都不敢想象的潮流生活。

记得那时候,卫东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繁华得很。晚上,路灯一字排开,街道就跟白天一样明亮。提起“卫东百货商店”,老一辈的人们都显得格外自豪。这百货商店,货物齐全,洋气十足,县城里的人都跑到这儿买东西。旁边的灰色高楼是银行、食堂、粮站、旅社等建筑,当时人们都称卫东为“小香港”。

而406卫东医院更是村民们心中的骄傲。那时的医生水平高、医院条件好,连县城都比不了。县城、商县的病人都托关系到卫东医院住院看病。在那个年代,卫东的医疗水平无疑是走在前列的。

除了物质生活的丰富外,卫东人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经常能够看电影,许多人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电影。每到周末或节日,4310厂的灯光球场上经常放电影,甚至有洛南县城和商县的人都要赶几十里路来卫东看电影。这种文化生活的丰富在当时是极其难得的。

卫东的繁华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和文化生活上,更体现在它所拥有的许多个“第一”上。这里是商洛地区的第一个灯光球场、第一个影剧院、第一个建起职工子弟学校、第一个建起设施一流的职工医院……这些“第一”不仅让卫东人在当时倍感自豪,也让今天的我们深感敬佩。

“四厂一院”的建成不仅给卫东带来了繁荣和发展,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过去不起眼不值钱的蔬菜、核桃、柿饼等土特产现在有了市场,村民们也因此有了收入。卫东厂还经常给村民们供应大米、各类蔬菜以及各种水果等稀缺物资。许多村民是第一次吃到他们没有见过的香蕉、橘子等水果。这种生活的改善让村民们对卫东厂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那个年代里,卫东的年轻人不仅可以看到气质优雅、打扮时髦又说着标准普通话的漂亮女孩和英俊小伙儿们;而且还可以尽情地融入潮流之中。当时的流行音乐、喇叭裤、太阳镜等时尚元素都是从这里开始流行的。外面世界的精彩也是从这里走进大山的。因此,对于许多洛南人来说,卫东当地村里的那些小伙子虽然也是农民但是总觉得他们穿着打扮洋气、有气质、说话得体。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家战略的调整,“三线”企业面临着军品任务锐减、生产设备闲置、经济效益下降等诸多困难。加之“文革”的冲击和“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三线建设”在国家急于备战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并留下了比较严重的后遗症。这使得原本繁华如“小香港”的卫东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环境极大改善。面对新的形势,为改善“三线”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国务院确定了“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有计划地进行以脱险为主的三线调整使企业从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公元1994年,“四厂一院”搬迁到西安并成立西京公司与卫东告别。

从1964年到1994年这三十年间,相聚与告别是如此迅捷而仓促。仿佛一夜之间,这里又重回沉寂之中。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这片土地时映入眼帘的依然是荒草丛生的场院和被挖掉门框窗框玻璃的办公楼、厂房、宿舍等建筑。在风雨的侵蚀下它们愈发显得灰暗破败。当年人潮涌动的“卫东百货商店”前如今已堆满了水泥和石头。高悬二楼中间的五角星依然鲜红,“保障供给、发展经济”的黄色水泥铸字也清晰异常。只是门窗紧锁、玻璃破碎,显得格外凄凉。

“工业学大庆”的字迹也斑驳地残留在晦暗破旧、衰败零落的墙壁上。昔日的“小香港”差不多成为一座被废弃的、荒凉破败的空城。它那么安静、那么沉寂、那么荒芜和沧桑。像破碎的记忆、像风中飘零的岁月,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回首往昔,我们不禁要感叹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三线建设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陕西洛南卫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让这片土地曾经繁华如“小香港”,也让这里的人们经历了从贫困到富裕、再从富裕到沉寂的曲折历程。然而,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铭记那段峥嵘岁月和那些为三线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阅读:0

忆三线岁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