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可飞坐在访谈节目的沙发上,脸上挂着半是调侃半是真情的表情:我是被我老婆养起来的。话一出口,主持人愣了三秒,观众笑成一片,弹幕飞速刷屏:这年头连林大宝都不顾人设了?但玩笑之后,他又补了一句,语气多了些郑重:其实,这些年,她牺牲得更多。这一句可不是随口的舞台词,而是他心里的实话。说到这儿,大家不免开始好奇:曹苑这个名字,怎么总让人觉得熟悉又模糊?是那个13岁就拿飞天奖,21岁成了最年轻的百合奖影后的天才女演员吗?
如果时间倒回2015年,你会发现这段故事的起点可真是带点老套的偶像剧套路:因戏生情。两人合作的那部《好大一个家》,讲的是现代家庭里的琐碎日常,董可飞饰演的哥哥和曹苑演的妹妹,一起诠释了生活的鸡毛蒜皮。可戏外,哥哥妹妹却在片场朝夕相处中越走越近。不是因为剧本里有啥言情桥段,恰恰是因为没有。拍戏的空档,两人一个借台词,一个接默契,倒是把没写在剧本里的情感慢慢演成了现实。别看现在董可飞在访谈里能开玩笑,拍《庆余年》的时候,林大宝这个角色火得一塌糊涂,可在那之前,他的名字大多埋在片尾字幕的配角名单里。
再往前翻,他凭借电影《飘落的羽毛》拿过马德里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配角奖,但在国内,却没能引起太大波澜。那时候的董可飞,跟曹苑站在一起,看着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她是早已站在领奖台上的女神,他是埋头苦干却少有人知的绿叶。可你要说这俩人是不搭,那也不尽然。曹苑本就是个对生活极其接地气的人。21岁拿下影后头衔时,她面对采访的语气轻松得像在聊今晚吃什么。而婚后的她,更是选择了几乎全退荧幕,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家庭,成了名副其实的全职妈妈。
有人觉得可惜:这么好的事业,说扔就扔了?可也有人说,曹苑骨子里就是个比事业更看重家的女人。她在访谈里曾说过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热爱表演,但我不想让孩子成为母爱的旁观者。这句话,现在听起来,有点像是为她的大女儿董宸曦量身定做的背景介绍。是的,没错,他们的长女,已经成了个小戏骨。电视剧《小日子》里,董宸曦饰演的朱一可表现亮眼,年纪轻轻,情绪起伏却拿捏得稳准狠。网友纷纷感慨:这基因也太强了吧!但紧接着又来了点酸味:星二代,就是有关系能上位。
这种话,简直是互联网的一贯节奏,先吹彩虹屁,再找角度喷两句。董宸曦能不能扛住压力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条路,她注定要走得更用力。话说回来,曹苑为家庭隐退这么多年,真的不惋惜吗?董可飞那句她牺牲更多倒也不完全是凡尔赛。他这几年虽说没有大红大紫,但好歹也算在荧幕上混了个熟脸,而曹苑从一个热度颇高的影后,转身成了专注家庭的幕后人。这种传统家庭里的女主内男主外模式,放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很有争议性了。
有人说她甘愿为家庭牺牲是伟大母爱,也有人觉得,她这是被迫成全。但比起舆论的喋喋不休,他们似乎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曹苑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而董可飞也没有让这段关系失衡。有人调侃他是全职主夫的代表,饭菜家务样样精通,还时不时在社交媒体晒点生活小妙招。他一边拍戏,一边照顾家庭,嘴上说着我老婆牺牲更多,实际上却用行动在做最大的平衡。他们的家庭关系似乎更像是一场动态平衡的实验。曹苑牺牲事业成全家庭,董可飞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那个支点。
而这场实验的结果,暂时看来还算成功。当然,成功是件见仁见智的事。比如他们的女儿董宸曦,未来是继续在演艺圈里走下去,还是选择另辟蹊径?这都还不好说。娱乐圈的复杂性,注定了她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有这样一对走过大风大浪的父母,大概也会是她最大的底气。有人说,曹苑和董可飞的故事,就是娱乐圈的一个缩影:那些被称作明星的普通人,如何在聚光灯下寻找真实的自我?可惜的是,这种真实,总容易被舆论的放大镜扭曲。有人觉得曹苑的退隐太高调,有人觉得董可飞的坦率是秀恩爱,也有人对他们家庭模式指手画脚。
就像网友弹幕里的那句讽刺:这年头,连选择当普通人都成了罪过。但谁说普通人就一定普通?或许,正是这种真实、这种选择,才让他们显得那么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