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回忆林彪罗荣桓:一个司令一个政委,进城后十年不说一句话

墨海飘香醉人间 2024-12-26 10:47:17

【前言:】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一成立,罗荣桓元帅就不在四野了,去当最高人民检察署的检察长啦,负责全国检察机构的工作。没过多久,他又成了军委总政治部主任,还当上了总干部管理部部长。

据罗瑞卿的儿子讲,进了北京以后,罗帅清楚父亲有时会去见林彪,不过从来都不会问林彪的情况,也不会替人向林彪问好啥的;而林彪也晓得父亲跟罗帅关系很近,但他同样也不会问罗帅的情况。

这太反常了,罗瑞卿跟他妻子说过好多回林彪和罗荣桓的关系:“一个是司令员,一个是政治委员,进了城之后,十年都没说过一句话,这简直让人没法想象。”

林彪和罗荣桓是开国十大元帅里年纪比较小的两位,他俩是咱解放军历史上特别有名的一对搭档,在战场上那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创造了好多奇迹。有挺长一段时间,只要提到林彪和罗荣桓,那基本上就意味着胜利。

早从1930年6月那会儿起,两位元帅就开始合作啦!当时24岁的林彪成了红四军的军长,而28岁的罗荣桓呢,当上了红四军的政委,这便是林罗这对超棒的军政组合最初的合作哟!

毛主席和朱老总亲手打造了红四军,这是朱毛在井冈山会师后组建的第一支红军队伍,政委和军长分别由毛主席和朱老总亲自担任。

1930 年 6 月,红四军、红六军以及红十二军整编成了红军第一路军(后来又改成了红一军团),总指挥是朱德,政委是毛主席。打这以后,朱德和毛主席就不再当红四军的军长和政委了。

那这两个重要职务由谁来接任呢?组织一开始定的是林彪和潘心源(1931 年牺牲了)。这里边,林彪是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的代表,而潘心源呢,则是毛主席带领的秋收起义的代表。

那时候,潘心源因为有别的工作要做,没法去红四军上班,所以组织就让熊寿祺代替他的工作。熊寿祺干了一阵子后,作为全国红军的代表要去上海开会,这样一来,红四军政委这个职位就又没人了。

就像前面说的,红四军政委这活儿可不简单,干这工作的人得有不少本事。得有丰富的政工经验,立场得坚定,能力得突出。不光这样,这人还得懂得忍让和谅解,得有大肚量,能跟林彪处得好。在井冈山的时候,林彪就显露出了他特别牛的军事才能,不过他的毛病也挺明显——以前的党代表跟他都处不来。

在反“围剿”的时候,林彪和罗荣桓那配合真是没话说,带着部队赢了好多场仗。他俩这么成功的合作,可把毛主席乐坏了。《罗荣桓传》里讲,那段日子毛主席跟身边的人说过:“罗荣桓在四军,跟林彪不是团结得挺不错嘛!”

1931 年 8 月 7 号,红军在良村跟国军狠狠打了一仗。打完这仗后,红四军主力接着往东走,打算消灭毛炳文的部队,就留了一部分人在良村收拾战场、照顾伤员。谁知道这时候,敌人的第十九路军突然追过来了,咱打扫战场的部队没来得及跑开,刚收缴的武器让敌人给抢了,还有一些伤员也被敌人抓走了。

过了没多久,在红四军的军委会议上,中央代表团的一个负责人对良村战斗后伤兵俘虏被带走、武器丢失的事儿提出了批评。罗荣桓组织观念特别强,他主动做了检讨。最后红四军军委决定,把罗荣桓红四军军委书记的职务给撤了,让林彪来接替。林彪觉得,自己指挥主力部队是按照命令出击的,后方机关没啥战斗力,被敌人突然袭击后有损失,这是能说得过去的,所以他没做检讨,也没帮罗荣桓说话。

