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上巳节,长安水边多离人。世人皆盼三月三,情人未见赴黄泉。上巳节是人们祈子的节日,被称为古老的情人节,又是民间传统的四大鬼节之一。一生一死,到底是怎么融合到一个节日中的?这个节日有什么含义?
所谓上巳节,也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既然是巳日,那就一定是干支历的节日,所以上巳节原本是辰月的第一个巳日。辰月是从清明开始,到立夏之前结束,正是春夏之交,木火交替的过程,也是冬水耗尽之处,因此辰为水库。
辰月始于清明,是木气隐藏,冬水耗尽,火气显现的过程。两者此消彼长,一藏一显,一直持续到辰月结束。此时初现的火气就为巳火,初生于春分节气。辰月的最后一天,木气彻底隐藏,巳火之气完全显现,也就进入了巳月。
辰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春季的最后一天,春季属木,春季的最后一天就为木绝日。所以辰月的力量特点就是:耗尽冬水,释放巳火,并收纳木气。辰为水库,就是水的尽头,因此辰月水尽巳火显。那么辰月的第一个巳日,就是水的尽头,巳火显现的开始,为上巳节。
所以上巳节原本是辰月的第一个巳日,三月建辰,逐渐就变成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人们为了方便记忆,最终就将农历的三月三日定位了上巳节。辰月是巳火显现的月份,而巳火的显现,也就标志着冬水的耗尽。
水为老阴,为阴中之阴,也就是地下之祖先。辰月是水的尽头,也就是祖先的尽头,祖先在地下走到头了,阴极则生阳,祖先的尽头就为重生,新生命诞生。所以人的尽头为祖先,祖先的尽头就为人,是肚子里的孩子。
那么辰月水尽巳火显,辰月的第一个巳日,也就是祖先的尽头,重生之时。所以巳的本意就为胎儿,是一种祈子之祭。书云:孺子为儿,襁褓为子,方生顺出为𡿮,未出在腹为巳。巳,嗣也。也就是还没有出来,在肚子里的孩子,就是祖先的尽头,水的尽头。
因此祖先都是从水中出来的,七月半放河灯,就是为了照亮祖先归来之路。当然孩子在肚子里,也是在水中,所以自古就有“临水感孕”的说法。于是每到上巳节这一天,人们就会去水边洗除尘垢,是一种“祈孕”的习俗。
所以上巳节最重要的一种习俗就是拜高禖,高禖也被称为郊禖,就是后来的句芒,为春季之神,生育之神。这个“禖”字同“媒”,最初是女人的形象,并且与婴儿连在一起,也就是生育之神。拜高禖也就是祈子的一种习俗。
古人对繁衍生息并不太了解,而鸟类孵卵繁衍是比较直观的,所以人们就将“蛋”视为生命的起源,于是就有了“蛋生人”的说法。《山海经》中说:有卵民之圈,民皆生卵。《史记》中也有“简狄嬉水吞卵而受孕”记载。
《渊鉴类函》中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所以每到上巳节这一天,人们就会将鸡蛋放入水中流动,最终就演变成了“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的习俗,也是一种“祈孕”的习俗。
最初的“临水感孕”也演变成了后来的“兰草沐浴”和“祓禊”。辰月的第一个巳日,就是水的尽头,巳火显现之时,也就是祖先的尽头,胎儿的显现之时。那么祖先转化之时,也就是比较活跃之时,所以《韩诗章句》中说: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
上巳节就是辰月的第一个巳日,为水尽巳火显,是祈孕的节日,也是祖先的尽头,为四大鬼节之一,同时也是繁衍生息的节日。一生一死就这样完美的融合成了一个节日,其力量根源就是辰月水尽巳火显,各种习俗都是围绕着这种特点而衍生出来的。
人们在上巳节这一天,祈孕的同时,也会执兰招魄,而招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子。俗话说:三月三,小鬼闹翻天。辰月的第一个巳日,是鬼的尽头,也是人的开始。所以上巳节即是鬼节,也是祈孕的节日。
由于以前的女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但凡女子可以出来的节日,大多都与爱情有关,于是上巳节也就变成了未婚男女约会的节日,被称为古老的情人节,其真正的意义在于祈子。所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