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搬出大观园,探春为何竟说“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的话?

栖鸿侃红楼 2025-03-02 21:42:34

因为探春理解宝钗搬走、同意宝钗搬走、甚至是支持宝钗搬走,只是不能明说而已。

对于宝钗搬走,李纨的态度是:“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她“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除了照顾小姑子的责任,什么也不关心。宝钗算是“表小姑子”,来去也涉及到李纨的责任,所以她关心。也只是关心“别叫我落不是”而已。

对于宝钗搬走,王夫人的态度是“他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他不成?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她都没想到是因为搜检而搬走,颟顸懵懂至此。

而探春呢,知道宝钗是为了爱惜名誉。本来么,大观园发现绣春囊,只是个别案例,如果按王熙凤“平心静气,暗暗访察”,哪怕查不到,也可以“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就“保得住没有别的事”,能够杜绝后患。最重要的,是“外人也不能知道”。

王夫人偏偏是个“响快人”,鲁莽而不自知,轻易听信了假公济私、妄图公报私仇的王善保家的的建议,推翻了王熙凤的方案,非要大张旗鼓地抄检大观园。这动静太大,谁也能“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而再往下,不难知道大观园有风月事,连丫鬟们连姑娘小姐,清誉都会受损。

宝钗就是看到这个结果,为了爱惜名誉、保护名誉,才毅然决定搬走的。

探春也正是知道这个结果,才坚决反对、激烈反抗抄检行动。不过她毕竟是个“没出阁的姑娘”,没有推翻王夫人决议的权力,只能打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对王熙凤众人哭闹一番,保住秋爽斋的丫鬟不被抄检。大观园的整体清誉,她是保不住的。

既然大观园名声臭了,能切割的,当然要尽快切割。迎探惜纨本来就是贾府中人,黛玉父母双亡,等于是贾府的养女,她们都无处可去。而宝钗呢,自己有家,虽然仍在贾府之中,毕竟是相对独立的所在。她要搬离大观园,是冷静理智的决定。探春没理由反对,也不愿反对——于情于理,都不能道德绑架、逼着人家跟自己一块腐败臭烂下去吧?只是涉及奸情、清誉,不便明说罢了。

所以探春支持宝钗搬走,连客套的挽留都省了。

当然,“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这些话是有三分负气的,毕竟探春对昨晚的抄检事件是坚决反对的。反对而不能阻止,你还不让人家说几句气话了?

0 阅读:14
栖鸿侃红楼

栖鸿侃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