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的老纳,当年在维斯库利,愣是没在《别洛韦日协定》上签字。苏联散伙,13个人里就他一个说不。这老爷子,胆儿够肥。想想也是,戈尔巴乔夫那会儿搞“加速战略”、“公开性”、“重建”,跟老中医开猛药似的,结果苏联这病人没治好,反而直接嗝屁了。12月26号,戈尔巴乔夫电视讲话,宣布辞职,背后那苏联国徽都虚了,跟要化掉似的,看着就让人唏嘘。
叶利钦那头呢,正巴不得苏联赶紧散伙,觉得这是俄罗斯翻身的好机会。推动《别洛韦日协定》签字,他可是主力。老纳不一样,他琢磨着,苏联这一散,中亚地区不得乱套?民族冲突,领土争端,想想就头疼。所以他坚持要保住苏联,觉得这样才能稳住阵脚。
老纳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哈萨克斯坦这地方,位置敏感,民族成分复杂,跟好几个国家挨着。苏联没了,他得操心怎么保住自家地盘,怎么在乱世里活下去。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在老纳的带领下,还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他这人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带着哈萨克斯坦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在国际上也混得风生水起。
先跟俄罗斯搞好关系。跟叶利钦见面次数比走亲戚还勤,经济合作,安全保障,一个都不能少。能源出口通道,那可是哈萨克斯坦的命脉,得抓牢了。
中亚那几个邻居,也不能落下。大家一起抱团取暖,才能扛住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恐怖主义的冲击。老纳到处参加峰会,推动区域合作,就为了让中亚这块地方太平点。中国崛起,老纳也看在眼里。他积极发展对华关系,尤其是一带一路出来后,哈萨克斯坦立马成了核心成员。跟中国合作搞基建、搞能源、搞贸易,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也跟着起来了。
跟西方国家,老纳也没断联系。虽然历史渊源不深,但他外交手腕灵活,愣是吸引了不少西方投资,尤其是在能源领域。美国、欧盟这些西方经济体,都跟哈萨克斯坦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也算是给哈萨克斯坦的发展添砖加瓦。
老纳这人,眼光长远,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积极搞多边外交,跟各个国家都交朋友。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上也越来越有发言权。早在1994年,老纳就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里提出了欧亚经济联盟的构想。他觉得,抱团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他的努力下,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正式成立,给区域经济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苏联解体后,那几年不太平,“颜色革命”闹得人心惶惶。老纳为了保住自家地盘,加强媒体管理,监管非政府组织和外来资金,还把国家安全体系好好整顿了一番。
2019年,老纳突然宣布辞职,全世界都懵了。但这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老纳的精心安排。辞职前,他已经把权力交接安排得妥妥当当,避免了政治动荡。虽然不当总统了,但他还保留着“国家领袖”和“安全委员会主席”的头衔,影响力还在。老纳这一辈子,都在为哈萨克斯坦的稳定和发展操心。他带着哈萨克斯坦走过苏联解体后的动荡时期,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了一条自己的路。他看得准,走得稳,给哈萨克斯坦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年在维斯库利没签字,或许就是一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