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历史已经反复为我们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谁就能成为真正的大国与强国。
先说说英国吧,当年英国为何能成为世界霸主?究其根本,不正是因为它率先引领了工业革命,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为英国社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吗?
这场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英国迅速进入工业化社会。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工厂”。

进入20世纪末期,世界再次迎来了技术革命的浪潮——互联网革命。这一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成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掌握了世界最为先进的技术。到了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在工业生产上都超过了英国,美国也逐渐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美国之所以如此看重高科技产业的投入,是因为美国已经尝到了高科技产业的突破,将会为一个国家带来怎样的收益。
这几年,中方高科技产业可以说全面开花,这也引发了美国的担忧。所以我们看到了美国通过“芯片四方联盟”(Chip4)将台积电、三星的产能与其技术标准绑定,2025年规划在亚利桑那州形成月产20万片5nm芯片的“去中国化”集群。
而中国则以RCEP为依托,推动东盟国家采用中国5G标准,目前华为已拿下东南亚56%的基站订单,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正在改变技术权力地理。

继互联网技术之后,中美在科技领域里的竞争点在于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中方AI大模型的推出,中方已经在某些细分领域里摆脱了对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
发展任何行业,都离不开人才的驱动,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从目前中美在AI领域里的竞争来看,说中美已经在AI领域开启了竞赛也不为过。
具体而言,美国“AI总统奖学金”计划以200万美元/人的天价争夺全球顶尖学者,而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已吸引超过8000名科学家归国。
但微妙的是,2023年清华AI博士生赴美深造比例仍达63%,显示人才争夺进入“培养-流失-回流”的复杂循环。

我为什么很有信心的说,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里,中国全面超过美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呢?
因为说白了,我们这边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前段时间,三大通信运营商都接入了DeepSeek的R1模型,云计算、智能客服都用上了,国产化的步伐越迈越大。
DeepSeek的技术,那可是真厉害。它不走寻常路,低成本、高性能,不用花太多钱就能把AI玩得转。这样一来,那些靠大规模资本投入的美国科技巨头,比如OpenAI、谷歌,就感受到了压力。DeepSeek就像是行业里的一匹黑马,让大家开始重新思考技术该怎么玩。
央国企业务场景复杂,通用化AI方案需大量定制化开发。例如,能源央企因数据格式不兼容导致部署进度延迟。
总的而言,央国企接入DeepSeek标志着中国在AI应用与产业协同上的突破,但中美科技竞争远未达到“攻守互换”的质变节点。短期看,中国通过低成本创新与场景落地形成局部优势;长期看,美国的技术霸权仍依赖其基础研究、资本规模与全球生态。未来竞争将更多体现为“技术路径之争”与“生态体系之争”,而央国企的深度参与或为中国在关键领域积累战略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