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卷疯了!兜售18亿个贷不良,宁波银行加入甩手大军

密财 2025-03-14 20:16:32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期以来,银行对外甩卖个人不良债务愈演愈烈,足以看出“出表”降压需求强烈。

作为“3万亿+”规模的知名城商行,2024年“扩表”凶猛的宁波银行也加入到个人坏账处置大军之列,备受市场关注。

据银登网对外披露,宁波银行2025年第14期涉及信用卡风险资产、个人经营性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招商,总债权近18亿元。其中,第2.4期未偿付本金合计11.33亿元,折价率0.335折,只要3800万元。

其中,今年第1期信用卡风险资产本金2.75亿元,4771笔,牵涉近4700户,约50%债务人位于江浙地区,且均未诉讼,主要集中在31岁至50岁且占比70%以上;个人经营性不良贷款总债权约3.44亿元,其中本金约2.74亿元,利息约2365万元,牵涉1160户,2216笔,也均未诉讼。

2025年蛇年春节后以来,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再到城商行,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到个人不良债权资产。比如近期,民生银行兜售60亿元信用卡透支不良,江苏银行直接甩出70亿元个人网贷不良债权且底价只卖3.5亿元。

“很多人为什么背债?就是因为大环境突然不好,一下子现金流没法周转,而银行跟中介串通在一起不肯放款,导致很多人不得已去借高利贷、网贷,进一步恶化征信记录,就算外面的欠款回来了,最后发现你赚的钱还不够利息。”

有业内分析说,转让后,债务接收的价格便宜,负债人就可以跟新债权人协商, 一般接收价在1-3折, 那么债务人有希望能以3-5折的价格解决债务。对于恶意逃废债的债务人,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弊端是受让方的催收可能更没底线了,要熬过一段催收爆发期。

“有一个产业链诞生了。1-2折购买的不良资产,会有人给你联系3-4折处理掉,等于都有的赚。”相关分析人士指出。

再看宁波银行,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3.125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幅达到了15.25%,这个“两位数”增幅仍很抢眼,虽较过去几年增幅有所回落,但横向对比看,绝对是“排头兵”。

华安证券研报很直白地说,宁波银行“扩表速度领先”。该期末,宁波银行客户存款总额约1.84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7.24%;贷款和垫款总额约1.48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7.83%。

“宁波银行经济下行时期采取抢占市场份额的打法,对比全部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初至三季度末贷款总额增速,宁波银行为16.2%已位列上市银行第二。”华安证券如是分析说。

从去年前三季度看,宁波银行存款端口对公对私增量均高速增长且对公余额占比极高,而贷款端口对公增量涨幅高达23.21%,对公贷款余额达到8147.4亿元,对私增量只涨幅7.65%,对私贷款余额约5460亿元。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6%,跟去年底持平;拨备覆盖率389.25%,较上年底下降71.7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4%,分别较上年底增加0.31、0.02、0.2个百分点。

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收666.32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成为当前上市银行中为数不多的“双增”银行。

当前,宁波银加入速个贷不良处置大军,业内认为其今后有意扩大对私贷款增量且预留更多空间。这背后是一大波政策红利蛋糕。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支持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尽职免责要求。在有效核实身份、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

该《通知》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银行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

这个今年从天而降的“万亿级”大蛋糕,哪家银行看了不会垂涎欲滴?当前,各家加大个贷不良处置规模,应该就跟受这波政策红利驱动密切相关。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