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下,这样不算公平。”
朋友对我说出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满是疑惑,因为在我看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然而,在他口中听到“应该”这两个字,我意识到,原来我被他操控的同时,自己也不自觉地进入了这种状态。
但当我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最终却还是做出了牺牲,这让我意识到,他真的是在操控我吗?
也许当我主动地问出“我该怎么办”时,我的命运就已经被他牢牢把控。
操控的核心是什么?不仅生活中有操控这一现象,影视作品中也常有体现。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在监狱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其实都是受到其他犯人的操控,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安迪当作所谓好人的代表拉下水。
就连逐利心最强的资本家,都愿意在“食物链”顶端与政府和众人进行交易。
其实,从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目标都是聚焦在控制这个方面。
那么,控制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让别人为自己做事”才是他们真正想实现的目标。
而在观察整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特征,即控制实际上是一种语言和情感上的引导行为。
当他们想要某件事情时,会通过言辞巧妙地引导他人的思维,让他们朝着自己预设的方向发展,并在此过程中诉说自己的需求。
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使用“傻傻”为他人考虑的问题。
我们可能会提出“他人正在想问题,他们自己并不需要主动干预”这一疑问,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全看不到他人的想法和决策过程。
他们通过对话和交流,激发了他人的思考和反应,因此可以说,他们只是以一种引导并掌控主动权的方式进行了操控。
换句话说,被他们掌控的人群可以被视为“棋子”,而这些操纵者则是掌握棋盘的人。
从表面上看,这一切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人们都在自主思考和决策,但实际上,他们的思考被他们所掌握,他们对于选择的主动权和控制力被夺走。
这种操控行为从人类历史上就开始出现,我们将其称为“思想领袖”,而这种特性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动物世界里也随处可见。
例如,狼群中往往只有一对狼主导整个群体的决策,这样的操控特性在猫科动物中也能看到,狮群中的狮王和狮后所掌控的一切,都由他们作出决策。
被操控的过程是怎样的?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这些现象,恐怕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控制游戏”中。
生活中的这些人正是我们认为的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人物”,而他们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巧妙地抓住了我们。
生活中的现象,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实体验,更值得我们思考。
后面会将这些特征串联起来,我们也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它们。
首先,被操控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它往往始于一种关系中的首要特征,即“重要人物”。
这个人或许是你的亲密朋友、配偶等,也可能是上下级、从师弟子等关系中的重要存在。
其次,在一个关系中,重要人物会感知到这种重要性,并开始运用他们的一些重要特征,从而实现进一步的成为重要人物。
第三,与重要人物相关的一系列行为和选择,会成为一个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这是真实存在的。
第四,重要人物会不断提醒你,让你注意这些行为和选择,这种提醒往往非常巧妙,不会让你产生抵触心理。
最后,在这些过程中,你会逐渐忽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最终陷入一种被操控的状态,不再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和选择。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被操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人际互动和关系模式。
立足自身,再结合诸多案例,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这一现象,避免陷入其中。
如何反击?面对这种状态,我们首先要识别出来,并理解它所表达出的一些观点。
所以,在建立一种关系时,能否被操控和成为重要人物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这种分析方法非常强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更多问题并做出更好的选择。
不论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社会行为层面,我们都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主动为自己做些什么?
信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层面,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合作关系之一。
人们常说:“信任必须建立在一些条件上。”
最基础的一条就是愿意为你做事情的人,他们本身就是你最接近的人,或者说,如果你想让别人承担一些责任和代价,那么建立信任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另一种情况则是主动争取信任,也就是走向他人的重要性,并将他们吸引过来,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主动运营的重要人物关系。
对于一些外部条件来说,你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精细化操作,同时,要具备一定的人际协议能力,进而换取资源。
其实,很多企业都会应用这些条件,从生意上来讲,有时候仅仅睡觉时提供给采购员一个较优质的床垫,就能保障后续更多订单。
然而,看似简单的问题,不断滑向复杂,使得每个人都想成为这种重要人物。
有人说,应该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但这种观点有点偏执。
实际上,我们应该像这样积极地思考:其他人自认为正确,但我们的观点更理性,更不能激进,会产生更多人愿意加入我们的思想方式。
这种思维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身,避免迷失方向,实现自主决策和选择,为自己掌控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