从那以后,罗荣桓还是接着当红四军的政委。

1932年3月的时候,红一方面军搞了整编。把红四军和红十五军编成了红一军团,这下子,林彪成了军团总指挥,聂荣臻当政委,罗荣桓是政治部主任。就这么着,林彪和聂荣臻两人的关系,从原来的平级变成了上下级。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由于王明路线,党的力量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这过程中,罗荣桓因为和毛主席的关系,职位一会儿升一会儿降,他和林彪也是时而在一起,时而分开。

全面抗战开始后,林彪当上了八路军115师的师长,罗荣桓是115师政治部主任。过了一年,林彪受伤走了,115师的担子就落到了罗荣桓和陈光身上。接着,他俩带着115师师部以及主力部队去了山东,花了好几年时间,把山东根据地弄成了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在抗日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罗荣桓由于长时间劳累,得了很严重的胃病。这时候,中央做出决定,让林彪去山东当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当山东军区政委和山东分局书记。罗荣桓养病的那段时间,他的职务由林彪来代替。

局势变化得很快,中央紧接着就决定“闯关东”,派林彪和罗荣桓去东北。这一决定对咱解放军以后顺利解放东北,乃至全国,那意义可太大了。林彪、罗荣桓,还有刘亚楼,他们在东北合作那段事儿,在咱解放军的历史上那可是难得一见的美谈。

林彪和罗荣桓这两位元帅,他们的合作那是长久又成功的。可为啥他们私人关系没那么铁呢?这跟他俩的个人性格以及工作方式有挺大关系。

林彪这人性格孤僻内向,话也不多,特别是他受伤之后,这性格就更严重了。林彪的秘书关光烈说,林彪不喜欢跟人来往,也从不串别人家门,他最烦的就是接见外宾,还有上天安门这种活动。林彪和罗荣桓元帅是几十年的战友,工作上关系还算可以,但私下没什么交情。

关光烈的这个评价是靠得住的。在毛主席身边干了好些年的李银桥,在《我所知道的毛泽东》这本书里,也用差不多的讲法回忆过毛主席:

主席好像在有意控制自己,不想跟某个或者几个重要的党政军负责人建立那种超出同志和战友关系的私人感情。同志关系就该是纯粹的同志关系,要尽量防止在同志关系里掺入太多的个人情感。

就说周总理吧,每到重要关头,毛主席总会放心地把大权交到周总理手里。我在毛主席身边待了15年,从来没听他对周总理讲过一句超越同志关系的那种带私人感情的话。

毛主席作为全党的领袖,不能有亲疏之分,也不能让其他同志觉得有这种情况。可能正因如此,他和党内同志之间没有特别深厚的私人交情。

李银桥的回忆和关光烈的回忆,虽说讲的是两个不一样的对象,不过在某些方面是能够相互证明的。

李银桥讲:“在咱党内啊,能跟毛主席有着深厚私交情谊的,恐怕就只有陈老总了。陈老总这人啊,性格豪爽,有着诗人那种独特的劲头,冲动又热情。”

要是说毛主席和陈毅元帅是因为各自身上的诗人气质相互吸引,那林彪和粟裕就是因为他们在军事方面的非凡天赋相互吸引。关光烈讲:“在好多高级军事领导人里面,林彪最看重的就是粟裕。他还让我替他专门去医院探望粟裕,粟裕也挺淡定的,没讲啥感谢之类的话。”

毛主席评价罗荣桓元帅是“最守纪律的党内圣人”。罗荣桓元帅工作的时候严肃认真,作风低调扎实,原则性还特别强。在他心里,党的工作那是排在首位的,和同志交往虽说需要,但可不是最要紧的事儿。

得注意啊,私交少可不等于人冷漠。关光烈回忆道:“虽说林彪和罗帅没啥私交,可在63年12月知道罗帅去世后,林彪不顾刚下完大雪,路不好走,就让我赶紧准备车,陪着他一块去医院,单独跟罗帅的遗体告别。”

要知道,战友之间的情谊可不是非得靠经常聚在一块儿才能证明的。

1 阅读:70
墨海飘香醉人间

墨海飘香醉人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